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張大春《公寓導遊》的「都市」書寫

淵懿

緒  論 

一九八七年七月,蔣經國宣佈解除長達三十八年又五十六天的「戒嚴」管制。隨著台灣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以及鄉村社會萎縮和城市的肆虐擴張,社會上或明或暗的各種文化思潮可謂是山雨欲來風滿樓,而當時的作家對過去威權時期壓制已久的台灣文學創作和單一歷史觀亦是充滿質疑,藉助這幾股力量,台灣小說的發展脈絡也從稱霸已久的鄉土寫實主義順勢進入後現代主義,於是在既堅持橫的移植,又接受縱的發展的文學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新生代作家們,更希望通過文本建構,回應威權時代「政治掛帥」、「國家神話」的終結。

「《新世代小說大系·都市卷》的前言指出:『黃凡《都市生活》、張大春《公寓導遊》、東年《模範市民》以及林燿德的《惡地形》,這些充滿都市符咒的小說集在八十年代的台灣出版,充分說明了都市小說與當代文學中都市精神的確立』」。在八十年代台灣文壇洶湧澎湃的後現代思潮衝擊下,回應都市書寫的後設小說異軍突起。

如果說在台灣文學求新求變的眾聲喧嘩場域中,黃凡一九八五年發表的《如何測量水溝的深度》是台灣後設小說的開山之作,那麼緊隨其後的便是具有「新時代小說家」稱號,以後設、魔幻等創作特色馳騁文壇的張大春。

張大春一九五七年台灣出生,成長於眷村,筆名大頭春。一九七六年以短篇小說《懸蕩》獲得幼獅文藝全國小說競賽優勝獎,一九八〇年出版第一本小說集《雞翎圖》,之後又有《四喜憂國》、《大說謊家》、《城邦暴力團》等涉及新聞、歷史、武俠、偵探、科幻等題材多元的作品問世。

《公寓導遊》是張大春一九八六年發表的第二本短篇小説集,收錄了《蛤蟆王》、《走路人》、《旁白者》等十三個短篇。本論文選取的分析文本《公寓導遊》正是張大春後設小說中的典型文本。

後設小說區別於傳統小說的其中一個特點就是質疑文字能夠反映現實,認為作者創作的文本是對現實美化或醜化的重新建構,而非現實本身。作者在行文過程中會不時跳出來提醒讀者文本構建的現實是不存在的。因此,讀者在閱讀過程要時刻警惕被語言陷阱和虛構情節所牽制。

下面將以「論張大春《公寓導遊》的「都市」書寫為題,試圖從碎片、空間、疏離三個面向對文本進行梳理分析。

正  文 

《公寓導遊》小說文本所呈現的並非是一個線性敘述邏輯的完整故事,而是通過居住在一幢十二層公寓內忙忙碌碌,營營役役的住戶碎片化生活拼貼,從而構建出恆常社會的百態人生。

一、碎片

公寓是城市高度發達的產物,每間房的格局基本都是一模一樣,租住公寓住戶的高度流動性,決定了一間間狹小空間所承載的巨大社會複雜性。

小說開篇作者以導遊第一人稱身份寫道:「各位千萬不要期待從我這裏聽到甚麼故事,我只是個導遊而已」,這個「導遊」身份的出現,便給文本敘述奠定了基調。既然作者是以「遊」的心態帶著讀者去「公寓」走一圈,那麼作為「遊客」的讀者必然經歷的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和到此一遊的浮光掠影旅遊體驗。

文本出場的第一位住客是底樓櫃檯後面的大廈管理員「關佑開」先生。關先生在施工階段就睡在樣品屋的夾板房內,因此他也是整幢大廈建造過程的見證人,「所以關佑開對落成後的公寓有一份獨特、濃郁而得意的感情」。因此,他面對剛剛入住的租戶總會不經意地露出一絲敵意,有住戶感覺到不舒服,但七樓A座的魏太太卻認為「管理員就該這樣,就是要兇一點,我們才住的安穩」。然而碎片化散落在公寓每個密閉房間的都市人真實狀態又是怎樣的呢?我們跟著導遊的路線繼續遊走。

失眠長期困擾著每日在快節奏流水線上累得像狗一樣的都市人。失眠有生理層面的原因,但在都市表現更多的是心理層面。林秉宏就是這樣一位失眠受害者:他結婚生子,事業有成,但他書房的檯燈依然是全公寓最後一個熄滅。深夜兩點當他慢吞吞走回臥室,躺在牀上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嘆一口氣,太太不明白,他自己也莫名其妙,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又失眠了,「今天和昨天或者明天後天注定一樣的是他睡不著。他已經一年沒有睡過覺了」。他看過市面上各種心理學書籍想找到失眠原因,除了可以確認與妻無感這一事實外,其他都逐一否認。可以說,已然是成功人士的林秉宏擁有了我們一個普通人想擁有的一切,然而他終究是夜夜失眠,那麼還有更多希望成為林秉宏的都市打工仔們又怎能奢談夜夜睡個安穩覺呢?

獨居老人的衣食起居和陪伴問題是一個高度發達都市繞不開的話題,這幢十二層的公寓同樣有獨居老人,然而作者讓我們認識這位老人的方式和路線確是有點荒誕。

正當關佑開與管滌凡閒聊有關妓女的話題,一臉倦容的易婉君走進了公寓,兩個老男人的話題讓易婉君誤以為他們發現了自己晚上在舞廳兼職的秘密,驚慌失措的她原本要回到八樓B室的自己房間,可是卻在慌亂中錯按了十二樓按鈕。她跌跌撞撞地將鑰匙插入鎖孔,可是怎麼也扭不開,猛抬頭間才發現走錯樓層,就是這樣一個陰差陽錯的巧合,卻開啟了房間內獨居齊老太太的生命倒計時。

膽小的齊老太太聽到鎖孔響聲,首先想到的是電視新聞報導的槍擊要犯,在接下來一系列錯誤和巧合中,齊老太太「一手捂住心口,一手扶著沙發,突然感覺到一陣天旋地轉……她滑倒在地磚上的最後一瞥投向自己皺縮如雞爪的手按在一灘紅艷艷的水中,她分不清那是血還是茶還是地磚的顏色,只輕輕喚了聲兒子的名字」。齊老太太就這樣心臟病突發而亡。然而獨居老太太的死亡事實被發現,卻是幾天後才被五樓 D 座吳寶明那對雙胞胎玩裝瞎子遊戲的過程中偶然得知。

兩個雙胞胎閉著眼睛在各樓層盲目狂奔,可是當他倆到達十二樓,卻有一種強烈的、巨大的、膨脹的東西從B座的門後竄出來「一股腐敗壞死的臭氣、一聲刺穿耳鼓的吶喊和一幕完全陌生也完全清晰的滅絕景象——這對互相摟抱、緊閉雙眼的小兄弟已經看見地磚上的茶漬、血跡、凌亂的矮几、電線、沙發和齊老太太的屍體」。為甚麼左鄰右舍對老太太去世多日所傳出的死亡氣息沒有絲毫沒有察覺,作者卻讓一對被蒙蔽雙眼的孩子揭出事情真相,顯然要通過這對「眼盲心淨」的孩子驚醒我們已經完全麻木的都市人。作者構建文本的文字敘述也許是魔幻的,然而比文字更魔幻的是這個都市真正冷漠的寫實。此類事情的發生,剛開始也許還能引起社會關注,發生的多了,忙碌的都市人也就見怪不怪了,充其量也就是茶餘飯後又多了一個你來我往的談資罷了。可是,如果這樣的獨居問題不能得到社會重視和徹底解決,下一個「齊老太太」又是誰呢?真是細思極恐。

《公寓導遊》整個文本就是這樣,住客日常是碎片,住客與住客的偶然交集是碎片,文本所呈現的也是碎片化拼圖,但作者在文本中構建的住客之間藕斷絲連的關係,既是現實的反映,也是現實的虛構。正因如此,整個文本的故事呈現便不會沿著線性的脈絡遊走,不會有完整的前因後果敘事,也不會產生從鋪陳懸念到揭開謎底的完整閱讀體驗。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多軌並置、任意跳接,瑣碎龐雜的文字堆積和不經意出現,又快速閃過的既不立體,也不豐富,甚至扁平的人物,這些與傳統文本完全相悖的看似突兀的表達,正是作者的刻意所為。

二、空間

公寓每個房間所製造的相對獨立空間是物理空間的封閉,隱入房間的人欠缺了社會道德約束,人性惡的一面便會不加掩飾的釋放,然而與之相對的是在公寓公共空間所釋放的人性之惡更加可怕,因為正是公共空間,人性之惡會以更加蔭蔽的方式呈現。

十樓C座保險公司的張德充和修車廠暗中勾結,虛報車禍損失,發了一筆橫財。然而做賊心虛的他知道遲早有一日東窗事發,於是一早計劃將富禮大廈的房子轉手,並在地圖上做著移民到美國舊金山、休士頓、西雅圖等城市的美夢。還恬不知恥自我安慰「八個聽起來都有混頭的陌生城市會如何接待一個像他這樣有理想、肯努力、犯過小錯但肯重新做人的訪客呢?」。

作為管理者的關佑開先生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在「電梯的位置撒上幾泡尿氣蒸騰的小便」,而當他刷洗電梯裏捲毛地毯的時候,又從滿手的泡沫中想起「那個住在八樓B座的單身女郎易婉君有一雙高聳的乳房和豐腴的屁股」,當關佑開在冒著泡沫的地毯上來回搓洗的時候,又在意淫著易婉君全身上下正打滿肥皂泡。易婉君可以在公共空間的電梯裏感知到一雙雙凝視她色瞇瞇的眼睛,卻無法感知潛藏在關佑開們內心深處看不透的心。

當住戶需要離開公寓,或從外界返回,每個住戶都有機會與他者同處的一個空間便是上下移動的電梯,於是便會出現片言隻語的交流或陌生人之間的互相猜忌而導致的誤解,而這一空間所發生的一切也有可能成為「蝴蝶效應」產生的初始場域。

梁將軍晨跑之後打著哈欠回到公寓,與六樓A座的美商律師J,以及J昨晚剛吊來的中國小妞蘇珊共處電梯這個密閉空間。看著眼前染黃了頭髮的中國面孔依偎在老外毛茸茸的彎臂裏,還露出一幅挾洋自重的神情,梁將軍眼中射出的是既仇恨又輕蔑的眼光,氣血上湧之際,喉嚨一抖吐出了一口濃痰。不過,內心不爽的蘇珊亦不忘記在步出電梯的那一刻將咀嚼了多時的口香糖回敬在電梯地毯上。

電梯中留下的口香糖繼續發酵,成為另一個故事的觸發點。一日,關佑開正趴在電梯的地毯上清理黏在上面的口香糖,正巧被走進電梯的十二樓 D 座畫家管滌凡看見,他從關佑開趴在地上的動作和兩鬢滑落的汗珠獲得了創作靈感,於是當天便創作出一幅充滿著鄉土寫實風格的作品,「紙上是一個和關佑開長得極像的老人(或許還要老些、瘦些),正在一汪田水裏插秧,汗水滴落田水所引起的漣漪映照著老人臉上的皺紋」,這位畫家根據近兩年畫壇流行的趨勢預測,這幅畫鐵定將獲得即將舉行的全省美展大獎。作者通過這滑稽可笑的一幕,顯然是在諷刺某些藝術創作者不深入一線挖掘貼近地氣和民生的作品,而是通過隨意拼貼和臆想便完成了所謂的藝術創作,而就是這樣的作品,獲獎的概率居然是百分之百。

晨跑結束的九樓C座茶莊老闆劉志仁,一路拍打著胸與七樓A座拎著剛買豆漿的魏太太進入電梯。雖然共處的時間並不長甚至有些短暫,但劉先生卻在魏太太的心中卻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一進家門就跟丈夫魏丹誠說:『我們樓上住著個泰山』」。有道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一天在辦公室的魏先生心神不寧,先後給家中撥打了十幾個電話查勤,手忙腳亂的魏太太其中一個電話沒接到。魏先生便懷疑自己太太和樓上的泰山搭上了,他衝回家「和魏太太展開了一場長達兩小時又二十七分鐘的熱戰」。從魏先生摔碎花瓶那一刻,老兩口的爭吵便從熱戰轉為冷戰,跌入冰點的情緒同時感染著隔壁C座的一對正在打情罵俏的小情侶,他們突然感到婚後的日常也難免三日一小鬧,五日一大吵,二人世界的氣氛瞬間從原本的嬉戲跳出,女方接著又開始懷疑男方與她結婚的誠意,男方一氣之下離開公寓去到舞廳找女人消遣,結果卻碰了一鼻子灰。然而,這位被消遣女人最後回到的目的地卻依然是——富禮大廈。都市就是這樣一個永遠也逃不出的閉合怪圈。

在這幢十二層的公寓大廈,行色匆匆的住客或擦肩而過或閒聊幾句或延展出新的故事,其文本構建的主導權都掌握在作者手中,因此看似漫不經心的鋪排背後,必然潛藏著作者的敘述企圖。富禮大廈就是都市社會的濃縮,每個人踡縮在自己的空間,表面上與這個世界暫時分開,但孤獨徬徨的都市人在各自房間,卻用眼睛、鼻子、耳朵窺視著房間外所發生的一切。現代都市公寓的每個人都生活在相互監視之中,這種監視是一種好奇,更是開放而荒誕的都市人內心焦灼孤獨不安的一種心理補償。

三、疏離

張大春用文字建構《公寓導遊》的核心便是這幢十二層公寓,他給這座大廈的命名是「富禮大廈」,「老實說:他並不滿意『富禮』的英文名字,可是又實在想不出:哪個英文單字能兼含『富而好禮』的意思?又可以貼切『富禮』的發音」,然而文本所構建的公寓只是「一個疏離的象徵」。這是中文和英文兩種文化無法調和的疏離,也是丈夫范楊帆和大學英文系的妻子在這幢「富而好禮」公寓同處一個空間的內心分離事實。

夜夜失眠的林秉宏天一亮便會穿上跑鞋準時下樓,他對每天晨跑上下樓能夠遇到的左鄰右舍瞭如指掌,然而「林秉宏和所有這些人一樣:彼此都只認得臉孔,其餘一無所知」。如果說林秉宏與這些熟悉而又陌生面孔之間的疏離關係我們尚能理解,那麼作者所建構的林秉宏對住在同一公寓的易婉君,這位和自己在高中時期有著不一樣友誼的異性也毫無記憶便有點匪夷所思。他倆在高中時期便在一次攀登艱險的山路時互相牽手,並由此在各自青春成長過程中以幻想和謊言扮演著異性朋友的角色,然而當下的現實卻是:易婉君的同事們都從易婉君口中得知,她公寓十一樓D座住著一個名叫林秉宏的色狼,而在林秉宏的印象中,公寓八樓B座的單身女郎易婉君還有一些面善。唯一的合理解釋便是居住在都市水泥森林中的孤獨者,曾經所有美好和理想都在赤裸裸的現實面前被擊得粉碎,雖然曾經相識,但內心的疏離導致他們即使空間距離是最近但內心也是最遙遠,而陌生或相識個體之間唯一聯繫的紐帶便是金錢和各種利益的纏繞。 

四樓B座的退役少將梁隆潤晨跑時在國父紀念館認識了一位跳士風舞的中年寡婦,兩人很快便進入了戀愛的狀態,雖說林先生家室齊全,但這並不影響兩人全情投入晨早的三十分鐘。中年寡婦的一個兒子就住在富禮大廈,有一次夜飲醉歸鬧酒瘋還被梁先生狠狠教訓了一通。第二天,梁先生還將這個片段講給中年寡婦聽,而中年寡婦和被毆年輕人之間的關係,他們是不知道的,大家關心的只是當下,只是風花雪月,大家都是逢場作戲,至於背後的關係和故事不需要知道,也最好不知道。

《公寓大廈》住客的最後一幕是大廈監造人范總工程師的太太「從十二樓的頂層下來,迅速通過他丈夫曾經命名過的兩排銅製黑字、像一個巨大的烏雲般衝她罩頂落下」。「嘭」的一聲巨響,公寓大廈住客們的生活將在一片驚叫聲中按下暫停鍵,相信很快又恢復日常,他們沒有時間去觀察、去思考,他們要工作、要生活,無數的慾望湧動在水泥森林所構建的都市夾縫之中,隨著「嘭、嘭、嘭」的一聲聲響動,當各家的房門關閉之後,人們便又回到自己的世界。

作者藉此所要表達的便是都市人在有交流和互動的場域中所反襯的內心疏離,雖是居住在同一屋簷之下,但除了在物理公共空間的不得已偶爾碰撞,各自內心的化學層面是不會激蕩起任何漣漪,貌似推杯換盞觥籌交錯的社交,其實潛藏在表面浮華之下的卻是一個個孤獨靈魂。

結  語 

戒嚴後的台灣社會原有基石崩塌,資訊氾濫,謊言盛行,所有的宏大和真實都成為被懷疑和解構對象,如此語境下所導致的必然是人際關係的猜忌和疏離,文學表達生活日常的書寫因此走向反傳統敘事亦是必然。

張大春以導遊身份帶讀者走進一個用文字建構的公寓,然後將自己隱入萬能的全知敘述,通過一個名叫「范楊帆」的大廈設計和監造總工程師以及妻子對大廈命名的不愉快經歷,提醒讀者不要掉入故事陷阱,作為敘述者的「我」只是在虛構一篇小說。當讀者閱讀完如電影蒙太奇般呈現的文本後若有所思地問詢,作者到底要表達甚麼呢?答案便在開篇第一句——「各位千萬不要期待從我這裏聽到甚麼故事,我只是個導遊而已」。是的,作者只是導遊,所有的故事呈現都是碎片化,所有的人物關係都是疏離化,所有的線索都是在各種空間無序發散蔓延,這就是張大春用文字所建構的高度發達都市華麗喧囂表層下的生存現實。

 

參考書目

張大春:《公寓導遊》,台灣:《聯合文學》,一九八六年七月。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淵懿簡介:本名袁疆才。西北邊陲呼喊著跌落人間,隴上人家馬不停蹄野蠻生長。當下,垂釣香江,文字覓春風。

下一篇

因著翅膀,所以我們飛翔 ——記「羽華.詩語」四人聯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