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花園

眾木成林

世上最善波動者莫過於人心,人人會都不由自主地憧憬或營造屬於自己的心靈花園,那是人們內心最緊張亦也最放鬆、最失落亦也最得意的精神場所。當然,憧憬和營造的內容因人而異,「花園」層次高低不一、色彩差殊;於我於言,這座心靈花園便是「收藏意趣」。

竊以為:放斂之習出於天性,勉強不得。有人豪爽曠達,視身外之物如草芥,深信「千金散盡還復來」,於是輕財尚義,並在散財過程中悠然灑脫、快意填膺;有人則枯寒成性,吝嗇肚腸千繞百結,遂於聚斂之間自我困頓、卻也自得其樂。

而深諳收藏之道者則必須掙脫這二者的束縛。

從小便喜歡蒐集一些拉拉雜雜的物件,兒時哪有什麼玩具? !香煙的包裝紙已是玩物首選,把千方百計蒐集到的香煙盒拆開,擦掉污跡,再細心壓平,儼然已是一份珍藏品;若偶獲比較高檔的品牌,如中華、牡丹、鳳凰、哈德門、大重九等,更是珍之若寶,足以向同伴們炫耀了!

十一歲那年還在讀小學,把自己捨不得花的零用錢積攢下來,新華書店裏兩分錢一張的小宣傳畫(約半張A4紙大小)出一張就買一張,但始終都搜購不全,因為層出不窮。彼時家兄尚未婚,獨居一室,我便徑自把他臥房裏的一面木板牆壁貼得花花綠綠;如今想起來,肯定是錯亂雜駁,俗不可耐;難得家兄無所謂,也不斥責。

這些大概都是我日後收藏癖好養成之先兆吧?

移居香港後,蓽路藍縷,幾年後經濟稍裕;但平時自奉甚儉,略有積蓄,便奮不顧身地投入收藏行列。開頭只是在香港上環摩羅街、九龍深水埗鴨寮街等處的地攤邊逡巡,買一些不上檔次的懷舊物品。好笑的是內子不僅不反對,偶爾還會拈起我搜羅回來的「垃圾」,興味盎然地參與「欣賞」一番;無人掣肘的寬鬆環境,遂令我肆無忌憚,膽氣益壯,購買慾念益濃。

後來目光漸高,「垃圾」已不入「法眼」,觸足便進一步延伸到廣州帶河路天光墟和中央公園郵幣收藏市場,凡逢週五晚,便漏夜前往穗城,寄宿於酒店,週六週日兩天皆流連於這兩處地方,連續數年,風雨無阻,每週皆如期奔赴,不辭勞苦也不知厭倦。

再繼而便是利用年休假和聖誕假,飛到內地各省旅遊,尤其喜歡到北京、西安、洛陽、開封、杭州、成都等地;哦,對了,還有天津,天津自清末以來便是古玩的集散地。這些地方文化積澱豐厚,內心存望除了旅遊外,還可以順便涉獵心頭好。

如此,經過多年歷練,始正式步入各地拍賣會的殿堂。

凡收藏者都免不了蹈入「由淺入深、由蕪入精」之漸進式的窠臼,尤其對我輩並非出身於簪纓世家的平民子弟更不可免。開初還隨遇而安,未窺堂奧之前,平俗亦當珍奇;但數載之後,問題便出現了,無可避免便要面臨極大苦惱:積年買來的一大堆物品橫亙眼前,良莠參差;贗品倒好解決,當作交學費,或笑而棄之或憤而毀之就是;但對另一些雖是真品卻根本不上檔次的普、次品委實興趣索然,每每大興「雞肋」之嘆!在無肉有味之間,意緒落寞無癮,去留難下定奪。欲轉讓他人卻懶得端出去自降身價;贈送友人嘛,又覺得不夠體面,只能扼腕切齒,暗自懊悔。

然而世事難測,誰也預想不到經過三十年的時間更替,收藏市場蓬勃興旺,供求天平傾重於賣方,如今這類普品之價值倒也不菲,但我卻始終不欲多睹。

更有甚者,初涉此道時,我啥也不懂,卻偏偏啥都喜歡;出於對古玩所含蘊之深邃文化魅力的追崇,市場上的一切收藏品都引發我無限的企盼:瓷器、玉器、銅器、紫砂壺、字畫、印章古硯、木牙骨雕、錢幣郵票、文獻古籍、奇石盆景等等,有一樣愛一樣,碰見便不忍移足,甫經上手便戀戀不捨;於是縮衣節食,刻苦自己,待到條件稍可,便不惜罄盡錢袋,搜之入囊中。

如此多欲,如此「博愛」,必然頻頻中招!雖然自己也勤奮好學,日夜惡補各類功課,資質如何就不說了,只是每當恍然大悟時,早已是「九州生鐵鑄大錯」了!枉落得無數次的抱錯悔恨,啞巴黃連成了家常便飯。雖然自己也明知此態甚蠢、危害甚深,卻始終剎不住衝動購買的強大心癮! —— 這是我收藏生涯中最深切的悲哀!

如唐三藏虔誠取經,數十年的艱辛跋涉,彎路累積可往返西天數趟,總算漸漸納入正軌。從一九九九年起,終於摒棄了貪多嚼不爛的陋習,從而苦果也少吃了。如今雖不能與真正的收藏家比肩,但也算是在某個特定範疇內薄有成就。

然而前誤已不可救挽,不覺之間,一生光陰已浪擲大半;回首前塵,顛沛流離;收藏途上,一路踉蹌。最後總結起來真正是苦樂參半!

不錯,苦樂參半!這正是人生的真實概括,收藏之道亦然。

在當今社會裏,商業大潮洶湧氾濫。收藏,本來應是一種優雅的文化活動,卻也無法免俗地隨波逐流,終就演化成一種另類的投資行為,自然而然與經濟效益扯上關係。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民間漸富,收藏隊伍日趨壯大,行業方興未艾,市場需求越來越殷切,故而三十年來各類古玩的價格普遍飆升十幾倍乃至數十倍、甚至於逾百倍。

自古以來「利」與「誘」因果難脫,如影隨形;而一旦誘果「形」成,心則必為「形」所役,由此便引發了「書香」與「銅臭」的糾結。

誠然,「高雅」與「升值」是收藏之道的兩大亮點,同具魅力,也同樣值得為世人所重。若有人道貌岸然,大言炎炎地強調前者而刻意鄙視後者,我總會腹誹:此人矯情,假扮清高,應警惕他是偽君子!追求財富是人之天性,即使是聖賢也不例外,又何須如此偽飾呢?

但如果只是為了賺錢而從事收藏,動輒算計,言必及利,實際上毫無學問,腹內稻草一團;與此輩打交道,則不免味道變餿,令人倒胃!偏偏「劣幣驅逐良幣」,如今最可堪憂的是此輩草包已成市場大流,彼之價值觀已經蔚然成風,因此,當前收藏之道正面臨著本末倒置,斯文蕩然的危機!

收藏之精髓,固然應首重於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是從高雅的層次上對藏品進行梳理、保護乃至研究的理性活動。不意在利益狂瀾襲擊下,舉目濁流翻滾;身處亂潮之中,如不懂得自警,速築防衛堤岸,那麼,昔日的雅室芬芳、清高自矜便全然崩坍,繼之而起的是亢奮、忐忑和不脫庸俗市儈式的盤算鑽營。

可惜「書香」往往不敵「銅臭」!

首先是贗品充塞市場,利之所驅,造假之風如春風野草,遍地繁衍。可悲的是有一部份國人的聰明才智專用於此,除了承襲了明清以來的傳統造假伎倆外,還憑藉現代工具和高科技手段,將此污穢勾當做得出神入化,魚目幾可亂珠,從而欺世盜利!幸虧在多年前我已戒除了「博愛」陋習,否則心力精神有限,哪能面面俱精?而若以「半桶水」的知識再繼續廣徵博採,必定是傾家蕩產,淪為萬劫不復的冤大頭。

另有一種悲哀便是:同樣是利之所驅,很多不失可稱為正統的收藏者也擋不住厚利誘惑,把自己早年平價購入的精品趁高而沽,我就曾經墮入此一誤區。但事後的經驗證明此舉愚不可及;因為發亮的總是金子,好東西只會越來越貴,一旦割捨後,欲再補倉只有付出更高昂的代價,否則只能「望斷秋水,不見伊人的蹤影. . . . . . 」

其實,收藏途上禍福未卜,在高雅和升值之炫眼光環背後也充滿了苦澀,這是一條遍布陷阱的蠻荒之道,若無利斧在手,勇於開路並勇於壯士斷腕,必被荊棘扎得體無完膚!

「患得患失」是所有收藏者的通病,得也揪心,失也揪心,情之濃時,幾近怔忡若痴!而眾多苦澀中以「撿漏心態」誤人最慘,經驗告訴我,若存此貪念,往往便會自動墮入他人套局,以至事後撫膺嘆息、悔恨枉遲!

至於收藏歷程中的「牽掛」、「艷羨」、「自慰」、「疑惑」、「躁動」、「焦灼」、「失落」、「偏執」等種種情緒,只不過是泥沙俱下之苦澀大潮中的一朵朵小浪花罷了!

就在這跌跌撞撞的追索中,有多少人成了祭台犧牲?有多少人甘居下流?又有多少人迷途知返,從此金盆洗手?真正修得正果者,委實如鳳毛麟角。

當然事物總是有正反兩端,除了苦澀之外,「收藏」亦蘊藉著無限魅力,令人備嘗無盡的甘甜,否則也不會被我闢為自己的「心靈花園」。霞彩爍爍之下,那份言所難喻的歡快和滿足感,誘惑著一輩輩追索者前仆後繼,至死不休。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苦樂參半的矛盾交織,也正是最令人銷魂之處。

畢竟,是喜是悲?是幸抑或不幸?悉由自己心態如何感應而已;對於戚樂甘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詮釋;如何善待生命,策縱自己的精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況且,一生行跡若寫成詩,也不過只是草草一兩行而已,既已擇定,焉可含糊、草率而輕棄之?須知:生活是沒有固定模式的,人生本來就是一道多元的方程。

可是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人生旅程風驟雨狂,步步唯艱。在摸索中,總是霧障萬重,總是慨嘆美景可盼而不可及。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只有經過千里跋涉,百煉成鋼,困擾多年的陰霾才會慢慢消褪,心之舟才卸下了載不動的愁。

如是,心靈花園開始芬芳漾溢了!

對於文化人而言,收藏其實是一種託之於物、動之於心的微妙感受,是讓自己的文史知識通過藏品載體,恣意馳騁想像力和展開探索考證的心理過程。

每在靜室獨對,我都會想:是什麼樣機緣讓我居然與古代工匠的靈思妙意如斯遙應貫通?又是什麼樣的機緣讓我遠隔千年還可以與他們的心血結晶這般肌膚相親?鑑賞的愉悅和擁有物品的滿足感僅是膚淺的表層印記,它們取代不了我對歷史腳步的敬畏,也無法遏止我基於文化良知而啟動更深層的思索。

在無數個寧靜的深夜,我查閱文獻,對比藏物,嚴謹的推理與靈動的遐思並驅,往往身心便不期然地如入幻境:沒有俗世的喧囂,也渾不覺周遭斗室的狹促,思覺所觸一片曠達,若湛藍天宇般無邊無際的浩瀚,若寬闊大野間深秋萬物的豐收成熟;心風過處,絢麗齊揚!

是的,真正收藏意趣並不在於佔有的滿足,而在於物我兩者間達成一種深刻的理解,以及由「理解」而衍派得到的超凡、寧靜和從容。

「心靈花園」因著主人的品味而異,並非盡是純粹的香馥。有人吝不示人,有人恃富而驕,有人一味逐利,有人故弄玄虛,若如此,再精湛的藏品也失去意義,天香國色也變成庸脂俗粉。

毋庸諱言,我也嚮往財富,但在追求財富的同時,我始終沒有背離傳承文化的初衷;若財富能為我帶著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那不僅是兩全齊美,更是一種生命的昇華。

然而收藏市場喧囂塵上,在庸庸碌碌的鑽營中,往往雜味橫陳,令人防不勝防。相比於紛紜奔走,我更寧肯執求一份空靈;俗世的熱鬧不過是一時浮華而已,空靈才是心性的良巢,才是飄泊精神的托依,它能讓平淡如金,讓凝澀的人生流暢,讓板結的心思融化,一言而括之:它能讓沉重的人生變為輕逸靈動。

從哲學角度上講:藏品是客體,慾念是主觀;但若無客體,何來主觀的靈動?范仲淹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語含義極深,是中國古代士大夫精神修養的深邃境界,不同的人生景遇對此語會有不同層次的理解。但對於「物」與「己」的糾纏互動,恐怕收藏家要比一般人感受更深。馬未都主張在收藏之道上要以「不以物役,不以物累」為圭臬,鑑於這兩句話含義雷同,所以我將之修改成「不以物役,不為世拘」;真正的收藏家確需具備善於處置身外之物的禀賦,藏品為我所用,而非我為藏品所役。即便世情動盪不定,我當自有定力,而非如風中之草,左右搖擺,為世所拘。若能如此,則可以擺脫收藏的煩惱;閒看花開,靜待花落,不惑於風雲變幻,始終安恬靜好。
歲月無情,莫讓歲月把自己雕刻成身心無助的滄桑者,而要讓自己凌駕於滄桑之上,永遠瀟灑自如。

滄海歸來人依舊,是依舊美好抑或依舊落魄?取決於始發點的高度。但「依舊」也非定點,生命之行程自然會不斷地調整你的靈性高度。若捨本求末,靈性將無可抑止地下降,那便是一種悲哀;若心智清明,靈性也會不斷地持續上升,則是一種幸福。幸福累積越多,心靈空間便越寬闊,浮躁便日漸消褪,個人行止便越淡定。

由此看來,「淡定」是一種成熟,一份優雅;是一抹風流,一方境界 。

繁華散盡最好看。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眾木成林簡介:厡名林祥麟,福建泉州人,已退休。著有《雪泥鴻爪》,其文章觸類旁通,舉凡文藝評論、遊記、食經、收藏均有涉臘。

上一篇

朋友就是鏡花水月中的自己

下一篇

中華民族復興史的重要補充——讀董仁威長篇小說《白貓黑貓》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