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
時間飛逝,歲月無情,但那印象依然鮮明:一九八八年一月三十一日下午,在灣仔合和中心頂樓,香港作家聯誼會(後正名為香港作家聯會,簡稱「作聯」)宣佈正式成立。三十一個發起人、第一屆十一名理事,到今天依然創作而且活躍的人已經不多了。還記得散會後幾個朋友到樓下餐廳喝下午茶聊天,還歷歷如昨,怎麼一晃眼,二十年就這樣過去了?
會所經歷了從灣仔譚臣道搬至灣仔道再搬至駱克道現址的遷,秘書也由孔文梅、常以慰、林少枝、潘香夢圓到陳詠梅等的更替,作聯二十年來不斷地進行文學活動,漸漸成為一個有聲望的文學團體,端賴各會員的努力。二十年的辛苦沒有白費,但也有不足,時間一天天流去,白了會員的少年頭,但作聯在吸引年輕會員方面的工作還須努力,否則會出現青黃不接的潛在危機。
文學,尤其是在香港,邊緣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據說沒有甚麼人搞文學了,這也是事實,香港是高度商業化的都市,幾乎一切東西都與利益掛鉤,文學既然不能帶來甚麼名利,自然也就失去了誘惑力。
但我們還應看到,即使如此,也還有人在默默地從事文學工作,這也是文學沒有消亡的原因。只要有人群在,文學終究還會存在。
寫作到底是個人的事情,作聯作為一個文學團體,雖然提供了聚會和交流的條件,但也只能創造機會而已,最終作品的成敗得失,只有自己才能面對。
或者可以說,在這個團體裏,大家有圍爐取暖的意思,也就是在文學的道路上相互鼓勵、彼此切磋、取長補短。
作為一個文學團體,作聯走過二十年的道路,委實不容易。二十年,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間,但在一個人的生命中,卻不算短。當這段時間和作聯聯繫在一起的時候,就更加意味深長了。
不敢自稱對文學有甚麼承擔,只是一個普通的文學愛好者而已,能夠有機會和愛好文學的朋友走一段路,已經很知足。除了興趣之外,文學未必能夠帶來名利,所以我們還是要安下心來,做點切實的工作,至於成敗已經在所不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