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重貴
今年十二月二十日,是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的日子,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一個人的一生中。總有一些城市讓自己難以忘懷。澳門,就是我人生經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城市。為此,我回顧了自己與澳門約四十年的文化旅遊之緣,為這個重要日子寫下紀念文章。
記得那是嶺南的一個夏夜,為了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交流與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協同創新與融合發展,筆者的《澳門魂》作品分享會在廣東省東莞粵亮文化中心舉辦。《澳門魂》是文化與旅遊融創作品,澳門魂就是澳門的自然之魂、人文之魂、歷史之魂、文化之魂。書中收入筆者三十餘年來歷經數十次深入澳門考察和採訪之後,精心創作的一百首新古風和拍攝的一百幅彩色圖片及一百篇導遊詞,組成了一幅幅澳門社會百態圖,全景式的反映澳門人文風情、自然風貌和社會發展,被譽為當代的「澳門清明上河圖」。
數十位來自港澳台的在莞同胞以及廣東和各地人士歡聚一堂,用普通話、客家話、廣府話、閩南話等四種語言分享《澳門魂》詩歌,別開生面,氣氛熱烈。這個活動很有意義,涉及到粵港澳三方,即粵地舉辦,香港作家,澳門內容。體現了三地以文化凝聚認同,以交流聚合力量,是粵港澳大灣區一次有特色的文化交流。
在大家的印象裏,澳門不過是一座彈丸小城。澳門的確不大,面積僅三十三平方公里。然而小城故事多:東方的故事,西方的故事;古老的故事,現代的故事;傳統的故事,新潮的故事;文明的故事,傳奇的故事……令這座開埠四百多年的小城充滿了迷人風采。
筆者是香港的一位文化旅遊學者,與澳門頗有緣分。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就開始關注澳門。自一九八九年至二〇一九年的三十年間,我為澳門創作出版了三本書,而且都是在澳門歷史上的三個重要年度:一九八九年,即澳門回歸十年前,我就在香港編著出版了《中山 珠海 澳門自助遊》一書,前瞻性地把澳門作為中國的一個地區作了特別介紹。一九九九年是澳門回歸之年,為了慶賀澳門回歸盛事,我編著出版了《澳門旅遊完全手冊》一書作為獻禮。全國政協副主席、澳門中華總商會馬萬祺會長特地書寫了「澳門 東方寶石」題詞鼓勵,而全國僑聯顧問、澳門歸僑總會梁披雲會長更是書寫了「拔新領異」的高度評價題詞,澳門各界人士還為我在澳門文化廣場舉辦的首發式出席祝賀。二〇一九年適逢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我又編著出版了《澳門魂》,作為獻給澳門回歸二十周年的特別禮物。
特別的書給特別的您——《澳門魂》是部特別的書,它有三個與眾不同之處:首先,《澳門魂》是部新古風詩集。筆者以三十多年來多次到訪澳門的體會和感受,陸續創作了專門描繪澳門的一百首新古風,包羅萬象地反映澳門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旅遊、科學、衛生、宗教、節慶、飲食、購物、娛樂等領域,被評論家譽為詩歌中的「澳門清明上河圖」。
其次,《澳門魂》是部攝影作品集。本人三十多年來多次到訪澳門並拍攝了數千幅圖片,從中精選出一百幅作為詩的配圖,既有澳門回歸前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也有回歸當日以及回歸二十周年紀念日等不同時代的珍貴歷史相片,並全部以彩色印製,圖文並茂,相得益彰。
第三,為了讓這部書更具有實用價值,故在其文化價值的基礎上,增加了旅遊價值,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使其成為一本澳門旅遊指南。故在每一首詩和圖片的下面,均配套有導遊詞共一百篇,用簡明扼要的語言介紹澳門人文風情、自然風貌和社會發展的資訊。一書在手,以詩為馬,以圖為徑,以導遊詞為向導,便可擁有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澳門之旅。
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已在澳門一帶居住生息。一五五三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門居住權。當時葡萄牙人從媽閣廟附近登陸,問當地人這裏的地名,因在媽閣廟旁,當地人便回答「媽閣」,於是澳門便被命名為「Macao」。
迷人風采的澳門實在迷人,中西合璧、異彩紛呈的魅力,讓人無處不銷魂。古樸的東方面貌,浪漫的歐洲情調,洋溢著風情萬種的姿采。地中海色調的南歐建築、巴羅克風格的教堂與中國飛簷翹角的廟宇、小橋流水的園林交相輝映,反差強烈又和諧融和。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澳門,充滿了萬花筒般的誘惑,令人動心,令人傾心,更令人不到澳門不甘心。
澳門八景:鏡海長虹、媽閣紫煙、三巴勝跡、普濟尋幽、燈塔松濤、盧園探勝、龍環葡韻、黑沙踏浪,紛紛亮相。新八景:西山望洋、亭前葡風、雙湖塔影、橋牽三地、愛巷傾情、福隆新貌、路環漁韻、龍爪觀濤,各自精彩。東西方傳統節日異彩紛呈: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浴佛節、荷花節、醉龍節、耶誕節、復活節……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多元的風情風貌,多彩的風俗風物,交織出一幅繽紛的畫卷。
澳門物華天寶,人才輩出。對中國近代史的走向有著重要影響的著名思想家鄭觀應;一八九二年於香港西醫書院畢業的孫中山受聘鏡湖醫院出任義務醫生懸壺濟世,成為澳門第一位華人西醫,後成為偉大的革命先行者;還有出生於澳門、近代著名音樂家冼星海、澳門華人愛國領袖何賢等等,星光燦爛。
明萬曆十八年即一五九〇年,戲劇大家湯顯祖被貶廣東之後,次年特地繞道來到澳門遊覽,把他對澳門的新奇印象寫進五首詩中。後來他還把「番鬼」(洋商人)、「通事」(翻譯官)寫進傳奇《牡丹亭》。而大詩人聞一多創作了《七子之歌·澳門》,後由李海鷹譜曲,容韻琳領唱,在一九九九年春晚上演出,成為澳門回歸慶典上的主題歌,更是唱響了神州大地。
詩誦濠江潮,歌吟澳門魂。光陰似箭,今年已是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年了。星移斗轉,潮起潮落二十五年來,澳門作為實踐「一國兩制」的成功典範,發生了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盛世蓮花風采依然。正如筆者在詩中所寫:「世界馳名自由港,南海明珠耀東方,小城開埠四百年,乘風破浪創輝煌!」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二十日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孫重貴簡介:香港中華文化總會副理事長,香港文化和旅遊協會會長,國際華文詩人協會會長,中國大灣區詩匯副主席,中外散文詩學會副主席,香港散文詩學會會長,香港文學促進會副理事長、香港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香港國際孫子兵法協會首席會長,香港徐霞客學會會長,歷任香港作家聯會理事和四間大學客座教授以及《世界華文詩報》總編、《香港散文詩》雜誌主編、《華夏記實》副總編等。被評論為「香港徐霞客」、 「香港詩魂」 、 「香港寓言王」。出版個人著作三十餘部,作品發表在《人民文學》《香港文學》《詩刊》等百餘家刋物和新媒體,入選眾多中外選集及教材,翻譯成多國文字。榮獲「冰心兒童文學獎」五次及「全國十佳詩人」、 「全國十佳散文詩人」、 「中國當代徐霞客」、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文學藝術成就獎」等若干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