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讚賞陳遼的文章(附陳遼評李遠榮的記人散文)

李遠榮

十多年來,我都是在香港寫作,默默耕耘,直至一九九六年四月初,摯友、《東方日報》專欄作家劉濟昆兄打電話給我,說是南京將舉辦第八屆世界華文文學研討會,由江蘇省社科院文研所所長陳遼先生主持。他問我想不想去,如想去,他請陳遼發個邀請信給我。為了見見世面,我去了南京參加會議,十分感謝陳遼兄的盛情邀請。

陳遼於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二日在江蘇省海門縣臨江鄉出生,父親陳紀綱幼年隨叔祖父陳九裔讀書,古文基礎不錯,母親顧杏元,小學畢業,母親可說是他的啟蒙老師。

 一九三六年起,陳遼在家鄉讀小學、中學,喜愛文藝。一九四五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部隊文化教員、文藝幹事和記者,開始文藝創作,在報刊雜誌上發表通訊、報告文學等。

一九五六年「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方針提出後,國內文學藝術創作很活躍,但也出現一些不健康的作品。陳其通、陳亞丁、馬寒冰、魯勒等四人寫了〈我們對目前文藝工作的幾點意見〉(《人民日報》一九五七年一月七日)。他們對「雙百」方針提出後的積極的、主流的一面視而不見,卻給當時的文藝界狀況畫了一幅嚇人的暗淡圖畫。陳其通等人的文章發表時,陳遼在一個部隊裏當速成中學政治教員,讀後認為他們的文章總傾向不對,對文藝形勢估計有錯誤,便以「初生之犢不怕虎」的精神寫了〈對陳其通等同志(意見)的意見〉一文加以駁辯,沒多久,《人民日報》在三月一日以顯著地位發表了這篇文章。毛澤東主席看了這篇文章後,表示讚賞,並詢問周揚:陳遼是做什麼工作的?周揚回答說:是部隊的一個教員,年輕人。毛主席接著說這小傢伙不簡單啊!(按:那時有記錄稿傳達)《人民日報》一九五七年社論提名表揚,使他在全國出了名。以後《解放軍報》、《文藝學習》、《雨花》等報刊相繼約他撰寫文章。

一九五八年,陳遼由部隊轉業到地方工作,先後在中國作協江蘇分會和江蘇省委宣傳部文藝處任秘書、指導員。並在《人民日報》、《羊城晚報》、《文藝報》等報刊發表大量文學評論和理論研究文章。一九七六年十月後在江蘇省委宣傳部和《雨花》編輯部工作。

一九七九年八月,陳遼被調到江蘇省社科院文研所工作,從此開始了文學研究工作的「黃金時期」。此後二十年間,先後出版了二十部著作,其中《葉聖陶評傳》、《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史稿》被授予江蘇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台港澳與海外華文文學辭典》(主編),獲華北地區圖書一等獎;《陳遼文學評論選》被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授予表彰獎、榮譽證書和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獎章。此外,自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九七年,在全國各種報刊上發表了一千多篇論文和評論文章,約四百萬字。江蘇省社科院因此先後授予他研究員職稱和聘任他為文學研究所所長。一九八六年,國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貢獻的專家證書;一九九一年,國務院向他頒發了政府特殊津貼證書。

陳遼(左)和作者李遠榮合照。(作者提供)

附件:           

繼往開來  自成名家──評李遠榮的記人散文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
陳遼

李遠榮先生已出版《名人往事漫憶》、《文海過帆》、《博採珍聞》、《李光前傳》、《香港賽馬話舊》(與人合作)等多本著作。有人把他定位為現代文學研究專家,特別是郁達夫研究專家;有人把他定位為儒商作家;有人把他定位為寫軼事珍聞的能手;也有人把他定位為「馬經」專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認為,這些定位又都不完全符合李遠榮寫作的整體情況。就李遠榮的寫作整體而言,我認為,李遠榮應是記人散文名家!因為他寫的文章,主要是記人散文;他對郁達夫及其他現代文學名人的研究,其成果是以記人散文的形式出現的;即使他的《香港賽馬話舊》,其中不少也是記人散文;所以,把李遠榮定位為記人散文家,才比較確切地符合他的寫作的實際情況。

記人散文,在我國有著悠久的傳統。春秋戰國時期的《鄭伯克段於鄢》、《曹劌論戰》、《顏斶說齊王》;兩漢時期的《屈原列傳》、《光武帝臨淄勞耿弇》;東晉時期《五聊先生傳》;唐代的《污者王承福傳》、《梓人傳》;宋代的《方山子傳》;明代的《徐文長傳》;清代的《大鐵椎傳》。多則千餘字,少則幾百字,所寫的人物即躍然紙上,成了千古名文。泊乎現代,寫記人散文的作家不少,但以寫作記人散文為主,而且出了那麼多本記人散文集的,幾乎該推李遠榮為第一了。

李遠榮的記人散文,繼承了我國以往記人散文的優良傳統,寫出了不同人物的獨特個性。同時寫愛國華僑陳嘉庚、李光前、李五香,但他們的藝術形象個個不同。陳嘉庚正氣、大氣,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都是從大處著眼,但又平易近人,艱苦樸素。李光前則善於擘劃,經營得法,關心職工,重視資訊(信息),富有愛心,教子(女)有方。李五香為人忠厚,埋頭苦幹,忠於職守,淡泊名利,言傳身教,熱情誠懇。在李遠榮筆下,這三位愛國華僑,無不生氣勃勃,心向祖國,但又個性鮮明,彼此區別。李遠榮寫郁達夫,既寫他的才華學識,愛國精神,一生愛書,博古通今;又寫他的負才任氣,天生情種,不拘小節,拈花拈草,寫出了郁達夫的複雜性格和靈魂真實。即使是千餘字的短文《一片冰心在玉壺》,也勾畫出了冰心的愛國情操,童心長駐,一生勤奮,永葆青春的獨有個性。我們說兩三千年來我國的記人散文優長,李遠榮學習了,繼承了,而且發揚光大了,那是一點也不誇張的。

然而,李遠榮的散文,不僅繼往,而且開來,即他超越了以往記人散文的單篇性、個別性,而把他的記人散文成為系列,轉化成百年中國時代變遷的一面鏡子。通過系列記人散文,反映百年時代,這是李遠榮記人散文的又一特色。孫中山的發動民主革命;章太炎對孫中山的熱情支持;軍閥孫傳芳對劉海粟在上海美專採用模特兒教學的迫害;蔣介石的上台及其對劉盧隱的誣陷;魯迅、陳望道對統治者的抗爭,抗日戰爭中的全民抗日、同仇敵愾;華僑對抗戰的全力支援;一九四六至一九四九年間內戰的爆發,共産黨的勝利,國民黨的敗退台灣;新中國成立之後,一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另一方面極左路線惡性發展,又造成了知識分子諸多悲劇;十年「文革」,更把中國推到了崩潰的邊緣;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國力大增,知識分子意氣風發,人民生話水平普遍提高;海峽兩岸文化交流頻仍;香港作家以其作品迎接回歸……。李遠榮的記人散文,可作百年中國史來讀。單篇看,是一篇篇出色的記人散文;連貫起來讀,則百年來中國的變遷,時代的更迭,猶如電影畫面那樣,一一在讀者眼前閃現。這又是李遠榮記人散文的「開來」處,超越前人處。

記人散文,不能不寫人物做過的各種各樣事。因人成事,事以人顯。正因某個人做出了諸多足以留傳後世的事,這個人才成了名人;又因為他是名人,因此,即使他的某些小事也被眾人津津樂道。李遠榮抓住了人和事的辯證關係,即寫他收集到的一些人物不為人知的事件,又敍寫名人的軼事珍聞,於是李遠榮的記人散文,又有很高的史料價值。李遠榮的初衷本是寫郁達夫和王映霞的記人散文,他廣泛收集了有關郁、王的資料,和王映霞長時間通信,往返信件達兩百餘封,這就使他掌握了一些為他所獨有的有關郁、王的資料。他從史料實際出發,認為郁、王的婚變,主要由於郁達夫的泛愛主義,而不是王映霞的負心。德國漢學家馬漢茂先生公布的所謂王映霞寫給她情人、時任浙江省教育廳長許紹棣的匿名信,其實是假的。李遠榮的這些觀點,轟動了台灣、港澳和內地的文藝界,人們因此也以郁達夫研究專家視李遠榮。其實李遠榮只是在他的記郁、王的散文中夾敍夾議,說出他對郁、王婚變的看法,並無意於寫郁達夫研究的學術論文。這只要看看這些文章的標題:《郁達夫的妻子兒女》、《郁達夫情書之謎》、《郁達夫趣事》、《王映霞談與郁達夫離婚真相及訪台二三事》等就可知道他原是寫郁達夫和王映霞的記人散文,但卻不妨礙它們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郁達夫的妻子兒女》一文敘寫郁達夫和周恩來於一九三八年春天在武漢會見,周恩來在席間談話,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和時局,表達了抗戰必勝的信心。郁達夫這時對時局還看不清,周恩來的一席話,真如指路明燈,加強了他的抗日決心。事後,郁達夫常常向王映霞提起這次歷史性的見面。這一史料,在以往郁達夫研究中從未有人提及。李遠榮寫了這件事,揭示了郁達夫在後來抗日戰爭中何以表現積極以至在印尼身殉抗日(被日寇殺害)的思想遠因,同時也豐富了對郁達夫形象的塑造。梁實秋逝世後,一般人都寫梁實秋晚年的第二次婚姻如何幸福,梁實秋暮年生活如何愉快。李遠榮根據梁實秋至韓道斌(寒爵)先生的三封信,道明梁實秋晚年並不快樂的真相(見《梁實秋晚年不快樂》),展現了梁實秋晚年心靈世界的另一面。此外,李遠榮還寫了有關茅盾、胡適的一些軼事。由於李遠榮在記人散文寫作中,較好地處理人和事的關係,因此,既使他的記人散文具有史料性,又使他的記人散文把人物寫得豐富多彩,具有深度和厚度。

李遠榮的記人散文,不僅和古代作家寫的文言記人散文不一樣,也和現代作家寫的記人散文不同,即他的記人散文更加具有可讀性、情節性,又特別明白曉暢,因而為普通讀者所喜愛。這又是和香港是個商業社會有關。香港是國際文化現代大都市,生活節奏很快,讀者沒有時間也沒有心境讀長篇文章,即使是長篇小說,也往往先以報刊連載的形式出現,而後再以長篇小說出版,香港報紙的專欄,連載特別多,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李遠榮深知香港讀者的心理,所以他的記人散文,有故事有情節,行文瀟灑,通靈暢達,他的愛憎真感情在筆端跳動,引起讀者的共鳴,也因此,李遠榮的記人散文,不僅受到香港、澳門、台灣及海外華人讀者所歡迎,也贏得了內地廣大的讀者。

一九九六年五月初,我從台灣訪問歸來,在香港逗留,才和李遠榮見面,暢談甚久。第二天又在犂青、張詩劍先生主持的宴會上聚談。我發現,李遠榮先生熱情豪爽,豁達大度,而又誠懇謙虛,樸實無華,他的記人散文的品格和他的人品是一致的。在這裏,我預祝他在今後的記人散文寫作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寫出更好更美的記人散文。

李遠榮簡介:祖籍福建南安,一九四一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市。一九五一年回到祖國,一九五九年考入暨南大學中文系,一九六四年畢業分配回家鄉當中學語文教師,一九七三年到香港定居。出版專著《名人往事漫憶》、《文海過帆》、《博采珍聞》、《李光前傳》、《翰墨情緣》、《郁達夫研究》、《李遠榮評論集》等二十多部。散文《海峽兩岸一家親》榮獲一九九一年《人民日報(海外版)》舉辦的「共愛中華」徵文比賽優秀獎;散文詩《承諾》榮獲一九九八年中國散文詩徵文比賽優秀獎;散文《名人與我》入選《香港當代文學精品》(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李光前傳》名列一九九八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十大暢銷書。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兼任香港文聯常務副主席、香港文學促進協會常務副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秘書長等職,被聘為暨南大學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華文文學發展研究所特約研究員等。

上一篇

我心目中理想的知識結構

下一篇

向死而生——袁哲生小說《秀才的手錶》分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