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堤阿黃的胡思亂想 (另附詩二首)

唐  凌

她好像昨天搬走了,或許是前天。我會想她的。

我還是會準時回到我的礁石上,在潮漲的時候享受海上的孤月和睡眠。時刻擔心生計的我們,睡眠都很淺,要隨時等待著同伴們的長嚎。我的身後是一排矮房,裏面的人大多來來去去,好像誰都不曾真正屬於這裏──長洲東堤。

其實之前我們是跟人一起在這片海上游泳的。但傳說九五年那年夏天,港島那邊的海域有三個人被鯊魚吃了,之後有一群人用網在海裏圍了個大圈,跟西岸的海水養殖場差不多,就是面積更大一點。然後人們都只在這個小圈裏游泳,彷彿把自己圈養起來的魚。從建房子到游泳,人類似乎就是喜歡用直觀而tangible的方法彰顯自己的領地。媽呀,在這地方住久了,連我阿黃都說起了胡亂結合的狗語。

其實我也不想的,但是畢竟在這條街上混,總要懂個兩文三語,有時候甚至要加上些其他語言。真的不太懂人類這個動物。顏色和大小不同的狗們都可以很輕鬆的通過嗅覺和聽覺知道對方想表達什麼、要什麼,而人類之間的交流嘛,有時,好像就是為了製造隔閡。

在這裏佔多數的人類(暫且稱他們為本地人吧)似乎對於死亡有著別樣的熱衷。據說在我出生前,不少人來這裏燒炭自殺,然後就會依次出現藍衣的警察,紅衣的道士,白衣的人群,一堆祭壇上剩下的食物和流傳開的故事。我的老母親會記得這些,大概是因為在本地人自殺的高峰期留下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雖然人類的口味偏鹹)──整隻整隻的乳豬、燒鴨、烤鵝。等最後一個白衣人哭完走了,這些食物就基本都歸我們了。據說食物多得夠我們族群大吃大喝上幾個日夜。後來,這些流傳開的故事讓本地人對我們這條街心生畏懼。但這也讓租金變得異常便宜,於是我們獲得的食物口味也豐富了起來。

街口的老伯長得跟大多本地人沒有什麼區別,就算每日相見,我還是會在島上時常把別人誤認成他。他養了兩隻花貓。我們跟這兩隻貓處於視而不見的關係。首先貓和狗玩在一起就不常見,其次我們這些野生的,就是不太瞧得起那些被圈養的。他們看似舒適,不愁吃、也不愁冷暖,但正因為這些個不愁,我想他們也永遠沒有快樂過,更不了解山和海的一萬種姿態。

老伯門口的三個大垃圾桶是我們最重要的覓食基地。但街尾的一對老年夫婦的飯菜才最合我的口味。他們一個比本地人淺色一點,一個比本地人膚色深色一點,溝通起來用同一種語言。每當週日上午,膚色淺的人會穿上黑色白領的長袍出門,膚色深的人會小步在他身後尾隨。有時他們會帶回來一堆深膚色的人。這時候膚色深的人會跟其他人一起講另一種語言。我在海灘上都能聞到他們在家中聚餐的食物香味,也能遠遠地聽見膚色淺的人的高談闊論。他的每一次發言,都像是一場講座。

我習慣在礁石上邊聞食物的香味,邊遠遠觀察大網附近的人。平日裏多是本地人在玩耍,但週日卻能看到大批深膚色人聚集在海灘上。本地人對他們總是不理不睬,正如我們對老伯家的貓。似乎只有這對夫婦出現的時候,深膚色的人群才會獲得一絲歸屬。我可以理解為什麼深膚色的人把淺膚色的人看做族群領袖。但是我不太能理解的是,為什麼就連本地人也對他尊敬萬分?平日跟他打招呼也就算了,就連深膚色的人跟他出門的時候,都會忽然間獲得本地人的愛戴。

而她又是誰呢?她是個長得像本地人,但卻總是獨來獨往的少年。她極少開口。但每每開口的時候,又總要看別人的臉色。特別是跟一起辦詩歌節的本地人說話時候,她尤其緊張。要不是有一天我聽見她流暢地用自己的語言為度假村裏的人講長洲美食,我可能以為她就是個結巴。其實這種語言跟本地人的語言挺像的,就是沒有那麼輕快。她做飯不怎麼樣,但是卻總是會想著我們。我記得她,因為她是唯一會把食物和垃圾分開的人。如果每個人都跟她一樣,我就不會有這麼多朋友翻垃圾時被玻璃劃傷了。她一週要丟三次垃圾。每次都會把食物規整的放在大垃圾桶邊上。不丟垃圾的時候,她也會放一些食物在那兒。

我們一開始不確定她的動機,總是在她走後好一會兒才出動。但有一次發現她在遠處用手機記錄我們進食的樣子。她的神態非常滿足,完全沒有了平日厚厚的毛髮也藏不住的焦慮。她看我們發現了她,便伸出手,示意要和我們做朋友。我上去聞了聞她的手指,味道有些酸辣,和她做的食物一樣。從那以後,我們就是朋友了。

有次她摸我,我用餘光瞄到了她的手機屏幕。分成小格子的圖片裏有過半都是我們的樣子,剩下的是些分成短行的文字。聽說人類把這些個文字叫做詩。平時在海邊散步的時候,總會有幾個看似做作的人在讀,或是寫這些東西。有時候,他們會忽而淚流滿面。我的同伴們覺得這種浪費體力又不討好的事情很傻。但或許是因為慢慢了解了她,我認為正是這樣的時刻,這些人才沒有這麼做作了。

她也會坐在海邊寫這些分行文字。偶爾她會打電話給她不知身在何方的牽掛。記得有一次她還沒有開始打電話就已經泣不成聲。等對方接了電話,她也是過了許久才用自己的語言說了幾句簡短的話。我想,這大概是孤獨吧。其實我非常理解她。畢竟和貓科動物不同,我們狗類和人類都是群居動物。而群居動物是不可能真正享受獨處的。或許我們的區別就是,當其他生物給我們投餵食物的時候,不管好吃與否,我們都會真誠相待,並且把對方視作朋友──正如我和她。但這兩年來,我多次見證了她對本地人「熱臉貼冷屁股」(人類的用詞太有趣了!當我們貼別的狗屁股的時候,不過是為了獲取更多諮詢)。詩歌節過後,她是唯一沒被邀請去吃飯的。真不知道為什麼這些人要在她念詩的時候,故作認真的聽,甚至還鼓掌和給出什麼鑑賞意見。我看見她給這群人送吃的,而他們卻丟在垃圾桶裏,還說她領土上的食物大多有毒。可我嚐過發現那居然比給我做的還要好吃,真是又喜又憂。後來這群人似乎形成了一個族群,時常一起覓食、尋歡。只有她一個人,還形單影隻。這樣的冷漠在我們的世界裏,只有在求偶時才會發生,但是在人類間卻似乎非常常見且有規律。以前觀察那對夫婦,我以為,膚色越深的人越被人排擠。但是自從了解了她,我發現膚色相近的人之間似乎也有巨大的隔閡。

她最終還是走了。聽說她走的時候把房子打掃的一塵不染,卻故意留下了一些分行文字。在迅速忘記她之前,我想我還有一個不懂的地方:為什麼跟她講一樣話的人都沒有報名詩歌節呢?明明我也在島上看到過不少呢。如果他們也去的話,她就不會這麼孤單了。

或許他們沒有這麼愛分行文字吧。正如也只有我,堅持的在礁石上,靜靜等候每一天的日出。

船行不到長州

夏日  與煙  夜行  也斯
你為我念  連夜的詩
而我看不見你的樣子

東堤  小築  十二  鬼龕
誰從霧中走來  無意窺探
Michael Wolf的臨終感嘆
無根和尋根都是expat
溫暖的黑暗

九龍 寨城 重慶 大廈
是你仰視者們視而不見的黑色地帶
刺眼的膚色微暗
進食讓你作嘔的masala
誰讓他 永遠登不上Ferry Star

20 46 提前  滯留
我以為我已然是北角的海風
而你在太子舉起BNO
倔強的把河道挖成海溝
或許你永遠不懂
在你的城市裏  你是唯一虛空

雨打亂了電流
船行不到長洲

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

我要窩在牛津的家裏看日落
看窗戶上倒影著的
展示櫃上我深愛的物件

看二手燈和落日餘暉的橙黃
互相呼應
和被爬山虎樹葉遮蔽的
我們以為遺忘在迪拜機場的
龍貓

事後煙般的玻璃鳥
承載著多過碳排放量的
茶和酒
枯死的小樹和小樹下被光影
定格的溫室裏的野草

不知是歸來還是離去的婦人
和孩子

刻意的念出忘不掉
卻也記不全的電影台詞

"Perhaps 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me and other people was that
I've always demanded more from the sunset;
more spectacular colors when the sun hit the horizo​​n.
That's perhaps my only sin. " --Joe, Nymphomaniac: Vol. I

沉醉於夏宇的有聲詩
和韓炳哲的書名
The Scent of Time:
A Philosophical Essay on the Art of Lingering

或許來不及把它讀完了
因為我還要做
跟昨天差不多的飯菜

「給他們等量的貓糧
但是不要給他們貓。 」

「給他們等量的貓糧
但是不要給他們貓。 」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唐凌簡介:以社會學為藝術,反之亦然。英國牛津大學博士,香港大學博士後。

上一篇

「讓大灣區文學成為中國文學版圖的重要一極」——記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發展峰會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