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馥
小蝦出世之後就被大魚吃掉,生命瞬間即逝!小蝦生命雖然短暫,但牠生出來的唯一價值就是給大魚延續生命。動物眼中世界只求溫飽活下去!
獅子吃山羊,貓捉老鼠,麻鷹捉雞仔,動物界很明確地表態,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人從母體來到世界也同時步入死亡的倒數時鐘。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沒有人可以預知未來!戰爭頻生,天災人禍,生死就如電光火石之間,如同流星劃破天空,一閃即逝。
人們對生命充滿挑戰及期待,對死亡卻感到恐懼,人通常避諱談論死亡,
而死亡或許提醒人們放下對金錢、名利、權利的執念,因死後甚麼也帶不走!
世上有不同信仰的族群,對生與死或有不同領悟……
道家思想將「生死」視為自然規律,生與死不是對立,而是一個循環,就如植物一樣,由種子—發芽—長出葉子—開花—結果—產生種子,最後植物就凋謝到死亡,植物完成生命周期。下一粒種子又開始生命周期,生命就如此地循環不息。(植物生命途中可能遇上強勁颱風未必能夠完成生命周期任務,就如人生中途遇上挫折一樣!)
(二〇二五年九月二十三、二十四日樺加沙吹襲香港期間有多棵植根多年的巨樹被強風吹倒。)
佛教認為「死」是轉世輪迴一部分,死亡只是此世完結,下一世再輪迴做人。今世做了壞事下世投胎為畜生,被人屠宰,相反做好事下世投胎為人,成萬畜之王。
基督教解讀生死是肉體死亡,但靈魂不滅,依據生前所作所為而判上天堂或下地獄!
宗教界對生與死的課題雖有不同演繹,但最終核心價值也是導人向善,放下執念積極面對未來,共建和平美好世界,為人民尋求幸福快樂!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林馥簡介:原名林麗香,July Lam。香港土生土長。現為香港小說學會名譽會長。二〇〇四年獲香港中文兒童故事組優異獎。臺灣出版長篇小說《偷心野丫頭》,香港出版《宇宙傳說》、《網路巡邏隊長》、《春夏秋冬》、《咆哮的森林》及主編《香港小說學會文集二〇二二》、《香港小說學會文集二〇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