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港 連繫全球華文文學──專訪潘耀明先生

李浩榮 訪問及整理

 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先生。(張志豪攝)

香港作家聯會成立已三十五年,歲月悠悠,作聯一直肩負著推廣文學的重任,立足本港,連繫海內外華文文壇。現任會長潘耀明先生是作聯的中流砥柱,由創會起,一直見證著作聯的成長。二〇二三年八月三十一日下午於柴灣明報工業中心會議室邀請潘會長作了專訪,潘會長回憶作聯創會時的情況,與曾敏之先生、劉以鬯先生的相處,並感激那些幫助過作聯的社會賢達。

前軰篳路藍縷  後人繼往開來

李浩榮(以下簡稱「李」):請簡述作聯成立的過程,甚麼時間和由誰發起?何時正式註冊?創會成員有甚麼人?

潘耀明(以下簡稱「潘」):香港作家聯會成立至今(二〇二三年)三十五年,作為一個民間的文學團體,能經營如此之久,在香港是絕無僅有的。作聯由一九八七年十月開始籌備,顧問團成員包括海內外二十四位著名作家和學者,如台灣的余光中、洛夫、陳若曦,澳洲的柳存仁,美國的夏志清,內地的陳殘雲等。一九八八年一月作聯正式成立,創會成員三十一位,有作家,有學者,也有報人,如胡菊人。綜觀顧問團與創會成員的組成,均可見出作聯是超越政治與地域的,不同政見的人士均可入會。我們的宗旨是以文會友,跟海內外的文化人交流。成立的慶祝酒會在灣仔合和中心旋轉餐廳舉行,場面熱鬧,各界朋友均有來道賀,包括霍英東先生、張浚生先生(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等。作聯立足香港,也放眼世界華文文壇,與新加坡、台灣等地均有緊密的聯繫。比起其他地方的華文文學組織,作聯成立得較早,也維繫得更久。順帶一提,香港作家聯會有兩位「名譽會員」,金庸先生和也斯先生。兩位先生都很支持作聯,但因為他們工作太忙,所以皆沒有直接參與會務的工作。翻看作聯三十五年的影冊,早年常會見到金庸先生的身影,金庸先生不但光臨活動,還會致辭鼓勵。

 

作聯發展的過程中,會章有甚麼重要的修訂?又有甚麼堅守不變的原則呢?

:作聯會章的起草,是十分嚴謹的。成立之初,我們以不記名的形式選出籌委,然後由籌委草擬會章。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作聯的會章當然也得隨著時代而改變。如理事的產生過程,如果依照以前的會章,基於尊重前輩,選出來的,總是上一屆的理事,那就導致老化的問題出現。為了解決這問題,我任內提出修改會章,由大會提議一份參選名單,內裏有一些年輕作家的臉孔,讓年輕人更容易當選理事。年輕人的創作量可能不多,但對文學有熱誠、有朝氣,他們的加入可以使作聯變得更有活力。提名前,我們會審閱年輕人的作品,找出一些健康的新血。至於老一輩的作家,我們仍是非常尊敬的,退任後會請他們擔當一些榮譽性質的職位,以表彰他們的貢獻。老、中、青結合,對一個社團來說,是最理想的。香港不少社團因為青黃不接而消失,作聯應引以為戒,避免出現暮氣沉沉的現象。

作聯另設有監事會,我們會邀請一些對作聯有重大貢獻的賢達入會,如吳康民先生、張國良先生、羅琅先生、黃維樑先生,相當於顧問性質。就著一些重大的決議,我們會向監事會徵詢意見,另也歡迎監事會對作聯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另外,作聯為感謝捐款的善長,也會頒授名譽會長之職。一般而言,捐款二十萬或以上,我們會頒授「永遠名譽會長」,捐五萬至二十萬,會獲頒「名譽會長」。作聯的「永遠名譽會長」有貝鈞奇先生、江揚女士、莊善春醫生(已逝),特別一提,貝先生非常支持作聯的運作。

俗世有清流  香江多賢達

可以分享當年購買作聯會所的背景嗎?

:作聯最初的會所在灣仔譚臣道,約四百多呎的地方,是租用的形式。後來搬到駱克道富士大廈,此單位乃副會長犁青先生之物業,他以一元象徵式租金租給作聯。但是,其後一樓一鳳陸續佔據富士大廈,出入變得品流複雜,我們只好搬往他處。經過五年籌款,作聯於二〇一一年,購入柴灣百樂門大廈一個單位,作為永久會址,七百多呎,連同裝修共花費二百多萬元,是作聯自置的物業。那趟籌款,實有賴各方善長的慷慨支持,特別是貝鈞奇先生、莊善春醫生、江揚女士。作家聯會能擁有自己的家園,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請談談與作聯創會會長曾敏之先生的交往。

:作聯主要由曾敏之先生發起和推動,曾老擔任了首屆會長,其後由劉以鬯先生接任,共做了六屆會長,然後再由我繼任。作家聯會得以成立,曾敏之先生功不可沒。曾老戰時曾在重慶擔任記者,後來任廣州暨南大學文學教授、《文匯報》文藝版主編。曾先生人脈廣,跟內地很多名作家都有交往,巴金、蕭乾等大文豪的作品都在當時的《文匯報》發表,所以作聯籌備時的顧問團成員,多是靠曾老邀約。從前,我曾擔任《海洋文藝》執行編輯,而曾先生常常投稿給該雜誌,所以大家有了來往。作聯成立之初,有曾老和劉先生掌舵,實在是作聯之大幸。作聯成立之早期,關於會務、決策等具體工作,曾敏之先生凡事皆親力親為;劉以鬯先生則較專注於創作方面,較為超然。凡遇到重要活動,作聯必然會請出劉先生來坐鎮,所以可以這樣說,曾先生是對內的多一些,劉先生是對外的多一些,這樣的分工也是很自然的。

 

請談談與前會長劉以鬯先生的交往。

:事實上,劉以鬯先生也是常常投稿給《海洋文藝》,而我們這一代人都是讀他的作品長大的。劉以鬯先生提攜後輩十分積極,回憶起來,也是很感人的故事。當年,劉先生任《快報》副刊主編,便曾邀請我寫專欄。劉先生是作聯創辦時期很重要的人物,這是因為劉先生的文學成就極高,深受海內外文化界的敬重。劉先生的加入,對於推動作聯成立,功勞很大。劉以鬯先生曾經公開呼籲,港英政府要多關注左翼作家的生活。如何達先生(作聯創會成員),他畢業於清華大學,朱自清的學生,在《大公報》發表了很多詩作,獲聞一多賞識。來港後,何達先生被香港文壇排擠,經濟拮据,晚年生活淒涼。劉以鬯就曾呼籲港英政府為何達先生提供援助。何達先生一直獨身,藏書又多,晚年只能借住一間客廳,最後也是死在那裏的。

以文會友  情繫四海

請談談這些年來《香港作家》雜誌的定位與轉變

:《香港作家》的編務工作我較少過問。《香港作家》是一本雙月刊,開初由曾敏之先生主編,之後的主編有陶然、梅子、周蜜蜜、蔡益懷。《香港作家》是平面出版物,銷路有限,加上缺乏政府資助,所以一直經營艱難。蔡益懷主編時期,《香港作家》每一期的開支約四萬至五萬元,印刷費、郵費都愈來愈貴,成了作聯最大開支的項目。由於經濟原因,《香港作家》改為網絡版。網絡版有其好處,就是傳播廣,柏楊夫人張香華女士曾在《香港作家》網絡版發表作品,她後來告訴我,許多海外讀者都讀到此文並讚好。當然,紙本的感覺是網絡版所無法取代的,將來如果條件許可,我們希望《香港作家》能再出版實體雜誌。

 

作聯舉辦過很多大型會議,與內地、台灣、海外的華文文壇均有緊密的聯繫,請分享當中較難忘的經驗。

:作家聯會自成立至今,從未離棄其宗旨——以文會友。作聯一直跟中國作家協會保持著友好的關係。作聯逢五、逢十的周年慶典,中國作協例必派代表團到賀;三十周年時,更是由作協主席鐵凝女士親自率團來港道賀。我們跟台灣的官方接觸較少,跟台灣作家的民間交往倒是一直不曾中斷。以前,我們也曾組織過交流團訪台,較多交往的作家,早年有瘂弦、洛夫、柏楊等先生,後來則有李昂女士。這三十五年間,粗略統計,作聯共舉辦二百多場的文學講座、學術會議。我們曾邀請來港參加文學活動的大師非常的多,海外的有馬悅然、葛浩文、聶華苓、保羅.安格爾、張錯、於梨華,內地的有王蒙、莫言、蘇童、舒婷、王安憶,東南亞有蔡文玄(蔡瀾父親)、尤今、黎紫書等。因為條件有限,我們有時候只能夠在酒樓舉辦文學活動,算是羅漢請觀音吧。當中不少的講座都是極高質素,如請到余光中、洛夫等大詩人來港分享創作心得。這些名家來港,多少能對本港文壇有所啟發或衝擊。作聯在推廣文學方面的作用,我想,是沒有其他的團體可以取代的。坊間有些人批評,作聯有政治傾向,如果真是如此,馬悅然、聶華苓等國際級的文學人物還會理睬作聯嗎?顯然,事實並非這樣。以前,我去台灣參加文學活動,看見左翼的陳映真能跟國民黨老兵出身的瘂弦共坐一桌,一起開會,完全沒有問題的。政治立場人人不同,很難要求別人去改變,而能做到求同存異就很不錯了;而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見證文學跨越政見門戶,一直流傳後世。

李浩榮簡介:香港作家聯會理事、青年部副主任,現職中學教師

上一篇

文學明燈永高照——慶祝香港作家聯會成立三十五周年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