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榮
一九九七年金秋十月,我去北京參加第九屆世界華文文學研討會,有幸見到心儀已久的瑞士籍著名華人作家趙淑俠女士,她還十分大方地接受我的訪問。
南方的香江依然姹紫嫣紅,金風送爽;可北國已是落葉蕭蕭,寒風凜冽,但我們住的友誼賓館卻溫暖如春。
我依約在晚上的休閒時間到賓館拜訪了趙女士。
第一眼見到趙女士,便有一種被雍容華貴的氣質所包容的感覺,高挑的身材配上一襲深綠色的西裝套裝,頸上結著一條湖水綠的絲巾,白皙的皮膚襯著一雙顧盼生輝的明眸,一笑一顰之間無不透著才情、睿智與豁達,雖過六十,依然是儀態萬千,風釆動人,處處洋溢著青春的活力。
趙女士操一口純正的北京話,也許當過電台播音員的緣故吧!她言語流利,聲音悅耳動聽,風度高貴優雅,她的談吐、她的學識,征服了我的心。
幾個小時的採訪,我彷彿周遊於五彩繽紛的文學殿堂,時而感受到「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巾幗不讓鬚眉」的豪邁;時而又感受「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兒女情長……。
趙女士祖籍黑龍江哈爾濱市,一九三一年出生於北京。父親趙憲文在北京大學畢業,曾做過黑龍江民政廳廳長,母親出生於滿族貴族家庭,畢業於齊齊哈爾貴族學校,趙淑俠是這個「書香門第」六個子女中的老大。一九四九年,趙淑俠隨家人去了台灣,在台中女中高中畢業。一九六○年,趙淑俠隻身來到世界藝術之都巴黎,專攻設計美術。在巴黎,她設計了一百七十多種實用美術圖案,有的十分暢銷並獲獎。此間,趙淑俠和蜚聲國際的震力學科學家陳延年結婚,生了一子一女,生活美滿幸福。雖然工作很忙,但她從未放棄所喜愛的寫作。趙淑俠共出版二十多部小說和散文集,其代表作是長篇小說《我們的歌》和《賽金花》。《我們的歌》是以歐州為背景,以三個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糾葛為經,以三人之間思想觀念的衝突和統一為絡,寫出了海外學子的歸屬感,從深層揭示了內心世界。而小說《賽金花》是趙淑俠女士另一種風格的作品。她說寫《賽金花》,不是替書中的女主人公「翻案」,而是要從人性尊嚴的角度出發,還賽金花以本來的面目。《賽金花》取得成功,台灣出了十三版,並榮獲第二十五屆中山文藝創作獎,還被拍成三十六集電視劇,造成轟動;在中國大陸也出了六版。郭名鳳教授把《賽金花》譯成德文,受到西方讀者的廣泛興趣。
趙淑俠說:「在海外生活多年,最關心的還是故土,愛也好,恨也好,都是為了中國的發展、強大,因為我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
一九八二年她瞞著父母,偷偷乘飛機回到闊別三十多年的祖國。她到黑龍江肇東縣帶回一捧故園的泥土,又去母親的故鄉,居然找到姥姥過去的庭院。尤其是那棵櫻桃樹,繫著多少童年的夢,她將櫻桃樹苗和泥土帶回瑞士種在自家的院子裏,竟奇跡般地成長起來。她接著到北京,十多位名作家和她開座談會,包括:蕭軍、鄧友梅、張潔、曹禺、駱賓基、端木蕻良等。
「我血管裏流的好像是墨水。」當趙女士談起她的寫作生涯時風趣地說。接著她還伸出右手給我看,因為勤於寫作,右手出了毛病,要不是故土的醫生用針灸療法為她治療,恐怕手指再握不住筆了。
一九九四年十月中旬,應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之邀請,趙淑俠回祖國參加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舉辦的「趙淑俠作品國際研討會」,社科院文研所所長張炯、華中師大校長王慶生及來自全國各地很多著名的評論家出席。中國文學界對趙淑俠女士作品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她文風樸實、文筆優美、善於發現人物內心的複雜活動,不論是小說還是散文,有自己的語言風格,具有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趙女士說,歐洲與華文文學的淵源是最深的,因為中國文壇早期的一些優秀作家如徐志摩、老舍、巴金等都出身於歐洲。近十多年來,歐洲華文文壇有了顯著的變化,各國華語留學生多了,很多地區也辦起了自己的刊物,對華文文學在歐洲播種和推動工作很有裨益。
一九九一年三月十六日成立了「歐洲華文作家恊會」,共有六十位會員,來自歐洲十二個國家,而趙淑俠則被推選為會長。由於趙淑俠女士在文學領域取得出色的成績,因而她的名字被列入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的《世界婦女名人錄》中,這是書中唯一的華文女作家。
最後,趙女士要我代向香港作聯的劉以鬯會長及作聯朋友問侯,趙女士說,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七日,她回國參觀訪問後,途經香港,香港作聯在敦煌酒樓設宴招待,劉以鬯先生、犁青先生、潘耀明先生、黃維樑先生等二十多人出席,大家進行文學交流,至今印象深刻。
這時已是深夜,真不好意思再打擾她了,趙女士滿臉帶著笑容,送我到門口。
幾個鐘頭的訪問,我從最初一剎那被她的外在美所吸引,直至最後深刻地感受到她的內在美。她的內在美就是她那顆慷慨助人的熱心,她那永遠年輕的精神和她那種像月亮、像春風一樣開闊、豪爽的氣概。
她一身綠色的打扮,就像綠葉一樣飄走了,帶著故鄉的溫馨,飄向地球的西部。當她奔向西方時,對著東方故鄉的泥土留下了深深的敬意。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李遠榮簡介:祖籍福建南安,一九四一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市。一九五一年回到祖國,一九五九年考入暨南大學中文系,一九六四年畢業分配回家鄉當中學語文教師,一九七三年到香港定居。出版專著《名人往事漫憶》、《文海過帆》、《博采珍聞》、《李光前傳》、《翰墨情緣》、《郁達夫研究》、《李遠榮評論集》等二十多部。散文《海峽兩岸一家親》榮獲一九九一年《人民日報(海外版)》舉辦的「共愛中華」徵文比賽優秀獎;散文詩《承諾》榮獲一九九八年中國散文詩徵文比賽優秀獎;散文《名人與我》入選《香港當代文學精品》(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李光前傳》名列一九九八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十大暢銷書。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兼任香港文聯常務副主席、香港文學促進協會常務副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秘書長等職,被聘為暨南大學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華文文學發展研究所特約研究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