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境時光

潘金英

收到多封類近的電郵,以下這封澳大來函最令人不安:

潘老師,您好:由於近日澳門再次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確診者,故本會剛剛收到澳門教育暨青年局通知,為保障學生及導師的健康,以及考慮到導師們來澳安全等因素,原預定你在四月二十五日及五月七日上課的「閱讀推廣人員專職培訓課程」,需延期至七月、十至十一月上課,確實上課時間需待澳門教育暨青年局通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待有確實上課日期後,本會將立即通知  閣下負責的相關兩次培訓課程講課之日期,謝謝。 


鑒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展,經主辦單位審慎評估風險後,決定取消今年四月舉辦的 二○二○「澳門圖書館周」; 及其配套活動(好書交換、期刊熱賣、攤位遊戲等),包括閣下 協助推行的相關三次到校駐場閱讀講座、工作坊等,敬請見諒。 祝身體健康
! 


唉,新冠肺炎肆虐,疫境下的生活,果然大剎風景;事與願違,小小的病毒,非但擾亂本港城市秩序,更反覆躍動,攪動全球。瘟疫面前,人人平等,老師學生,課程全亂了套!!


疫境時光,無心向學吧?所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但在二○一九年十二月起,以往繁榮的「東方之珠」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傷害,身處在瘟疫流行時期,有一輪大船叫「健康平安」 ,更令人在意;而人人看待生命之重要元素的態度也有不同變化了,答案叫人刮目相看。現在是「學業?工作?愛情?自由?金錢?名譽?誰最可貴?全不是!個人健康才是人生的財富,健康平安最重要。」面對生死存亡之際,面對病魔威脅;每個地域、每個國家、每個城市、每個人,在這場大疫境困局下,如何應變、如何自處?疫境時代,城市風景果然不同,人性也現出了意想不到的情景。

疫情下香港,街上人人戴口罩。(資料圖片)


疫情下的城市,人人自危,在今年二月開始,香港人被肆虐疫魔來侵,擔驚受怕;人人慌忙失措,日子是怎樣過的呢?


宅家──除了工作,社交活動基本取消。病毒令無辜的小孩,困留家中;父母要子女認認真真地溫習,猶如坐牢一般,不能到公園裏活蹦亂跳,即使在門外走廊空地跑來跑去也不准!口罩不夠呀! 其實,另一角度看,為人阿媽的,何嘗不是被迫發瘋地留在家裏看顧怪獸子女麼?而為人老師的,像我──既要關手機自我「軟禁」、閉門造事──做那些要命而費時的網上錄影、電子教材,對如何善用時間絕對是考驗智商、考驗電腦技術的非常任務!!要知道人人講「停課不停學」,教師定要讓學生們利用視像教學上學。為人老師的我,何嘗不是被這新型冠狀病毒迫瘋了麼?

疫情下,學生都用電子學習。(資料圖片)

 

在這些令人討厭的黑暗日子裏,平日未慣「積穀防饑」,家中食材沒儲備的香港人,怎料到要搶購物資過日子呢?這些日子人人留意新聞,對確診疫情的數字,都變得敏感、緊張起來,一向淡定的香港人似乎再也不淡定了,超級市場裏的日用物資、食材、抗疫物品、清潔用品……也陸續有很多市民搶購,疫情下的超市供應架,有驚人現象,日常用品快捷被搶購一空……香港人似乎人心惶惶,過分呈現出千奇百怪的驚人現象了。


也難怪吧,在病毒疫情的威脅下,人人除了去超市,均躲在家裏不外出 ,遠親近鄰見面時,都為自保健康,保持「最少的距離」,每個人佩戴著口罩才敢出行,以防飛沫傳播病毒。疫境下城市的不同眾生,有不同景觀;都是一片恩情隔口罩,一罩隔天涯──其實,電話這一聲問候,已是一份關心;擦肩而過的一個眼神,已算是做到最友善的感覺了。不是嗎?大街的人流冷清,稀疏,酒樓、餐廳、零售、書店等店舖少見人來消費,生意幾乎沒有;沉悶地留守的老闆拍烏蠅、夥計被迫半職或炒魷,何嘗不是被病毒迫得發愁發瘋?

超市搶購一空。(資料圖片)


其實,香港的老人才真又愁又悶,呆坐家中對著牆壁苦嘆無聊,唯有翻出舊時代發黃相片懷緬當年的昔日風光;或隨手翻看舊書過日晨了。唉,受疫情影響,關閉多月的香港公共圖書館剛局部重開,住所附近的中央圖書館一度有逾百人排隊取籌輪候進館,怕都是為了得到短暫心靈的寧靜……但好景不常,雖然局部重開了短短十來天,已有批評指這是變相製造人群聚集的機會,加上疫情反覆有影響,又要關閉了。


我希望疫情時光趕快過去,我想到疫情下的「逆行英雄」,他們美好的仁心義行,讓我知道人間有情;讓我抱有希望:瘟疫趕快消失, 沉沉悶悶的日子離散掉。我看到一個令人感慨淚下的視頻:塞爾維亞總統眼含熱淚說:「今天,我寄了一封特殊的信,我們對於在困境中唯一能提供幫助的人期望很高,那就是中國。中國是目前唯一能幫助我們的國家。」 今年春季,全球超過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在遭受新冠肺炎肆虐,病人累計已超過十六萬,每天的病例仍在增加。意、美、法、德等多地宣布封關封城。繼義大利、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之後,西班牙、菲律賓、塞爾維亞請求中國援助。俗話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國紛紛派出專家、醫療隊出行,全力搶救,只為了控制疫情,讓死亡概率減到最低。這難道不正是觸動心靈的力量嗎?而中國,馳援武漢的醫療隊已有序地撤回,臨別之際,武漢市民在陽台齊聲高喊:「再見,謝謝白衣天使!」


此情此景,人間有愛,令人動容!在疫情下的逆行者,勇敢的醫護英雄,他們為了治療可憐的病人筋疲力竭,雙手疲累,久未歸家,不能在家裏共用天倫,甚至已有偉大的醫護人員殉職,為救人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不是觸動心靈的力量嗎?有人說那是醫者父母心之感召,是醫生的本能;他們那份無私的奉獻精神,那份人文關懷的愛心,肯定是間最美的風景。

市民感激醫護的努力。(資料圖片)

其實,人生中處處都有大小不同的逆境,但生活中也有一點一滴的順眼瞬間,有著觸動心靈的力量時光。疫情下的「東方之珠」,政府提供防疫基金、也體恤貧苦人士,有店主減租、有些好心人雪中送炭、在困境中伸出援手,免費派發口罩、紙巾等清潔用品予窮人,呼籲人人齊心抗疫;讓我們知道人間有情,覺得溫暖,非常感動。生活中那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諸如在公交車上真心的讓位、在馬路旁邊上扶一下盲者過馬路、做錯事時一句真誠疚悔的道歉,忙中要抽時間享受天倫樂、當趁父母健在送上孝心和祝福、陪伴親人行山、親近香港美景……這是我們人與人間觸動心靈的善行,相對大事不必自卑,生活中這些小事也都依然動人、窩心,是對人世間的善念悲憫;而親近大自然,登高行山,更可尋找健體的力量,抗疫日子也可添情趣哩!


清晨行山,心曠神怡,我和家人曾結伴同行,在山丘上,在泥路上走,竟才發現城市也有如此美景啊!走著走著,身體有些乏了,便靜靜的坐在樹下石間,抬望蔚藍的天空,俯看一群小麻雀,從草地上跳來跳去,拍動著輕巧的翅膀,倏忽間又飛向天上;往石礫之間下看,一株嫩綠色的小身影跳入我的眼底,我仔細一瞧,是一株尖嫩的小草,頂開原本覆在它上面的石礫,頑強地不顧一切顯露出綠色來!!我驚呆了,我從未想像弱質纖纖的小草,竟能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堅強的生長,強頑地活下去!面對著盡情地綻放綠色的小草,我不禁領悟它的意義,它的努力點綴了我們這個欠缺生機的城市,人豈能不感受觸動?豈能再不自量力?我們,都要比小草更堅強的活下去啊。

疫情下去行山。(資料圖片)


這段疫境時光,容我引用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名句,形容這段疫境時光:「那是最美好的時光,也是最糟糕的時光,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昧的時代,那是信念的紀元,也是懷疑的紀元,那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


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


逆境同行,人生不就是活在矛盾中嗎?日子既難過也要過,沒有黑夜,哪有朝日?沒有雨,哪有彩虹?沒有恐怖噩夢,誰會感到平安是福?沒有病,誰會感到健康是寶?


我盼眾志成城,萬眾齊心;希望濕氣迷惘的春天遠去,待到陽光燦爛的夏季來了,讓美好的生活重現,再享受不用戴口罩的時刻,享受可自由圍爐共話的歡聚…… 

 

潘金英簡介:

香港公開大學兼任講師,香港作家聯會委任理事,香港藝發局文學評審。曾獲香港不同的文學獎:如童詩、故事、散文、小說及劇本寫作獎,近著有《心窗常開》、《兩個噴泉》等,現為《文匯報》寫專欄,客串主持香港電台文化節目。

上一篇

抗疫文學,呼喚真情的深度寫作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