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敏之生平

1917年10月,生於廣西羅城縣黃金鎮,祖籍廣東梅縣。15歲時曾在桂黔邊境的三江縣梅寨小學任校長。1934年到廣州半工半讀,開始發表作品。1937年抗戰爆發,經香港輾轉到廣西,在桂林從事文藝工作。1940年後開始其報人生涯,先後任《桂林文藝》雜誌助理編輯;《柳州日報》副刊編輯兼採訪主任;桂林《大公報》特派記者、文教記者;重慶《大公報》記者、採訪主任;廣州《大公報》特派員;香港《大公報》華南版主編、評論員。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0年任《大公報》、《文匯報》、中國新聞社廣州聯合辦事處主任。1961年初調任暨南大學副教授、寫作及中國現代文學兩教研室主任。1978年再赴香港,任香港《文匯報》副總編輯、代總編輯、文匯出版社總編輯、評委會主任。他1946年寫下的長篇專訪《談判生涯老了周恩來》,是中國新聞記者第一個以大量翔實的材料,述評了貫穿抗戰前後國共兩黨和平談判的真相和經歷,並且以文字向世人首次披露作為偉大政治家的周恩來的革命生涯和哲人風範,當時轟動極大。這篇文章後收錄於《中國現代報告文學大系》,也以全文壁錄於重慶紅岩革命紀念館。

在港工作先後達30年。1988年香港作家聯會成立,推選曾敏之為首屆會長。並歷任世界華文文學聯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等。2003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發榮譽勳章,表彰曾敏之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就與推動華文文學的貢獻。

曾敏之的散文極具個性色彩,抒至美之情,傾肺腑之言,這固然是其個人稟賦、才華、品德的表現,同時也與他植根於堅實的中華大地是分不開的。他循著從史學進入文學領域的路綫,長期研讀經史典籍和中外文學名著,從中國古典文學和「五四」新文學中吮吸瓊漿,使之成為中華文學傳統血脈的繼承者。曾敏之的散文中常常引用一些史料典故,他用史用典不是為抒發一點個人的懷古之幽思,而是以古為鑒,寄托自己對國事的關注、對世變的深思。他始終認為,文人的真性情,文章的真感情,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修行」得來的,他非常看重作家的人品修養。巴金是曾敏之極為敬重的文學大師,在〈巴金的心願〉一文中,他謳歌了巴金「於發聲處發金聲」的禀性和「老而彌堅」的精神。

讀曾敏之的散文給人的印象是:作者不滿足於從某一角度和層面、只用單一的藝術手法去表現人生,而是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積極探索從多種角度,不同層面和用不同藝術手法去表現人生的途徑。《望雲海》是曾敏之的代表作,收入他從三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各個時期的精品,其中包含有抒情散文、文藝隨筆、人物專訪、雜文、海外文談等,感情深厚樸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曾敏之的創作中抒情散文只佔很少部分,寫得最多的是雜文、隨筆,著有約百萬字。這些作品大都立足現實,環視古今,旨在闡揚傳統之精髓,服務於今天社會。

曾敏之是站在傳統的堅實土地上的作家,他學習傳統,深入傳統,溶化傳統,為創造新文化服務。他的文章不僅有益於世道人心,而且是當今香港文苑中色彩瑰麗、滿身新露的一枝花。

曾敏之著作等身,出版了多部文集、詩詞集及論著,包括《望雲海》、《詩詞藝術》、《文史品味錄》、《觀海錄隨筆集》、《詩詞藝術欣賞》、《詩的藝術》、《當代雜文選粹.曾敏之卷》、《觀海錄二集》、《文苑春秋》、《古典文學欣賞舉隅》、《聽濤集》、《曾敏之散文選》、《春華集》、《溫故知新》、《四海環遊遊記》、《遇舊》、《曾敏之文選》、《文林漫步》、《古詩擷英》、《望雲樓詩詞》、《書與史》、《綠到窗前——望雲樓隨筆》、《人.文紀事》、《空谷足音》、《文史叢談》、《舊曲難忘》、《望雲樓詩詞續集》及《文林漫筆 —— 王安石詩:丹青難寫是精神》等。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