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詩歌的真「奇」美﹑劉思七絕〈聽唱義勇軍進行曲〉賞析

劉思詩歌的真「奇」美

長謠

關於先父劉思的新舊體詩,我認為它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劉思一九一七年生於中國,十八歲被迫南來。從小,他看到的是破碎的山河,聽到的是萬家的哀鳴,他內心充滿極其強烈的憂國憂民意識和情懷,表現於筆下,他青年時代的詩歌題材主要是抗戰和鄉愁,目光所及,他也為在異鄉飽受生活欺壓的同胞發聲。第一類作品可以黃河歌、〈世紀的呼喚〉〈你笑了,偉大的獅子〉、〈「九一八」九周年紀念放歌〉為例,第二類的作品有〈黃包車夫〉、〈海愁〉和〈香煙女〉等。國恨家愁,悲情澎湃,他的每一首詩歌都如火山噴發,不能自已,但讀者並不覺得淺直,缺少韻味。現以〈代募寒衣〉為例,說明如下:詩中寫的是一九四Ο年當地華僑為祖國軍民籌募寒衣禦寒的情景:「試想今夜/那鍍銀的秋海棠葉/應有多少顫抖而又零落的/我們兄弟的影子與足跡」詩句形象地描繪了冬天的祖國大地上,衣衫單薄的軍民在饑寒中掙扎的形象。「借一天雲/裁無數的棉衣/在不易被發覺的地方/繡上最溫柔的相思字//寄去/在遠方/此時/等著的正是這份暖意呢」詩人並不直著喉嚨嘶喊,卻在詩中注入濃濃的溫馨柔情和殷殷囑咐,這樣真情流露的詩,在當年海內外的抗戰詩中也並不多見。

在描繪下層人民生活的詩篇中,詩人的筆尖也流露出無限關惜之情。如〈香煙女〉:「睫毛下/掛著她的身世/你看那蒼白的/危懼的瞳仁呵/不是她家的窗子?//青春的自身/就是美/唯一的裝飾/在她的臉上/祗有兩排編貝似的小齒//招呼的時候/她把這寶貝當作/香煙的贈品送去了/——一切都是商品/何況是貧女的青春呢//香煙女/是憂鬱的」在商品經濟社會,一個青春被虛擲,讓生活擔子壓得蒼白的貧家女的形象,不是久久站在你面前,讓你不得不為她嘆息麼?細心的讀者當會發現,劉思在這首詩的繪畫美和音樂美也下了一番功夫,詩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達到高度的結合。

即使是抒寫個人鄉愁的詩篇,劉思的詩也如清泉汩汩流淌,浸潤讀者的心靈。請看〈庚子中秋夜聽播蘇六娘〉:「六娘聽罷心茫然/始信炎方別有天/往事成煙不可憶/玉盤總是兒時圓」這首貌似尋常的七絕,卻表達了許多人感歎流光易逝和思鄉的真實情感。劉思巧妙地把已成華人思鄉共同記憶的月亮寫入詩中,讓它在讀者心中攪起難以釋懷的濃濃鄉情。詩歌的意境、情致和音韻,纏綿悱惻,令人無法忘懷。

二:。劉思非常清楚,古往今來,詩人那麼多,自己要站得住腳,那就得在立意、構思,具體到意境、意象和音韻諸方面,別出心裁;因此,他的詩或全篇或個別章節或句子,都顯得與眾不同,讓人耳目一新。且看〈關山月〉:「一夢便出塞/身外都是風沙/青春在指頭嗚咽了/顫動地流入琵琶//關山月/今宵還照漢宮嗎/莫向舊日妝台/當心有人躑躅呀」家父曾對我說,此詩第一節最後兩句當年傳誦一時;這說明好詩不怕沒有讀者,怕的是詩人彈撥的是沒有新意的陳腔濫調。家父不諳外文,但此詩中的意象竟與當年西方流行的超現實主義詩風合拍,形象怪異如法國的布魯東,又如西班牙達利油畫的詩化。再看〈抒情組詩〉:「我偶然發現/宇宙隨裙影飄搖/掉頭急一瞧/你像孔雀飛來了」詩的第二句把抒情主人公初見情人的感受,形容得既傳神又震撼。宇宙隨裙影飄搖,太誇張了吧?不,這是每個初戀者真實的感覺。

再看〈庚子中秋夕五絕(其五)〉:「不是嫦娥難自處/甘將弱質冒高寒/沖霄當日心何壯/為揭朱顏天下看」詩人把家喻戶曉的嫦娥奔月故事賦以新的內涵,最後兩句把抒情主人公的抱負與豪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劉思詩集中這一類詩句很多,再舉些例:「想見春風勸醉後/黃河破夢落天來」(餞一僑生回華省親),「忽聞京華有消息/滿天星斗看煙花」(十月某夜),「誰許誇天驕/我來覺自豪/早潮浩蕩處/日點乾坤燒」(東海岸觀日出之二),「九月/塞外起秋風/萬里長城一夜崩/蘆溝水/給炮火煮紅」(「九一八」九周年紀念放歌)等等。

三:。劉思的新舊體詩,思想性都很強,但他也知道,要讓作品長留讀者心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要素,那就是藝術美。古今中外的文學藝術都體現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不管是新詩或舊體詩,劉思都要讓深遠的意境或生動的意象在讀者的腦海呈現。且看〈蕭南英撲蝶〉:「江山猶是何時歸/輸與蕭娘試舞衣/六角亭邊看撲蝶/扇頭誤觸彩雲飛」最後一句形象之美,置於唐人絕句中也毫不遜色。再讀一首新詩〈南方〉:「草原懶懶的/借著東風把柔腰伸長……//探春的蝴蝶/亮著金色的翅膀/有如榮歸的浪子/望家山出航//遠處的溪水/花啦啦的響/扯著一個永遠扯不完的故事/美麗到近乎荒唐」開頭的兩句,靈動的筆觸,絕妙的比喻,把北方美麗的草原寫活了。

最後,請再欣賞詞作〈卜算子.賞雨有寄〉︰「日外萬千峰/驀地化龍虎/騎海禦風撲閣來/振袖共伊舞//勝景屬英雄/關甚晴和雨/回首驚虹天角飛/應是及時舉」詞中驚人的比喻,詩人激動的情感和激蕩世界的思潮完美結合,如十級颱風,向讀者迎面撲來,太動人了!讀者當會發現,這首詞和蘇東坡、辛棄疾、毛澤東的風格是一脈相承的。

劉思留下的詩歌,在新馬華文文壇是筆寶貴的財富,它值得有心人去發現、梳理、研究、詮釋……,讓更多人能欣賞它獨特的光輝!

劉思七絕〈聽唱義勇軍進行曲〉賞析

長謠

聽唱《義勇軍進行曲》    劉思

高呼解放叩天關

激起銀河千尺瀾

遠見歌聲斷沒處

卿雲一片依陰山

一九三八年十月一日

 

On listening「March of the Volunteers Army」     長謠英譯

The shouting of Liberation knocks on the Heaven's gate

It swells up the Milky Way waves thousand feet high

Behold where the war song ceaselessly echoing

The auspicious clouds surrounding Yin mountain are floating far and nigh

 

近日,中國國慶期間看央視頻道,有兩首樂曲播放率最高,一首是《歌唱祖國》,另一首就是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我想起一九八四年的一件往事,那一年,中國重新參加奧運會。(解放前,雖有運動員參加過,印象中是劉長春跑一百米,但跟獎牌無緣)。那陣子,父親每晚準時坐在電視機前,緊盯著熒光屏,我知道他多希望中國運動員得獎。果然,許海峰不負眾望,射下第一塊金牌。國歌奏響了,他顫巍巍地站起來。我從未聽過父親唱歌,那晚,我看見他嚅動嘴唇,流下眼淚。

我終於明白,父親雖然沒有唱過歌,但有一首歌卻一直在他心頭縈繞,那就是《義勇軍進行曲》。父親愛它,也在他二十一歲時,為它寫下一首感人的愛國詩歌。

讀父親這首詩,我竟然有個錯覺,我被一股洶湧的巨浪裹挾著,直往前沖,直往上拋。原因就在於開頭兩句氣勢磅礴,那是億萬受苦受難同胞發自內心的怒吼和戰叫,這不可阻擋的怨氣和怒氣,有如雷霆萬鈞,激起千尺銀河波浪,直上天關,要向那冷漠的造物者討公道。

說實話,把當年飽受東西方侵略者欺凌的中國人民的憤怒表達得這麼形象的抗戰詩句,還真的並不多見。

第三句要多說兩句。父親在這句中運用了通感的藝術技巧,但這不是他的發明,因為唐詩中張籍就有「洛陽城裏見秋風」的名句。可以這樣設想,他當時站在高處,聽到雄壯的戰歌向北方不絕而去。秋海棠的神州是多麼廣闊呵,歌聲去到陰山,那是禦敵的雄關,快聽不見了。不!他內心知道,不屈的戰歌不會消失,它還在那兒,在繚繞,在盤旋,在迴響。

第四句中的「陰山」,讀者應不會陌生,王昌齡的「不教胡馬度陰山」大家耳熟能詳。父親在這一句中表達了他對祖國的祝願。「卿雲」是祥瑞的象徵,在抵禦外侮的雄關要塞出現祥雲,那就預示艱苦的抗日戰爭將取得勝利。

說點題外話。英國浪漫派大詩人雪萊曾說過:詩人是預言家。分析父親這首詩,我忽然發現,他在一九三八年就預見苦難的中國人民就要解放了。他在創作這首詩時,紅軍才剛到陝北,尚未站穩腳跟;離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還不到一個月,當時許多國人對抗戰前景感到悲觀絕望,而父親卻在他的詩中喊道:高呼解放叩天關。這不得不說是件奇事。

《義勇軍進行曲》是一九三五年上映的電影風雲兒女中的插曲,影片上映後,由於反映大眾的心聲,歌詞淺白易懂,朗朗上口,曲調雄壯激越,很快就傳遍全國。可以預言,千秋萬代,它將被炎黃子孫傳唱不絕。我很想知道,當年為它寫下讚歌的,特別是在海外,還有哪些詩人作家?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長謠簡介︰原名劉可傳,祖籍廣東潮安,生於新加坡。一九六一年高中畢業後任小學教師。父親劉思為新、馬前輩詩人。在其父影響下,十三歲開始寫詩。作品多發表於當時的《星洲日報》和《南洋商報》副刊。一九六三年發表四幕劇《蝸牛》,一九六四年寫作長詩《三夜》。六Ο年代中期轉向學習外語,停筆十年之久。一九七七年重新執筆,除寫詩歌和戲劇外,也創作小說、散文、文藝評論、譯文等。短篇小說〈薛先生〉於一九八六年被中國雜誌《小說選刊》轉載。一九八七年獲「全國微型小說創作比賽」第一名。著有《三弦集》、《琵琶弦上》(與三個弟弟喀秋莎、古琴、劉可喜合著)、《三夜》、《長謠詩歌選》等。

下一篇

東方之珠 大放異彩(組詩)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