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過去,喚醒未來——「想像中的香港」綜述

吟光

香港,這座有著獨特氣質的城市,傳統性與未來感交織,高樓大廈與市井街巷相容,八九十年代以來從這裏孕育誕生的無數小說、音樂、電影、電視劇、服飾妝容、粵菜美食等等,塑造了一個時代的印記,共同揉成了國人記憶中美好浪漫的集體想像、一代值得珍視的文化回憶,或也成為作家們創作中縈繞的回聲?

從二○二一年至今,隨著「大灣區」概念的興起,港風重新吹起熱潮,正是時候來做一場盛大的集體回憶。因此本次在特輯主題「我心中的科幻文學」之下,與蓬萊科幻學院合作特闢「想像中的香港」專欄,邀請老中青不同代際的華語科幻作家撫今追昔、暢想展望,旨在留存過去與未來的記憶和想像。

致敬經典

作為回望經典的開端,「中國懸疑小說第一人」蔡駿的〈香港一夜〉寫於二○一四年,當時正有一場風波,作者也是從那時起開始重新審視香港對於一代人的影響。作為上海人的蔡駿自述道:「我們是浸淫在香港流行文化中長大的,無論電影、電視、音樂還是金庸、梁羽生的武俠小說,都造就了我們的青春記憶。在上海,許多人也有香港的親戚,似乎前往香港就像前往一個聖地。儘管我們後來也知道,香港並不完美,不是所有人都在那裏找尋到了夢想。」〈香港一夜〉以懸疑的筆法,在敘述中巧妙營造出虛實相交的效果,講述了「我」與初中同學、癡迷香港文化的「小馬哥」之間的交往歷程,映射出的恰是每個不同時代的香港對於我們的影響,也許這種影響正在以新的形態變幻,卻都構成了我們身上無法切割的一部分。

新移民代表的科幻評論家、研究者三豐在〈尋找楊子江——一位改寫中國科幻史的香港作家〉中,展現出A.I.級的科幻觀察者與資料控的專業度,對上世紀出現的一位名為「楊子江」的科幻作家的創作歷程和生平,進行了細緻嚴謹的考究。最後他在哈佛燕京圖書館找到其代表作《「天狼A—001號」之謎》的珍本,研究之後認為,這部作品在歷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位置,是這一時期中國科幻創作的集大成者,是香港科幻的源頭之一,也是今後撰寫中國科幻史無法忽略的里程碑式作品。可以說,它的重見天日必將改寫整個二十世紀的中國科幻史。

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對科幻大家倪匡的專訪〈我寫的不是科幻小說〉中提到對大陸作家的欣賞,尤其科幻女作家錢莉芳以歷史事件為題材,讀來「驚為天人」、「充滿詩意」,甚至玩笑說大約「作者也是外星人,不是地球人做到的」,只可惜後來少有新作了。蔡瀾曾讚倪匡「也許是外星人」,如今給予錢莉芳這樣的評價,可謂同道中人的知音之情。錢莉芳得知後激動地表示:前輩是她重要的精神導師,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夠有底氣站到偶像面前,所以她才努力寫作。借本次專題契機,特別邀請錢莉芳重新出山:她以短篇小說〈天眼〉向前輩的《眼睛》致敬,模仿了經典的「現代背景加古代神話」框架,標題上則沿襲自己代表作《天命》、《天意》的系列,這也讓我們看到兩代科幻作家之間的相互欣賞與傳承。全文以一封來自「前同事郵件」的形式構成,講述了一位有「千里眼」能力的少年可以穿越時空、「遙視」到遠方的光線和景物,但又如何意外失去這一特異功能,並在最後給出科幻的解釋。

向偶像致敬的不僅有錢莉芳,剛獲第十九屆「百花文學獎.科幻文學獎」的蓬萊科幻學院科幻教師游者(高陽)創作了短篇小說〈新藍血人〉,靈感來源於倪匡經典科幻作品《藍血人》——這是「衛斯理系列」代表作,描述了偵探衛斯理遇到的一系列離奇、怪誕的事件,包含科幻、奇幻、懸疑、探險等元素,並多次改編成電影、系列劇等不同類型的影視作品,在香港乃至整個中國的科幻歷程上都有深遠的影響。〈新藍血人〉保留了「衛斯理」這一標識性人物,力圖還原五六十年前作品的質感,表達「血變」之後對人性產生的影響,乃至人群的混亂與新的秩序,此外還融入克蘇魯神話等元素。作者表示,意以微薄的筆力,向那個時代的香港科幻表示懷念。

上海浦東新區科幻協會會長顧備的短篇小說〈隧道裏的九龍城寨〉,回顧了承載著香港歷史變遷的九龍城寨。小說利用遊戲世界的時光穿梭,回到一九八七年的九龍城寨,見證了中英聯合聲明的發佈,和港府宣佈拆除九龍城寨的聲明,刻畫出多個典型的底層人物:無證行醫的醫生、古惑仔、學生仔、阿婆、越南船民……這些在時代洪流中起伏跌宕的普通人,也是香港歷史的一部分。故事暗藏多個線索且具張力,結尾反轉彩蛋令人動容。

縱觀香港的流行文化,電影亦是引起最多共鳴的話題。二十世紀的香港電影出現過幾次鼎盛,巔峰時期甚至能與荷里活較量。新生代代表科幻作家星河在〈刀砍槍擊下的電影螢幕〉一文中,分享了自己從小受到觀影文化滋養的成長經歷,以黑幫片(或曰警匪片、槍戰片)這種表達「暴力美學」的類型片為主線,先後談及《槍火》、《暗戰》、《黑社會》、《賭神》、《賭聖》、《學校風雲》、《監獄風雲之少年犯》乃至武俠片《少林寺》等經典作品並進行專業分析,湧動著作者的濃郁情懷,讀來回憶感十足,彷彿回到了那個熠熠生輝的年代,令人不勝唏噓。

憂思明天

「欲理解這樣一部觀照未來的幻想小說,則需了解香港的變遷。」這是韓松在評論文章〈為明天憂思——譚劍和他的《人形軟體》〉中的一段話,很好地連接了過去與未來。

科幻界「四大天王」之一的韓松一直對香港充滿關注,接受《明報月刊》科幻專輯採訪時曾說,科幻產生在有野心、有雄心、變化非常快、拼命往前跑的環境裏面,曾經科幻在香港叱吒風雲的時候,是香港很有想像力的年代,也是文化最開放多元的時代。他希望重新喚起香港人對未來的想像力,做出新的思想轉變和未來定義。科幻其實就是能帶來新鮮衝擊的方式之一,讓你重新換一個角度來思考自己的處境。

《人形軟體》是被港媒稱為「倪匡接班人」譚劍的代表作,曾獲首屆全球華人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在文中,韓松從作品談到作者其人,從時代背景談到香港人的意志、毅力和生命的頑強,指出「香港仍是一個保有理想主義火種的城市」。韓松認為,這部作品的價值在於,活生生描繪出一個金錢統治一切的壟斷資本主義社會,彰顯了獨特意味和現實批判性,反映了港人當下的心理和關切,也更需引發內地人們的關注和思考。

其實這種「後現代的、反烏托邦」式的香港想像,出現在眾多作家的筆下:中國更新代代表科幻作家陳楸帆的短篇小說〈派對之死〉是少見的粵語小說,標題取自英國搖滾樂隊Blur的歌名,描述了在一系列災難之後的未來香港,代表著浪漫自由的「派對」和想像未來的「科幻作家」全部消失,主角對著一本過去的科幻雜誌,在長輩的回憶下不禁陷入追思。

如果說〈派對之死〉想像了失去派對和科幻小說的世界,九十後科幻作家段子期的短篇小說〈香港製造〉則設想失去香港一大重要文化符號——「電影」。故事圍繞一對母子展開,母親是電影院的老員工,患上阿茲海默症,在電影被神秘力量格式化抹除後,只有她一人還記得看過的影片。兒子是香港的新一代,從最開始對電影漠不關心,到後來聽母親講述並口述給更多人。最後為了保留電影這一種獨特的文明,科學家邀請母親進入冬眠艙去往未來,兒子則留下來為大家講述那些逝去的光影。小說中假想電影是高維文明遺留在人間的一個夢,祂的夢醒了,「電影」這個夢境也就消失了。其實電影的意義就在於造夢,香港電影曾經輝煌如夢幻,但有多少人還會記得、還在懷念?電影當然不會消失,但其實這是在寓意記憶會被遺忘。這是段子期第三次以「電影」為主題而創作的科幻作品,她願將〈香港製造〉稱之為「電影三部曲」的終篇。

比起前兩篇,蓬萊科幻學院首席科幻作家楊平的短篇小說〈港真〉則讓香港失去得更多:設定香港因為神秘原因移到太平洋中央,經濟凋敝,政府用現實增強技術(AR)建立了多層模型,覆蓋整個香港,人們可以選擇生活在某個層中,對應香港的不同時代。主人公去尋找傳說中的香港之珠,在各層之間流轉尋覓,最終放棄AR,在現實世界中找到了目標,但當地人告訴他,這只是媽祖像,是香港人祈禱的對象。本篇標題巧妙利用了粵語的諧音梗,作品立意在於探索AR在未來社會的可能應用方式,以奇異的新科技開始,逐步落入現實,色調由絢麗多彩變得陰暗,基調亦從歡樂變為陰鬱。

旅美科幻作家、現任紐約州立大學數學教授的北星也越洋參加本次專欄,短篇小說〈香港的雪〉重在將個體哀婉的情緒與大時代背景所結合,設想極端氣候變化造成一場香港百年難遇的大雪,人工智慧研究者施明與妻子阿芳一起在雪中步行登太平山賞雪,借助施明的智能眼鏡,兩人一邊登山賞雪一邊回憶他們旅行時遇到的各種自然災難,最後結局有著反轉。全文鋪墊細密,結尾處烘托得情感動人,反映了全球極端氣候變化給人類帶來的悲歡離合。

多元世界

〈香港的雪〉以香港大學校園的場景開頭,而九十後科幻作者、研究者和譯者範軼倫的短篇小說〈新.牛尾湯傳說〉則將場景設在香港中文大學。范軼倫曾在香港中文大學攻讀文化研究學士和哲學碩士學位,〈新.牛尾湯傳說〉取材自流傳在港中大的「牛尾湯」校園傳說,進行了科幻演繹,描繪一個驚悚溫馨的「跨界」愛情故事,或可稱為「科幻鬼故」。這種「跨界」,不僅是時空的跨越,也是身份和性別的跨越。作者筆下的近未來香港,人類與賽博人、機器人共生,既有賽博朋克的都市風情,又有蒸汽朋克的大學校園,而愛情就悄然生發在這種「混雜」(hybridity)之中。值得一提的是,這篇小說與作者另一部作品《城市之光》共用同一世界觀設定,不知作者是否有意探索構建「香港朋克宇宙」?

從「港漂」到「新移民」,作者在香港經歷的身份轉變,也促其思考中港兩地的關係,滲透進作品當中。同樣關注這一話題的還有蓬萊科幻學院院長吟光,她的系列小說《港漂記憶拼圖》從大陸留學生的視角去描述中港文化碰撞之下的心靈境況,探討後現代語境之下的後人類等命題。〈「港漂的記憶:大灣區文學的科幻拼圖」對談錄〉一文記錄了牛津大學英文系博士、華威大學兼職導師施東來、倫敦大學學院比較文學博士呂廣釗與吟光和楊平的對談實錄:

吟光介紹「港漂」系列作品承載了她的親身經歷和對香港社會生活的思考,提出現代人大都是「漂泊者」,而且這種「鄉愁」終不可逆,因為回到故鄉再不是原本的自己,也就沒有故鄉了。小說借由科幻設定,每一章都是對前面一章的解構和不斷的反轉,也喻示著現代人處於被消解、被解構到乃至虛無的狀態,這或許是後現代社會的普遍感受。

呂廣釗從科幻的「地方感」概念出發的話,認為香港是非常值得分析的地方。這部作品放到留學生科幻的背景中去解讀,可以同「離散族裔」聯繫,期待看到留學生群體發出聲音。

施東來分析,以前在香港及國際上,在港大陸人的形象長期被香港影視作品所裹挾,較為負面,距二○○三年開放大陸學生來港就學已快二十年了,仍然少見以大陸留學生的視角出發去處理中港文化差異和矛盾。所以無論是作為打破科幻的西方中心主義的新嘗試,還是作為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特殊性的新探索,這些交織的語境都決定其獨特的時代意義;不管是從留學生文學的脈絡來觀察,還是以非西方科幻文學的新發展趨勢來研究,這部作品的出現都富有創新精神,值得肯定與期待。

科幻更新代代表作家江波在短篇小說〈維多利亞港的航太母艦〉中,描繪了一位飛向太空的香港宇航員,在維多利亞港與一個小男孩發生的對話。相比起前面眾多反烏托邦作品,這篇可謂是基調光明的正烏托邦。維多利亞港是香港的特殊印記,火星開發是全中國乃至人類的未來暢想,作者通過作品中的象徵和昇華,表達了對香港成為新世紀宏偉藍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美好願景,期望在內地的平台依託之下,港人能成就更偉大的事業,保持高度繁榮而依舊自豪驕傲。

正如韓松所說,未來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面對迷霧一樣的現實,我們只能從科幻中去找答案。在二○一九年的香港書展上,韓松與香港作家譚劍、台灣作家伊格言共同開展「多元的科幻,多元的想像」對談活動,力圖在文化技術、思想觀念上相互補充、吸取靈感,煥發出新的想像,對什麼是未來的「華人想像新世界」找到新的審美和新的話語出路。如今大陸科幻在蓬勃發展,而香港、台灣以及海外的華人科幻作家,所有人創造的獨特世界,共同成就了宇宙的精彩。因為科幻的核心就是提供多元版本,表達出人們不同的和各異的夢想。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吟光簡介:作家、蓬萊科幻學院院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作家聯會《香港作家》網絡版特約執行編輯、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常務理事。出版長篇小說《天海小卷》、《上山》及同名音樂作品,參與主編科幻集《九座城市,萬種未來》、參與撰寫《中國科幻發展年鑒二○二一》等,獲中國網路文學年度新人、第十屆「十月詩會」青年詩人、金車奇幻小說獎等。

上一篇

幻想之翅載我們飛越時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