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璋
「小艾,我不是你的親生父親,你的爸爸和我是好兄弟,我叫他哥哥,我們倆比親兄弟還親。我們在中國大陸是同桌同學,高考都落了榜。一起來到澳洲之後,就分開了。他看到廣告,就到離悉尼一個鐘頭車程的澳洲先驅村附近的,現在這家洋人的咖啡店打工了,不到半年,咖啡店裏的種種工序他都熟悉了。老闆老了之後,他就接手了這家店鋪。我東不成西不就,他知道後,就要我到他的店裏來幫手。過不久,你爸爸艾忠,他的肺癌發作住院,這時,他才三十幾歲。臨終前,他把店鋪和你的母親柯華以及還在肚子裏的你,全部都交託給我了。現在,你要改成姓艾,把林小艾改成艾小林好了。」
這個十八歲的小艾聽著聽著,留下了眼淚說:「爸爸,你永遠是我的好爸爸,我深深地感恩你多年的無私培養!」 說完,伏下身伸手抱住他,臉貼著爸爸那長著毛蓬蓬鬍子的臉,眼淚交融於一處。
「爸爸,既然我和哥哥是同母異父的兄妹,那我就可以愛哥哥了!」這個十五歲林莉莎急著說。
說完,她就緊緊地抱住艾小林,並深深地給他一個吻。之後,她也像哥哥那樣伏下身子抱住爸爸落淚,失聲。
接著,艾小林再次伸出雙手握住那雙像老樹根似的青筋暴起的手說:「爸爸,我是真心實意地愛妹妹的!」 他聽完他們訴說之後,臉上露出了笑容,眼睛看了看,這一對英俊的還穿著學生制服的少男少女。透過他們,他又突然想起了自己過去接手店鋪的經歷:還是照舊經營傳統味道的咖啡和西餅。不過為了吸引華人遊客,特地增加了豆漿、油條、肉包、千層糕等。所以,咖啡店不但可以繼續營業,還越做越旺……。心想:把這個家交託給他們,往後一定會更好的!這位得了心肌梗塞的將近六十歲的林大山,「哎」的一聲,就在醫院的病床上斷了氣了。
這時,大山的妻子抱著兩個親生的子女泣不成聲。
二次的交託是生命的交託,人性的交託,成為使人間繼續溫暖的見證。
我真想有機會要去參觀,採訪,見證一下,這一家有中西特徵的咖啡店。
(本文圖片由AI生成)
胡少璋簡介:一九四一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六十年代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 一九八七年加入福建省作家協會,一九八九年定居香港,曾任《香港文學》雜誌編輯、《大公報》編輯、《統一報》總編輯及港英政府、香港特區政府藝術發展局審批員。歷任香港書評家協會創會會長。著有《胡也頻的生活與創作》、《胡也頻的少年時代》、《胡少璋雜文選》、《香港的風》、《香港的腦和手》等。曾在前蘇聯莫斯科大學出版社出版過由莫斯科大學東方語言學院教授馬特柯夫翻譯的兩本書。現定居澳大利亞。 一九九一年寫的《香港的風》獲《人民日報》等海內外「共愛中華」徵文比賽金牌獎,二〇二一年六月在澳洲悉尼出版《胡少璋散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