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豪 《香港作家》網絡版執行主編
「風寒忽再起,手冷重相親。圍就紅爐坐,笑談惜故人。」世事紛紜,轉眼踏入清寒冬月,親朋好友相約圍爐,談笑敘舊,大快朵頤,誠人生一大美事。但冬日對於詩人作家更是別有懷抱,文學文化是璀璨瑰寶,不過在如今的香港以至相關各地,從事文學文化事業面對的困難,猶如處身冬日的苦寒。苦寒歲月,最堪守望堅持,圍爐取暖,共話知音。
圍爐宜追憶旅日求學歲月、戲劇傳承,說戲話人生(1);更可圍爐說教育,「群策群力勵耕耘,做好教師育新人」,抒發「豈有豪情似舊時」的承教育人感思(2)。潘氏姐妹以外,東瑞為我們炒一盤文化大雜燴,從一個普通的香港市民看香港飲食文化、從一個曾經的爬格子動物看昔日報刊文化,以至從一個對香港購物以外有興趣的海外遊客的眼睛看香港。酒樓大牌檔各國餐廳中西美食、報刊歷史建築風景,隨想隨寫,共冶一爐。
飽餐後,旅法的綠騎士在「雪火冷熱煙渺」之間捧一杯黑茶,「解讀春夏秋冬」。奧地利安靜則煮雪釀酒,「撕數片朝霞作酵母/釀幾罈玉液瓊漿/便可 酣醉一生」(3)。
「人不燒烤枉少年」,「青春的容顔,給營火會的火光照得份外柔和動人。」(4)七十年代石澳沙灘的團體燒烤是黃秀蓮長繫心田的年輕回憶。高要凌雁細細回顧香港式炭燒食品文化發展——多年來的大放異彩、百家爭鳴、各施本領,令消費者歡樂無窮。
河崎深雪凝睇冬天夜空中最亮的橙色星光;萍兒刻錄冬日七夜,一個星月低眉、遼闊的世界,盡是浪漫。
人生風光無限,華純抓住秋冬之際,踏上遠州森町的楓紅之路,靜賞古剎禪意。李遠榮感嘆時運,懷緬吳祖光和新鳯霞這對文壇的苦命鴛鴦。而名家金聖華與林青霞相交相知十八載,風雨同舟,真情扶持,攜手共渡「談心」歲月,令人欣羨的緣份,尤堪細味。
另特稿有由作聯與本刊主辦的文學講座「用生命寫作的人——名家手跡背後的故事」講座紀要、潘耀明會長與許子東的發言,當可重溫。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且團結信念,讓一點點綿力、一星星薪火,匯聚熱力,溫暖人心,迎接文化春天。
註:
(1)潘明珠:〈圍爐說戲話人生〉,本期。
(2)潘金英:〈圍爐說教育 豈有豪情似舊時〉,本期。
(3)安 靜:〈煮雪釀酒〉,本期。
(4)黃秀蓮:〈爐火在心間〉,本期。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