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食盆菜,虎虎有生氣

孫博

早就聽廣州籍的內子說過「盆菜」,但一直沒機會在廣東品嚐,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好在七八年前,多倫多有中餐館推出盆菜宴,我們就迫不及待一試。那是春節前的一個晚上,大家庭十多人冒雪來到粵菜館。放眼望去,三四十桌人都在吃熱氣騰騰的盆菜,蔚為壯觀。我與兩個「香蕉人」兒子都是第一次見到如此陣仗,驚嘆不已。每個桌上都有一個巨大的鋁盆,五彩繽紛的美食堆得如山高,十種菜餚層層相疊,寓意「十全十美」。

我對不鏽鋼大盆感到特別好奇,侍應解釋:「很早以前的盆菜,都是以木盆盛載,現在大部分都改用銻盆,或者陶瓷煲,方便食用前加熱。」他還說,過去鄉下每逢喜慶節日,比如新居入夥、祠堂開光、新年點燈、春節,等等,就在空曠的地方聚餐,配以木檯木凳,以木炭加熱,大家圍著熱烘烘的盆菜,邊品嚐邊慶祝,盆菜就有了「團團圓圓」的意思。

大家欣然逐層開吃,由上至下,越吃越有滋味。先品嚐名貴的鮑魚、海參、大蝦,然後吃貴妃雞、燒鴨、鯪魚球、西蘭花。末了,再吃最下層的燜豬肉、冬菇、枝竹,它們完全吸收了湯汁,十分入味。

酒醉飯飽之後,打道回府。齒頰留香之際,上網查詢盆菜的詳情。原來,盆菜是東莞市長安鎮、香港新界的圍村原居民的傳統食物,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有關它的起源,有好幾個版本,其中有一個似乎比較靠譜——與南宋君臣逃難至香港及華南一帶有關。相傳,文天祥被元兵追殺,橫渡伶仃洋,逃亡至東莞一帶,由於天色已晚,眾將士又飢腸轆轆,當地村民同情他是忠臣,用僅存的豬肉、蘿蔔,加上現捕的魚、蝦做飯。但在倉促之間,村民找不到足夠的器皿盛載食物,只好拿木質面盆盛菜,將士圍盆而食……

第二次吃盆菜,是在去年的除夕。轉眼間,大兒子畢業已工作兩年,小兒子正在讀大四。那時,多倫多的新冠疫情嚴重,處於封城階段,紛紛宅家工作、上網課,所有餐廳都不准堂吃。華人酒樓各出奇謀,推出多種外賣慶祝春節,象徵「美美滿滿」的盆菜突圍而出。

我們也湊熱鬧,預訂了六人份的盆菜。大年夜的傍晚,去餐廳取回盆菜——用陶瓷煲所載,色香味俱全,全家四口大快朵頤。也許,兩個兒子都是「大胃王」的緣故,半小時不到,盆菜一掃而光。最後,我只好煮烏冬面,撈盆菜汁,才把他們倆餵飽。

最近,兩個兒子回家過聖誕節,小兒子又提及盆菜,聽得大夥垂涎三尺。哥倆一月初都要回美國工作,春節不可能再回來,全家吃不到團年飯了。我號稱「半個食家、半個廚師」,會煮廣東菜、上海菜,拍著胸脯說自己煮盆菜,時間就定在元旦前夜,慶祝跨年。

誇下海口後,立即悄悄上網,看了好幾則廣東名廚的視頻,他們烹飪盆菜的秘訣大同小異。盆菜是一種雜燴菜式,以燉煮為料理手段,用料並無特別規定,一盆菜裏可薈萃多種食材,共冶一爐,百菜百味,基本原則是「和味、美味」。考慮到用餐人數較多,我決定做一個盆菜和一個什錦蔬菜煲,各有十種食材。

清代袁枚在《隨園食單》開篇就強調食材的重要性:「大抵一席佳餚,司廚之功居其六,買辦之功居其四。」可見,選材要佔美食成功的四成。我要做兩大盆,需要二十種菜,選材就更加重要了。我與內子提前一天去採購,精挑細選,隨機決定。

那天早餐後,我就開始忙。晚上六點,七人準時就餐。當「熱辣辣」的盆菜和什錦蔬菜煲上桌時,大家都傻眼了,尤其是兩個兒子的女友,都是第一次見到聲勢浩大的盆菜,紛紛點讚。大夥先讓手機「吃個飽」,瞬間傳到社交媒體上,我也藉機好好「威」了一下。

年過八旬的岳母率先舉筷,品嚐鮮蝦,入嘴後即說:「調味不錯!」她可是老廣東,吃過不少美食,要得到她的認可,實屬不易,我懸在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下。其實,盆菜的調味十分講究,古代是採用傳統方法炮製——主要是南乳、麵豉醬;近代的盆菜大多用豆瓣醬、頭抽、南乳來烹製,絕不添加味精。考慮到年輕人並不喜歡南乳的味道,我用了豆瓣醬、老抽、蠔油來調味。

大家先吃最上層的鮑魚、海參、大蝦、新鮮帶子,再吃走地雞、豬舌、冬菇、西蘭花,最後吃底部的豬蹄、芋頭。並以法國紅酒、加拿大冰酒佐餐,可謂中西合璧。

內子說什錦蔬菜煲也是可圈可點,大夥也有同感。我用土豆、紹菜、紅蘿蔔做底,再加蘑菇、木耳、金針菇、魚丸、枝竹、豆泡、粗麵條。關鍵是用清蒸走地雞的汁做調料,鮮美無比。

眾人大飽口福,讚不絕口。兩個小時才用完餐,消滅了一大半菜餚。岳母抹抹嘴,給盆菜打了九十分,大兒子問還有十分去哪兒了。她說海參爽脆上口,但不夠軟嫩,不太適合老年人,果真薑還是老的辣!泡發乾海參是烹煮的最重要步驟,也是最花時間的工序,我前後用了四天。由於採用的是冰塊泡發,就有爽脆之效;如用冷水泡發,才會有軟嫩之效。

岳母對內子說:「我看這樣吧,年夜飯也來這裏吃盆菜,再叫上你姐姐一家,人多熱鬧,來個盆滿缽滿過大年。」

內子頻頻點頭,我說「沒問題」,大夥笑逐顏開……

轉眼間,壬寅虎年將至。此刻,虎自然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虎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三,其體態健壯、毛色綺麗、力大無比。在古文裏藏著的虎,也被眾人翻箱倒櫃找出來了:《易經》上說「虎視眈眈,其欲逐逐」;《詩經》中有「矯矯虎臣,在泮獻馘」;《三國志》上云「虎步關右,所向無前」……所有的描述中,似乎都離不開「氣勢勇猛」,也難怪,虎被譽為「山獸之君」、「獸中之王」。

其實,在遠古時代,屬相中有獅子,並無老虎。由於獅子太兇殘,名聲不好,主管封屬相的玉皇大帝想把獅子除名,但是又必須補一位鎮管山林的動物。這時,玉帝想到殿前的虎衛士。天宮的虎衛士,從前也只是地上的一種不出名的動物,它從貓師傅那裏學得抓、撲、咬、剪、衝、躍、折等十八般武藝,成為山林中的勇士。凡是和老虎較量的,不死即傷,從此,它便雄霸山林。

牛去虎來又一年。二Ο二二虎年來臨之際,全球每一個角落的人都盼望瑞虎發威,震懾新冠病,給人類帶來吉祥平安的新年。我思後決定年夜飯的盆菜要含有虎年的元素,食材保留鮑魚、海參、大蝦、走地雞、豬舌、冬菇、西蘭花、芋頭,再加上髮菜、豬手(粤語「發財就手」之意)。屆時,最上層可以拼出虎皮的圖案,寓意「虎虎有生氣」。

今天晚餐後,內子提醒:「再過五天就過年了,還不泡發海參?」我邊拿出海參邊說:「現在發正好,這次一定要用水發的。」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孫博簡介:加拿大華裔作家、編劇。現任加拿大網絡電視台總編輯、加拿大中國筆會會長。出版長篇小說《中國芯傳奇》、《回流》、《小留學生淚灑異國》、《茶花淚》、《男人三十》、散文集等十多部書,部分作品被翻譯成英文、法文、韓文、日文。發表影視劇本《中國智造》、《中國處方》、《中國創造》。擔任三十集電視劇《錯放你的手》編劇。曾獲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中山杯華僑華人文學獎、北京市廣電局優秀劇本獎、「英雄兒女杯」電影劇本獎、粼國劇本創意大賽獎、大灣區杯網絡文學大賽「最時代獎」、新移民文學突出貢獻獎,以及四十多項微小說、閃小說、散文大賽獎。

上一篇

生活是一種態度——讀徐學江《幸運一代40後 回望八十人生路》雜感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