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凌雁
我們不但沒有機會和他談論文章創作心得,沒有機會和他研究怎樣界定什麼是科幻文學,更沒有機會和他邀約見面,除非我們能夠順利地找到那虛擬的時空交錯點,然後安然穿越那能夠到達他所存在位置而已被宇宙重力壓縮的時間空間小原點,再安全地通過晦暗不明的隱然時光隧道方才可以和他互相碰頭,因為他已經遠離現在的時間將近一千六百年。雖然時光悠悠然地過去了那麼長久的一段時間,然而他的名字卻是絕對不簡單,早已刻鑄在穹蒼的顯示屏上。在學校裏的中國語文課堂中,在遙距教學的學習平台上,若果任教中國文化的指導老師和學習中國文學的學生對於他的名字竟然毫無印象的話,恐怕是太不像話了。
在他筆下曾經寫出來的東西實在不算少,他所寫出來的東西到底有幾多讀者曾經閱讀過、欣賞過、學習過、研究過、討論過呢?恐怕要運用超級計算機也是難以準確計算出來的天文數字!他雖然有才華,有學識,有創作的天份,有很多很多欣賞他作品的讀者,但這一切都沒有為他帶來什麼經濟收益;因為他的腰脊骨很硬,很硬;硬得不願意為五斗米而折腰。所以他最後是在貧困環境中離去,贏得五柳先生的稱號;他是一千六百年前東晉時期的陶淵明。
陶淵明?對,他是陶淵明。他不是做官的麼?對,他曾經間歇性地當過什麼芝麻綠豆的小官職。他不是開創了田園詩體系文風並流傳百世的田園詩人嗎?對,他是文學巨匠。他會寫科幻文學嗎?對,他只用了約三百二十個中文字,帶領讀者穿越六百年時空交錯點,把一個在塵囂大地與超然世外之間來回往返的奇幻旅程故事〈桃花源記〉完完整整地創作出來。
桃花源在什麼地方呢?沒有人知道,更不必說怎樣可以前去。他講述的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呢?他卻從開始的第一句已經清楚地寫出故事的發生時間是在晉朝太元年間,就是他自己生活的年代,就仿似報道一則發生在當時的時事。故事的主人翁既不是什麼達官貴人,也不是什麼讀書人或科學家,他只是一個以捕魚維生的漁夫(正代表著販夫走卒而已)。這樣的一個普通人有什麼大本領呢?沒有!但他有一副應該是當時最快捷的移動工具,就是一艘船。那並不是什麼航天工程的太空船,也沒有什麼衛星導航系統,於是在茫茫無際的寰宇空間他和這艘船一起迷失到不知哪裏去了。
清楚地知道有一道流動的物質存在….溪水,他沿著流動的水向前航行,一切曾經出現在眼前的繽紛景象都逐一過去了,水源也到達了盡頭,不知如何地消失了,擋在前面是一堵陰暗與無可測量的山壁,在摸索中他發現了一處彷彿有光線透出來的小洞。下船後他帶著好奇的心態從這個非常狹小的洞口穿越過去。奇異地發現已經是處身於一處並不屬於他自己生存的世界,這是一處他從未想像得出來像夢幻般的優美天地。但是這處廣袤無垠的空間裏有人群、有牲畜、有房舍,像夢幻一般的境界卻是與他以往所體驗過的世界截然不同。
漁夫的出現驚嚇了那裏的人群,那裏的人群和事物同樣令他吃驚;因為那裏是屬於比漁夫出生要早六百年的世代。那裏的人群原來是停留在很早以前已經成為歷史陳跡的秦朝年代中,男女們的衣著與漁夫的服裝不同是可以想像的,幸好彼此間的言語溝通並沒有困難。不用說那裏的人群完全不認識晉朝,連對於過去了的漢朝也一無所知,因為那裏是屬於過去了的時空。不知怎樣地被這個盲衝亂撞的漁夫在迷迷糊糊中穿越了前後相隔六百年的時空交錯點,一頭霧水地給他闖了進來。
幸好,落後了六百年的人群並沒有惡毒的機心,反而對這位先進了六百年來自未來世界的域外人物以禮相待,而且還熱情地加以招呼留宿留食。不過幸運的是,這些人群依然擁有不平凡的智慧及對這位不知從何處闖進來的另類人物留有一份謹慎的戒心,當護送漁夫離去時他們留下了一句說話:「不足為外人道」,就是請漁夫不要向屬於他存在的世界透露任何關於那裏的事情。正如近年去世的頂尖物理學家霍金所說,不要對外星人可能到訪地球存有美麗的幻想,應該記取當年哥倫布前往落後的美洲新大陸的教訓,對美洲原住民來說,結局是一宗悲劇。
果然,再次穿越時空交錯點後回到他所屬時空世界的漁夫,已經將曾經善待他的人群那句叮囑說話拋到了九霄雲外,他馬上便想辦法沿途留下標記,而且更走到官府那裏去通報他的經歷。他是求富貴嗎?求利益嗎?偉大的作者陶淵明沒有說明答案,就讓讀者運用自己的智慧去分析和自行解讀吧。到底這是一則時空交錯的故事,似有還無的時間和空間相互交織出一丁點既神秘又虛無的時光通道;因此,隨後再沒有人可以尋訪到桃花源這地方,這故事的結局也是合理吧!陶淵明這則完整的創作故事為讀者帶來無限的思考空間,〈桃花源記〉所以能夠經歷千多年時間,到今天仍然在讀者中輾轉流傳閱讀,自然有其閱讀價值吧!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高要凌雁簡介:原名馮轉成,又名凌雁,祖籍廣東省高要縣,二十世紀中葉生於香港。高中時代曾發表過多篇文藝創作,於當時香港電台的「爐峰夜話」節目中播出,近期多篇作品見於《香港作家》;年青時期曾在業餘時間進行採訪及編輯地區性報紙。在香港成長及接受教育,分別取得工程系「設計與科技」學士、「教育心理學」碩士、「應用心理學」碩士等學位,亦為「香港心理學會」會員。從事生產工程管理工作達十年,其後於中學任教達三十多年,兼任教務主任一職。退休後修讀並取得翻譯深造文憑,現從事兼職翻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