搜索
菜单
本會資訊
香港作家
《作聯點將錄》
第十四期(2022年4月號)
第十三期(2022年2月號)
第十二期(2021年12月號)
第十一期(2021年10月號)
第十期(2021年8月號)
第九期(2021年6月號)
第八期(2021年4月號)
第七期(2021年2月號)
第六期(2020年12月號)
第五期(2020年10月號)
第四期(2020年8月號)
第三期(2020年6月號)
第二期(2020年4月號)
第一期(2020年2月號)
搜索一下
当前位置:
首页
»
香港作家
»
第十一期(2021年10月號)
»
特輯:味道印記
»
詠薑二題
黃秀蓮 烘薑 深水埗唐樓裏那廚房,灶頭橫排了四五個火水爐,一伙一爐。每到傍晚,爐火鼎盛,主婦掌勺,炒菜時,鑊鏟碰觸鐵鑊、滾 …
一清二白 健康有益——美食味道隨寫
東瑞 吃,每天都離不開;吃,從裹腹生存到品味享受,體現著社會的發展和文明;食物,從生活需要到昂貴商品,成為唯利是圖的商業 …
京味深深的日本醃菜——日本的漬物文化
華純 歲暮之際收到友人寄來醃菜禮品,是市場走俏的酸莖大頭菜,不禁大喜。日人稱鹹菜為「漬物」,年前收到此種禮物,對中國人來 …
老兵(外一篇)
長安 望梅止渴,畫餅充饑,國人就是有辦法。梅非飲料,餅可是實打實的乾糧。餅,古之去聲今之上聲,聽上去沉潛堅實。老覺得畫餅 …
名作家的餐桌
潘明珠 小時候,對「作家」有很多奇怪的想像,尤其是名作家,總以為名作家生活無憂,總是面對著大海,或是一個人走進森林裏,蒐 …
挑擔叫賣的柴魚花生粥
高要凌雁 早上看見海濱的潮水特別高漲,知道在晚上可以有機會看見特別圓和光輝的月亮;這是海水受太陽和月亮引力所做成的自然現 …
回 味
潘金英 現今小家庭,已很少人會婆媳同一屋簷下,不似我們的年代了! 我初嫁丈夫,也是二人世界,但懷了兒子後,就和家婆同住,同 …
鄉愁裏的愛及美食
禾素 陽光照耀萬物,腐敗或絢爛,蒼涼或稚嫩,無一例外,在塵世間在野地裏自由滋長。春天剛過,母親走了,整個世界忽然一片空, …
媽媽的小年糕
周瀚 小時候 每當我絞盡腦汁考完試 媽媽總風雨無阻地在校門前迎候 她從不急迫追問 考得怎樣 只是笑盈盈地緊緊拉住我的小手 …
發麵餅.肉餅
譚芯芯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家住在新太倉胡同。初中一年級,認識了同班的素琴。她住在我斜對門,那是她哥哥嫂子家。她九歲沒了娘 …
半杯紅酒、紅荔流芳
沙浪 半杯紅酒 就在晚宴最喧鬧的時候 你倏爾轉身 悄然離走 留在宴席上的那半杯紅酒 迄今 仍在我的心中晃蕩不休 你平素那般 …
甜月亮——在奧地利維也納
木子 圓月托起香熏過的城市 月光,還有樹下香香的甜 一塊塊白巧克力做成的房子 雪白整齊,用三色堇圍花園 插鬱金香當籬笆 …
分页导航
1
2
随机看看
第五期(2020年10月號)
《香港作家》網絡版第五期(2020年10月號)
2020-10-30
漁家傲.疫情爆發宿舍隔離後有感(外一首)
2020-12-23
匱乏的時代
2021-02-24
執行者——痛悼香港作聯執行會長、著名作家陶然先生
2020-07-28
何達的童話:小飛豬
2021-01-26
本會資訊
香港作家
《作聯點將錄》
第十四期(2022年4月號)
第十三期(2022年2月號)
第十二期(2021年12月號)
第十一期(2021年10月號)
第十期(2021年8月號)
第九期(2021年6月號)
第八期(2021年4月號)
第七期(2021年2月號)
第六期(2020年12月號)
第五期(2020年10月號)
第四期(2020年8月號)
第三期(2020年6月號)
第二期(2020年4月號)
第一期(2020年2月號)
搜索一下
✕
本會資訊
香港作家
《作聯點將錄》
第十四期(2022年4月號)
第十三期(2022年2月號)
第十二期(2021年12月號)
第十一期(2021年10月號)
第十期(2021年8月號)
第九期(2021年6月號)
第八期(2021年4月號)
第七期(2021年2月號)
第六期(2020年12月號)
第五期(2020年10月號)
第四期(2020年8月號)
第三期(2020年6月號)
第二期(2020年4月號)
第一期(2020年2月號)
最新文章
《香港作家》網絡版第十五期(2022年6月號)
2022-06-28
卷首語:流淌的詩意
2022-06-28
大灣區文學徵文獎(2022年12月31日截止徵稿)
2022-06-28
關於《華盛頓大樓》
2022-06-28
寧波之詩(組詩)
2022-06-2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