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雯
慶雲,五色雲,古人以為喜慶、吉祥之兆也。兒童文學家黃慶雲(一九二〇年五月十日—二〇一八年九月二十日)——一直為小讀者所愛戴的「雲姊姊」,潛心創作,筆耕不綴,使這朵祥瑞之雲煥發出絢麗的霞光,七十多年來妙筆生花,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兒童文學作品,浸潤了幾代兒童的心靈,這份堅守與篤定令人動容。
黃慶雲天賦異稟,聰穎早慧,沒有讀中學,直接考入中山大學。一九三六年三月還未滿十六周歲,她已經有作品發表在《詞學季刊》。(1)
推測起來,當時於中山大學授課的詞學大師陳洵(一八七一年至一九四二年)可能也留意到這名少女嶄露頭角,將其詞作推薦給了龍沐勳(即龍榆生,一九〇二年至一九六六年)。《詞學季刊》專門刊登詞學論文,是專業性很強的頂尖刊物,眾多詞壇大家更在此酬唱應和,連毛澤東主席都曾經閲讀過,黃慶雲年紀輕輕,作品已躋身於德高望重的大家之後,可見她的文學才華已獲得詞家的認可與讚賞。
虞美人(2) 黃慶雲
桃英飛撲秋千架。春色渾如畫。叮嚀說與柳條知。繫著春光莫被燕啣歸。
偷抛金線亭前去。芳草留人住。春深未免繫幽懷。花落衫中報道是春來。
上片首段寫桃花紛飛,飄落在鞦韆架上,春色宛如一幅圖畫;次段叮囑柳條:繫好春光切莫被燕子銜去了。下片首段寫偷偷地將映著金色陽光的柳條拋向亭子的前面去,茵茵芳草挽留遊人駐足;末段寫春意濃郁未免引發起幽幽情思,花瓣飄落衣衫之上,似乎在報告春天的來臨。詞中「桃英」「柳條」等紛舞飄飛,對春光進行視覺摹寫,藉以抒發作者愛春惜春,意欲留春的感懷之情,情真意切,是難得的佳製。詞壇大師採錄此作編入《詞學季刊》,應該也是欣賞她這份真摯的童心了。
中山大學文學院畢業後,黃慶雲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研究兒童教育和兒童文學。一九四一年開始從事兒童文學創作,並擔任香港《新兒童》雜誌(3)總編輯,此刊屬半月刊是香港第一本綜合性兒童文學雜誌。
一九三五年,許地山(一八九三年二月─一九四一年八月)來香港大學任教,出任中文文學院長。黃慶雲從事的兒童文學工作就是在許地山的支持下進行,許以「落華生」為筆名,為《新兒童》的第一二期分別寫了童話〈螢火蟲〉及〈桃金娘〉。黃慶雲在〈落華生悄悄播下的種子〉(4)一文中寫道:「(一九四一年)我請他(為《新兒童》創刊號)寫稿,他一口便答應了,而且約我到他的家裏談。他家住在香港大學後面的羅便臣道。從香港大學後山去,有一段路是頗為偏僻……山上攔途截劫的事當時是常常發生的。每次我都有點提心吊膽的走上去;但是,到了許家,坐下來聽許地山對我介紹故事內容時,一下子我就被吸引住,其樂融融了!」
開設了專欄「雲姊姊信箱」,與廣大小讀者交流並解答他們的問題,而雲姊姊也深受小讀者的熱愛。
一九四九年後,她回內地繼續兒童文學創作,在這塊領域孜孜不倦地探索,主要作品有《奇異的紅星》、《月亮的女兒》、《金色童年》、《花兒朵朵開》等。曾獲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兒童文學組獎項。期間曾任《少先隊員》雜誌總編輯、廣西大學和廣東文理學院教授。之後,她輾轉粵港,為了兒童事業來回奔波。
兒童教育專家孔寶剛在《兒童文學理論與實踐》(5)前言這樣説:「兒童文學作為人類最早的教科書,對擴大視野、增強知識、發展想像、豐富情感、啟迪心智、陶冶情操、扶植個性、健全人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是任何其他教科書都無法替代的。」黃慶雲在童詩創作上,考慮到兒童的年齡特點,從兒童生活範圍取材,以兒童的口語創作,詞彙淺顯易懂,用具體意象來表現抽象的情感。多數運用擬人法,以童話的形式來描述事物,節奏明快,簡潔活潑,而且童詩凸顯地方色彩——粵語的俚語特色,內容詼諧逗趣,饒富情味。韻律上達到了音樂美,陶冶兒童的性情。「文學風格的第一個出發點,就是語言的風格。而文學語言的風格,主要是以民族語言的風格為基礎,從而賦予作家以個人特色。」(6)黃慶雲在這方面的表達可謂游刃有餘了。她的創作也很契合台灣著名兒童文學家林良的觀點。林良認為兒童文學的特質是:一、它運用「兒童語言世界」裏的「語詞團」從事文學的創作。二、它流露出「兒童意識」裏的文學趣味。(7)
對於現代青少年普遍養尊處優、吃不了苦的憂慮,黃慶雲提出了一個前瞻性的看法,作家如何給孩子們塑造正面、勵志的藝術形象,使孩子們將來走向社會,能夠承受足夠的抗壓力?她説:「(香港的許多兒童文學作家)表現順境的比較多,逆境的比較少,……香港是有著一切大都市烙印的社會,不同的壓力會加到孩子的身上。……堅強人物的藝術形像是人物內在性格和外界環境摩擦而生出來的火花,這枝生花妙筆就是掌握在作家的手上。」(8)
除了童詩,黃慶雲的童話也很引人入勝,兼備了童話的特質(9):趣味性、幻想性與象徵性。以《月亮的女兒》(10)為例,黃虹堅在序言〈輕盈中的厚重〉認為,收錄的童話「不論是新作舊作,讀時均感到雲淡風輕的詩情撲面而來,讀罷卻感到豐富的厚重積攢心頭。」故事講述了月亮把自己的女兒送到人間,讓她在孩子們中尋找愛,女兒引領著孩子到沒有飢餓與疾病的福地,自己卻化成碎片變成一顆顆小星星,永遠陪伴著媽媽。童話淒美動人,言淺意深,告訴大家在苦難中要互相關愛、堅強不屈的道理。
提到黃慶雲的文學作品,繞不過長篇傳記小説《刑場上的婚禮》。最初,她將陳鐵軍的事蹟寫成散文發表,周恩來總理看到後作如下建議:「你們廣東有這麼感人的故事,有這樣的烈士,你們應該好好地寫出來。」遵照總理指示,黃慶雲不辭辛苦尋訪查錄,認真記載史實。她在後記中寫道:「傳記是真人真事,因此要忠於它的時代和忠於傳記的主人翁。收集一個烈士的一生,好像深入寶山,探索明珠,然後用一條紅線把它串起來。」(11)憑着嚴謹的態度,在真實人物的基礎上,黃慶雲嘔心瀝血,於一九七九年七月創作完成這部引起巨大反響的傳記小説,並在次年一月刊載於兒童文學叢刊《朝花》上,一九八〇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單行本。之後各出版社陸續出版了其它版本。
「因為這是給青少年寫的歷史人物傳記,就有幫助青少年了解革命歷史的任務。」(12)牢記作家肩負的歷史使命與社會責任,她極力還原現實、記錄時代,在敍述的過程中普及歷史知識,深入淺出,讓青少年了解「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廣州起義」等重大歷史事件以及對國家前途命運的影響。從文學角度出發,在寫女主人公陳鐵軍走上革命道路的過程,也做了層層鋪排:從小在街頭聽演講、看傳單耳濡目染受新思想的潛移默化——父親開明答應上新學制的女子小學——被包辦婚姻、想衝破封建的枷鎖——在季華女校畢業、衝出封建家庭、離開佛山前往廣州,……,這一系列事件都循序漸進展開。包括她的妹妹、妹夫受影響投身革命犧牲,都是起陪襯作用。在小説中屢次出現木棉花手絹,也賦予了深刻寓意。木棉花是廣州市花、英雄花,亦是周陳二人革命愛情的象徵,寓意在革命中浴血奮戰的中華好兒女——他們是真正的英雄。在現今物慾橫流、鼓吹追求享樂的年代,老一輩作家執筆用自己的高尚情操來引導下一代,以生命影響生命,是最生動的寫照。
小説中的周文雍、陳鐵軍將青春與生命都奉獻給了祖國,他們的愛情和赤誠忠心亦感動了無數國人。隨後,小説被改編成電影、京劇、越劇、粵劇、芭蕾舞劇與廣播劇等多種藝術形式。著名畫家陳逸飛等人亦創作了《刑場上的婚禮》三幅系列作品,在國內外皆受好評。
一九八七年,黃慶雲創辦了《少男少女》雜誌,擔任主編,最高發行量達到九十萬本一期,成為全國發行量最大的中學生雜誌,並連續三屆獲國家期刊獎。
黃慶雲一生出版了八十多本著作,更被譯為英、法、日、西班牙文及烏爾都語等多個語種,小讀者遍及世界各地。她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廣東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國廣州筆會副主席,並獲得香港藝術發展局二〇〇九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文學藝術)。
黃慶雲的女兒周蜜蜜也是香港知名的兒童文學家,據悉,這兩年她正在主編《嶺南名家黃慶雲作品全集》,由廣州新世紀出版社出版,十二卷本已出兩本,其餘的應該今年或明年出完。
值此二〇二二年九月二十日忌辰,謹以此文紀念兒童文學家——我們永遠的「雲姊姊」黃慶雲。
註:
(1)創刊於一九三三年四月,主編龍沐勳,上海民智書局出版發行。(2)載《詞學季刊》第三卷第一號,頁一六七。上海:開明書店,民國二十五年 (一九三六年)三月三十一日。(3)由進步教育出版社創辦人曾昭森於一九四一年六月創辦。(4)黃慶雲:〈落華生悄悄播下的種子〉,《香江文壇》二〇〇四年第一期,頁四。(5)孔寶剛著,復旦大學出版社,二〇〇七年八月出版。(6)張錦江著,〈談兒童小說的鄉土味〉,頁五二二。(7)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蔡尚志合著,編輯黃秀錦,《兒童文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出版,台北市,頁二八。(8)黃慶雲,〈形象藝術和藝術形象——兒童文學面臨新挑戰〉《香港文學節研討會講稿匯編》,市政局公共圖書館出版,一九九七年一月,頁一四三。(9)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蔡尚志合著,編輯黃秀錦,《兒童文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出版,台北市,頁三二一至頁三二三。(10)《中國兒童文學百年精華名家選集 永遠的珍藏 / 黃慶雲卷:月亮的女兒》四川出版集團、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二〇一〇年。(11)《刑場上的婚禮》,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二〇〇八年六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2)後記,同上註。
(轉載自《香港文學》二○二二年第十二期)
陳慧雯簡介:香港作家聯會理事、香港文化發展研究會會長、香港文化藝術界聯會副理事長、香港文促會副理事長、中國香港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十四行詩研究會會長、「中國散文網」海外顧問、香港小說學會理事、香港新詩學會理事、《香港詩人》報創會及執行主編、《香港書評家》雜誌編委、《香港文學報》前副主編、香港女作家協會理事、全媒體嶺南文化特邀副總編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