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童話

潘明珠

安徒生曾在他的自傳中說:「人生就是一個童話。充滿了流浪的艱辛和執著追求的曲折, 我的一生居無定所, 我的心靈漂泊無依, 童話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燈。」今年冬天,正是許許多多心靈感到極艱辛和無依的冬天,不是天氣寒冷所致,而是新冠病毒持續肆虐令人心寒,惶恐無依。我們多麼渴望尋到賜給我們力量的童話神燈啊!

日記冊(日本文稱為手帳)(作者提供

今年冬天,特別令人浮想及追求童話中暖慰人心的溫情。

本來,我的姨甥去年高高興興預訂了結婚宴席,打算這個冬天,與另一半舉行夢想中的婚禮,但因疫情無奈要取消婚宴了,幸好他父母在家中為一對小情人舉辦溫馨的家宴,至親為他們送上祝福,希望他倆得以像童話中的王子公主般快快樂樂生活下去!

本來,我打算今年冬天,出發到聖誕老人的故鄉,像繪本中的聖誕小熊一樣,嘗試協助聖誕老人送禮物,以滿足童年美好的願望呢;但疫病勢頭太強了,把人困在斗室無法外遊,幸好我還可閱讀和創作童話!

潘金英、潘明珠合著《雪中情》。(作者提供)

在南方成長的我,成年以後才有機會真的在冬天見到下雪,第一次遇見白皚皚的大雪是在日本的秋田,在寒假時,大學的宿舍十室九空,我便寄住在秋田獸醫的家,初時實在不適應,刺骨的寒氣一沁入心,便思鄉起來,但回想那段日子,獸醫先生每天對動物說話,安撫即將產子的牛媽媽,我膽粗粗協助為牛接生;在大雪下我們還玩雪球、合力砌圓圓的雪洞,然後在雪洞中燃點小小的燭光,燒日本米餅來吃,身在雪洞竟不覺冷呢,這一切簡直是可愛的童話啊!

 

在雪洞中燃點小小的燭光,燒日本米餅來吃,身在雪洞竟不覺冷呢,這一切簡直是可愛的童話啊!(作者提供)

冬天的童話,總給人送來暖意。牀頭這一身雪白絨毛的聖誕小熊,仍是那樣甜甜的笑著,牠的笑容使我思緒飄到那一年冬天,我和醉心於媒體創作的朋友,把一套美國和日本原創的「溫情童話寶庫」繪本的錄像版引入香港,此系列包括《聖誕小熊》、《黃帝與夜鶯》、《牛仔阿標》等童話,我翻譯中文版,並找明星名人如蕭芳芳、周潤發、張灼祥、車淑梅、何紫來作故事講述,專業的配音,繪形繪聲,芳芳講小熊在裂開的冰塊上大叫救命,周潤發以輕鬆的聲調述牛仔精神,具童心的張校長幽默地說明小笨象其實不笨……而我們幕後人忙得不可開交,但一群愛新鮮事的藝術發燒友熱情高漲,非常投入製作,結果製成的作品很出色吸引;在當時,繪本閱讀仍未普及,這樣的多媒體式繪本更是前衞的作品了!日文版的製作人欣賞香港團隊,他把唯一宣傳用的小熊毛公仔送給我。那一年冬天,因為童話,我們內心理想是那麼滿滿沸騰呢。

我第一次因工作出差到巴黎那一個冬天,心情異常興奮,想起將到花到巴黎,觀看世界名師的時裝表演,想著想著竟然錯誤地登上了去倫敦的夜機!幸好空中服務員迅速應變,安排我立即轉機。當我從緊急出口的垂直鐵梯一步一步向下退時,真是步步為營,驟見滿天紫霞,冷風吹來,我迷濛的意識開始覺醒,我清楚知道此行可不是鬧著玩的,要提起精神工作呀!第二朝清晨五時到了巴黎,睡眼惺忪,便匆匆忙忙趕去開工作會議了;九時正,我要去會合我的客戶訂貨,下午趕到時裝會場取資料……對我來說,這確是開始打拼工作的、難忘的冬天!多少營營役役、忙得天昏地暗的日子過去了,我問自己,我的美好童話已不復存在了麼?

面對生命的難題,我們要能像冰小鴨一樣執著追求,有信心就有希望,希望在明天在明年,而有希望,有願就有力!(作者提供)

在受挫和沮喪的日子,姊姊傳來雪萊的詩句鼓舞我!冬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這些年每逢踏入十二月,有一件事我就會像童話儀式一樣開始進行,我先買一本自己喜歡的日記冊(日本文稱為手帳),也許因為曾在日本留學,看到每年日本書店推出的手帳,有我喜歡的龍貓卡通,或設計時尚的日記簿,五花八門,大開眼界,內裡還附有可愛的貼紙,到了重要的日子像生日、畢業,可以在當天的格子上貼一個醒目的貼紙,真是超可愛呀!畫家朋友朗寄給我她設計的貼紙,我喜歡極了,即貼在新手帳上,並寫下一些自己的新年目標。

也許是受日本的同事這習慣影響,我覺得年結和年頭的目標設定,可以令自己收拾心情,啓動新一年向目標出發,有激勵自己的作用。

我跟姊姊說,二○二○的疫情這樣反覆,新一年不是沒有什麼希望嗎?

姊卻說,第一波後有第二波,不就過了?現第三波後又來第四波,何必太過慮?不也就會過去嗎?

甚麼事,也會捱得過的,香港人的春天,始終會來的呀!

記得嗎?那個寒冬在黑龍江書寫《雪中情》,我們穿梭於哈爾濱的冰雕展中,在晶瑩亮麗的冰雕大城堡,赫然見到角落一小片冰塊,前面扁圓的頭,後面彎彎的尾巴,它多麼像孫幼軍筆下的冰小鴨啊!是啊!即使這麼細小的冰小鴨,仍時刻保持希望,冰小鴨對春天有無限憧憬,期待看到春天,即使最終冰小鴨可能會因春日的暖陽而融化,他一直堅持,保有一顆赤子之心,相信美好,這支撐著他,面對生命的難題,我們要能像冰小鴨一樣執著追求,有信心就有希望,希望在明天在明年,而有希望,有願就有力!

潘明珠簡介:中英日文翻譯、香港作家聯會理事、大細路劇團董事,公職任香港康文署文學專業顧問、香港書展文化顧問。並於文匯報及校園報寫專欄,主持香港電台文化節目《文學相對論》。近著有《心窗常開》、《三棱鏡》等。

上一篇

冬天三個媽:我和老媽、 新媽

下一篇

「美笑」兮,「美哭」?——觀賞藍花楹後的沉思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