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明——油畫畫家眼中的香港

賴慶芳

臨近中秋佳節,總會收到朋友傳來香港與明月的美照。香港巿民熱愛自己的城巿,視香江為家,香江的明月自然也份外顯得明亮。杜甫〈月夜憶舍弟〉一詩述說安史之亂期間——戰事未平息之時,幾個弟弟分散各地,家書無法通達家園,也無從問及兄弟之生死,只能在白露節氣之時聞戍鼓之鳴、聽秋雁之聲,身在異地更感故鄉的明月格外清秀光亮。

杜詩多少反映客鄉異地人的心聲,或因種種原因無法返歸故里,份外思念自己的家鄉。在現代的香港,也有很多人因為求學、謀生、婚嫁而離開家園,有的甚至被騙賣邊陲地帶,明月對他們而言更是香江的明亮,山川景物也是香江的美好。平安身處香江,自然更珍惜舉頭可見的明月、觸目可見的香江山嶺與花草。

朋友傳來的多是錄像或攝影機裏的香港,照片影片易見,水彩畫、水墨畫亦偶然能見,惟獨油畫裏的香港十分罕見。今年暑假在機緣巧合之下,在中環大會堂林鳴崗師生「生命之旅油畫世界」作品展覽,有幸看到油畫裏的香港。

林鳴崗畫作《新娘潭拾趣》。

香港是很多人土生土長的故鄉,也是不少人陸、台海歸藝術家的長居之所。林鳴崗先生留學巴黎而心懷家國,故此選擇落根中西橋樑城巿——香港。

林鳴崗先生原名林民剛,乃香港油畫研究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法國藝術家協會會員。他繪畫的人像掃描,很有法國巴黎聖母院畫家的風格,他說:「那是讀書時的作品。」他又親自介紹一幅自己在法國繪畫的油畫——《桌上海鮮》,他生動繪畫了木雕小貓看著三條魚,三條魚側放了一樽茅台酒。他並非貴州人,卻借茅台表達自己的身份及思鄉之情。他說:「這幅畫是在法國畫的,請朋友吃飯買了海鮮,順便將它畫下來。怕人們似為是外國人畫的,加了茅台進去,人們就知道是中國人畫的。」畫幅的結構已設定了觀賞的角度——由貓的注視目光至三條魚橫躺的曲線,由魚身至魚尾的茅台,茅台代表了海外畫家對故鄉的思念。

林鳴崗畫作《桌上海鮮》。

此種思念亦展現於他畫作之中,他有不少作品展現神州崇山峻嶺、山光水色,收錄於畫冊《生命之旅油畫世界》之中,如《印象桂林》、《太行山之晨》、《長白山秋色》、《天池雲湧》、《甘肅大泉河》、《敦煌秋景》、《黃帝陵千年栢樹》、《福建家園》、《東海小船》等等。作品是他遊歷名山大川的印記,亦是一片片思鄉情懷的寄托。

林先生定居香港至今三十年,年屆七十的他可謂「老香港」。雖然他的廣東話「識聽不識講」,其油畫卻展現了對香港——第二故鄉濃厚的情懷。他的畫冊有一章題為「濃情香港」,盡繪香江勝景,佔據了全書三分一篇幅。

他筆下的香港,除了描畫維港景色,如晨霧香港、維港浪花,大多是郊外春日秋暮之景——如清晨的野草、秋天的水塘、水塘的樹影、雨後的落葉、寂靜的河流,還有濕地公園的奇樹與鴛鴦、南生圍的暮色與初春、地質公園的六角岩石、三門仔的晨光與小船、東平洲的湧浪與奇石、流浮山的海潮等等。作品帶人遊歷香港每個角落,也揭示他對香江眷戀的情懷……

他繪畫的樹木有不同的形態、不同的青翠與蒼綠;他所畫的水變化無窮,有平靜如鏡,有洶湧飛躍,有清澈澄明,有淡淡漣漪,有點點鱗光,不論是海浪潮水、河流瀑布,盡得其形其色,令人仿如置身其中,可傾聽潮浪之聲、流水之響。他描畫的石頭有不同的質感與層次,觀賞者彷彿能觸摸石之乾濕、能感知石之涼熱,他以色彩的深淺明暗、濃淡冷暖展現平凡的山石與不平凡的奇石。每張油畫以啡色、綠色、白色為主調,點配不同色彩,幻化出寫實的色調,幾乎無一重複,讓人看得入迷。

藝術家以色彩及畫筆與大自然溝通,為大自然留下美麗的一刻,再透過大自然的畫像呈現自己的內心世界。在大自然的世界,人類的語言顯得多餘,畫家以平靜的心靈聆聽天籟之聲,為大自然描畫獨特的「人像」。或許因為如此,林鳴剛先生無需與人交流,廣東話也識聽不識講,但他透過油畫與人坦率共鳴共振。

文學能展現作家的心靈世界,藝術品亦然。藝術家的心情與思想可以透過作品展現,例如林鳴崗先生畫中的茅台,是他對自身身份的肯定;而大埔林村「許願樹」上的四五隻白鴿,展現他對和平友愛的渴望。

林先生的油畫不僅呈現了筆法的巧妙、設色的融和,同時也展現了畫者的視野與內心世界。畫展展出的《新娘潭拾趣》、《老樹秋潭》等作品,記錄他在香港的足印,也揭示藝術家的孤獨。我問:「林先生,為何你的畫作鎔鑄了一種孤獨的感覺?」他有點驚愕,然後感嘆:「在香港創作油畫是孤獨的,沒人注意,沒人懂得欣賞,想找政府部門來談一談也不知可找誰?」他希望香港各大博物館——如故宮博館物、現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等等,能向本地巿民及世界旅客展示香港藝術家的油畫,不必時時展覽外借之作。

香港是百年建成的世界金融商貿及航運中心,據聞政府欲上層樓,將香港塑造成一個文化大都會,是可喜可賀之消息。然而,是否可以給本地油畫家固定展覽場地、發展藝術空間?欣賞異鄉明月之時,不忘香江之月亦明亮。在展覽廳遇上九秩藝術愛好者仇永平先生,他溫文爾雅云:「藝術家大多是孤獨的。」仇先生點出藝術家創作時之孤獨,也點出藝術創作於香江的孤獨……

劉素儀《我愛南生圍》。

是次油畫展,除了林鳴崗先生的作品之外,還有其徒弟之作,同樣呈現香港明月格外明的情懷。他們的作品展現香港的郊野風光,帶賞畫者遊走香江山嶺與海岸——如劉素儀《我愛南生圍》系列、周志蓮《南生圍棚屋》讓人走看元朗南生圍。周燕莊《逃出生天》、劉氏《獅子山背面》教人窺探遠足所見之香江風光;關麗珊《浪與石交響曲》呈現香港海岸,《水浸白千層》描模荃灣城門水塘雨後水天一色之景。這些作品共構相同的主題——香港是我家,月是香江明。

周燕莊《逃出生天》。

關麗珊《浪與石交響曲》。

關麗珊《水浸白千層》。

值得一提的是羅麗君及潘星瑋母子二人以熟悉的香港物品入題,在藝術世界綻放異彩。羅氏因兒子而愛上藝術,因愛花而創作一系列以花為題的油畫,色彩斑爛多姿,亦反映兩三年來內心世界及情感的變遷。兒子潘星瑋是留學澳州的海歸青年雕塑家,以人人熟悉的麻雀牌為模型,構建一座銅製半圓形的雕塑——《橋》,得到不少商界人士青睞,至今已售出三套,每套黃金五六。能將藝術變成職業,且創立個人工作室,非所有年輕人能做到,潘星瑋可謂英雄出少年,也是香港雕塑界的一彎月牙,假以時日亦可成為香江的明月。

潘星瑋《橋》(潘星瑋工作室提供)。

因為疫情的防控,熱愛旅遊的港人兩三年來足不出城,故以所居之處為題,以己所見落筆,為熟悉的物品添上色彩,為藝術界增添光彩。香港藝術家或生於斯,或長於斯,或居於斯,以香江為故鄉,自然感覺香江的月亮份外明亮,對香江的熱愛也份外深厚。杜甫「月是故鄉明」一句可謂道盡歷朝千萬人心!

二○二二年九月十三日寫於香港、九月廿日修訂

(本文圖片除特別說明外,均由作者提供)

賴慶芳簡介:現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碩士課程講師。歷任香港大學導師、香港科技大學導師、香港城巿大學兼任講師、北京大學訪問副教授、馬來西亞拉曼大學訪問學者、香港珠海學院副教授。研究興趣包括唐宋詩詞散文、歷朝小說、古代歷史人物及審美、婦女文學、文學創作。現亦為日本島根大學亞太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香港作家聯會學術部副主任、全港青年學藝比賽評判、香港小說學會理事、國際筆會(香港中國)理事、亞洲華文作家協會(香港分會)理事。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