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島嶼 引進物種

凌鼎年

在二十世紀時也有「寸土寸金」的說法,但那是指富庶之地,指大都市的商業街。進入二十一世紀中期,全球人口早翻了一番還不止,但可耕用土地,可居住地塊已再也找不到新的了。

土地用一塊少一塊,生又生不出來,怎麼辦,怎麼辦?

這是令全世界各國首腦、政要,以及科學家都頭痛、棘手的問題。

佩特森教授麾下集中了一撥各國最有名望、最有科研能力的科學家,他們的研究課題是向海洋要土地。千萬別誤解,以為向海洋要土地是填海造地,不,這太傳統太古老了。佩特森教授將利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在海洋底下鑽探後安置核爆炸設備,借助核爆炸改變地殼運動,使海底隆起,形成島嶼,以增加陸地面積。

佩特森教授的這項科研得到了國際大財團ABC集團的鼎力資助,使他能在不愁經費的情况下,放手去實驗。

佩特森教授的第一次成功是使印度洋上隆起了一個兩平方公里的小島。這島在浩渺的大海中實在顯得太小了,彷彿如礁石一般不能派什麼用場。

但這小島的隆起,還是鼓舞了佩特森教授。經過進一步的調查,得出的結論,印度洋海底岩石結構不穩定,不適合人造島嶼的製造。

於是,佩特森教授經過調研,最後圈定了太平洋。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公元二○六六年的時候,太平洋裏海水翻騰,濁浪沖天,最後奇迹般隆起了一個大島,竟比海南島還大呢。

佩特森教授與他的科研組歡呼雀躍,開了香檳,隆重慶賀。

關於太平洋中出現新的大島的特大新聞經媒體一報道,立即轟動整個世界。

第一個站起來的是ABC集團,集團的總裁嚴正申明:太平洋出現的這個島乃科學製造的新島,是他們公司出資的一個研究項目,現正式命名為ABC島,島權歸ABC集團所有。

此言一出,世界輿論一片嘩然。

荒唐,太荒唐,一個財團竟然藉口自己有幾個金錢,就把島嶼佔為己有,此例一開,那以後豈不亂了套了嗎?!

ABC總裁很不以為然地反擊:那好,請拿出國際條例,看這島嶼應該歸誰所有?

結果翻遍聯合國所有條例,從無涉及這類問題,因為以前從來未出現過此類情况。

緊接著美國政府發表聲明:說佩特森是美國的科學家,因此這個島嶼的主權應該歸美國所有。

美國的聲明才發表一小時,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接連發表聲明,說佩特森科研組裏也有他們國家的科學家,應該由這幾個國家共同享有這島嶼的主權,大家一起來開發這島嶼,才是最合情合理的。

加拿大國家發言人說:按地理位置,這島嶼離他們國家最近,他們才最有權享有主權。

加拿大國家發言人的聲明話音尚在,又引來了俄羅斯、日本、克羅尼西亞等幾個國家要求享有島嶼主權,一時你爭我奪,各不罷休。

美國乾脆來了個先發制人,它派出了「老鷹號」航空母艦,急速向這島嶼駛去,準備第一個把國旗插到島嶼上,以便造成既成事實。

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知道此消息後,不甘落後,也都派出了軍艦,火速向島嶼進發。

一場奪島戰爭已迫在眉睫。

聯合國召開緊急會議,以調停此事。並急召了各國最有聲望的法律專家要求在最短時間內制定出有關法律條規來。

另一方面,聯合國考察團的考察報告很快出來了:島上有嚴重核污染,人類無法居住。並有科學家指出,因人為改變海底地質構造,將引起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要求立即無條件停止這種實驗。

那島嶼至今無正式名字,至今沒人敢上去居住。

佩特森無可奈何地聳聳肩。

據說有出版商重金約他寫回憶錄,披露內幕,如果這本書出來,一準暢銷,說不定還能拍成電影呢。



引進物種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物種滅絕表,幾乎每天都有一種或幾種動物、植物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

老虎滅絕了、大象滅絕了、河馬滅絕了、豹滅絕了。狼滅絕了、猩猩滅絕了……

動物只剩下了猴子、老鼠與麻雀等少數幾種。

銀杏滅絕了、楊柳滅絕了、水杉滅絕了、桃樹滅絕了,梅花滅絕了……

植物只剩下了大米草、飛機草、豚草、紫莖澤蘭、假高粱、水花生、水葫蘆、罌粟等一些有害毒草、毒花。

時在二○九九年。

人類的生活比之二十世紀、比之十九世紀單調多了。動植物品種的急劇减少,竟使得人類的創造性也大大衰退。

科學家與有識之士深感不安與憂慮,他們呼籲:一定要阻止物種滅絕的勢頭,挽救動植物也就是挽救人類自己,並要求全世界科學家緊急行動起來,為培養、繁衍更多的物種而努力。

然而,人死不能復生,物死也不能復生呀。重新培育一個新物種,沒個十年八年,數十年上百年談何容易。一個字:難!

這時,有位叫田下澤夫的博士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說根據物質與反物質存在的客觀規律,在茫茫宇宙中,應該存在著一顆與地球同時形成的行星,在這顆行星上應該存在著與地球相類似的物種,只要找到這顆行星,就可以設法引進物種……

田下澤夫的高論引起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高度重視。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支持下,全世界的不少天文學家開始了尋找這顆行星的努力。

田下澤夫的假設得到了證實,果然不久傳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天文學家捕捉到了這顆命名為「天方星」的行星,距地球大約三千六百光年,按當時的最先進的宇航飛船,須三年時間打個來回。

田下澤夫自告奮勇,主動請纓,要求出任地球大使,去天方星作一回信使。如果天方星的物種確實比地球豐富的話,那一定設法引進,以改善地球目前單一物種結構。

應該說,這是一次危險的旅行,成功與否完全沒有把握。但為了地球,為了地球人,田下澤夫義無反顧。

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大家默默祈禱,希望田下澤夫三年後帶回福音。

田下澤夫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航行的過程是枯燥的單調的,就略去不說吧。

經過一年多的航行,田下澤夫終於如願降落在了天方星上。

哇,一下宇航飛船田下澤夫就驚呆了,這真是個世外桃源式的美麗星球——到處是樹木、到處是鮮花、到處是綠草、到處有飛禽、到處有走獸,人與動物和平共處。真正是天藍、雲白、山青、水綠。

這裏沒有高樓大廈,只有那些與自然界融為一體的平房,或木頭的、或樹皮的、或茅草的,但進入室內,電器設備卻一應俱全。

天方星人對田下澤夫的到來很感興趣,帶他到處參觀。

田下澤夫發現這兒不但大象、獅子、老虎、雲豹、河馬等地球近幾十年內滅絕的動物樣樣都有,就連猛獁、麒麟、青虬、恐龍等幾千年前幾萬年前幾十萬年前早就滅絕的稀有物種也都一一存在。還見識了許多古裏古怪,連名都叫不上的動物。那樹木那花草更是有許許多多見所未見,聞所未聞。激動,太令人激動了。田下澤夫每天都處在興奮中,開眼界,大開眼界啊。

田下澤夫在天方星一圈兜下來,不知不覺一年多了,他被這個星球的美麗深深吸引住了,實在捨不得離開這個星球。

可想到自己負有的神聖而又光榮的使命,他又不得不提出引物種回地球的要求。

天方星人很坦率地說:目前地球的環境不適合多物種的存在,即便引進,也是不可能繁衍生存下去的,只會毀了這些引進的生命。

天方星人保證,一旦地球的環境改變了,污染消除了,天方星人會自動承擔起輸送物種的責任,請田下澤夫先安心住下,作些考察研究吧。

田下澤夫到處遊覽、考察,拍攝了大量動植物照片,記錄了大量的所見所聞,著成了一本厚厚的《天方星見聞錄》,他準備哪天回地球,就馬上發表,他相信,一旦發表,整個地球人必為之震動,這可是整個人類的利好消息啊。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凌鼎年簡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會長、亞洲微電影學院客座教授,美國紐約商務出版社特聘副總編、香港《華人月刊》特聘副總編、美國小小說總會小小說函授學院首任院長、蘇州健雄學院婁東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蘇州市政府特聘校外專家、中國微型小說校園行組委會主席、講師團團長、作家網副總編。曾任美國「汪曾祺世界華文小小說獎」終評委、香港「世界中學生華文微型小說大賽」總顧問、終審評委、蒲松齡文學獎(微型小說)評委會副主任、首屆全國高校文學作品徵文小說終評委、世界華文微型小說雙年獎終評委等。
在《新華文摘》、《小說選刊》、《人民文學》、《香港文學》等海內外報刊發表過六千多篇作品,一千一百多萬字,出版過英譯本、日譯本、韓譯本、漢英對照本等個人集子六十一本,主編過二百三十八本集子。作品譯成英、法、日、德、韓、泰、荷蘭、土耳其、西班牙、波斯文等十一種文字,十六篇收入日、韓、美、加拿大、土耳其、新加坡、香港的大學、中學教材,另有作品收入海內外五百九十多種集子。作品集進入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魯迅獎作品公示,獲《小說選刊》「茅台杯」獎、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賽最高獎、冰心兒童圖書獎、紫金山文學獎、首屆葉聖陶文學獎、首屆吳承恩文學獎、首屆蔡文姬文學獎、首屆吳伯簫散文獎、國際東方散文獎、小小說金麻雀獎、小小說事業推動獎、七次獲中國微型小說學會年度一等獎三百四十多個獎,在以色列獲「第三十二屆世界詩人大會主席獎」,在日本獲「日中文化藝術交流大獎」,在泰國獲泰國文化部、亞洲文化教育基金會頒發的「泰中國際微電影展」獎,被上海世博會聯合國館UNITAR周論壇組委會授予「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創新發展領軍人物金獎」,被美國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授予「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師」獎。
應邀去過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四十多個國家與地區參加文學活動與其他活動,應邀在美國哈佛大學,日內瓦大學孔子學院,澳大利亞墨爾本、悉尼、泰國曼谷、馬來西亞吉隆坡,中國香港、澳門與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二十多個省市講課。有數十本集子入藏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耶魯大學東亞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聯合國中文圖書館等。央視國際頻道、10頻道、中國教育電視台、新華社、中新社、中央電台,上海東方電視台、香港鳳凰衛視、台灣東森電視台,以及美國藍海電視台、美國中文電視台、澳洲SBS國家電台、澳亞民族電視台,《中華英才》、《世界英才》、《中外名流》雜誌等多家海外媒體採訪報道過。

下一篇

穿越六百年時空交錯點的旅程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