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還是孔乙己?!

孫繼成

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孔乙己〉,最早發表在一九一九年四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號,後編入《呐喊》,是其五四運動前夕,繼〈狂人日記〉之後的第二篇白話小說。

魯迅〈孔乙己〉後編入《呐喊》中。(作者提供)

我初識孔乙己,那還是來自高中課本上的選文。讀過後,竟然過目不忘,孔乙己的形象,徘徊腦中,不覺已有三十多年。

這篇二千五百七十三字的短篇小說,給眾人描繪了中國讀書人的前世今生。原先讀到〈孔乙己〉的時候,我也是跟著大家嘲笑一下,笑上幾聲,可憐這位讀書人成了魯鎮眾人的笑柄,附和著笑幾聲,自感也不為過。

作為咸亨酒店裏的常客,孔乙己的不尋常之處,莫過於他成了站著喝酒,卻身著長衫的唯一酒客,成了橫亙在裏間有酒有菜的長衫客與靠在櫃外溫碗散酒的短衣幫之間的橋段,凸顯了他那「進不得又退不得」的尷尬,而這不倫不類的生活竟然就成了孔乙己的難得日常與修行,也成了店裏歡笑的源頭和活水。

孔乙己雖無功名利祿,但卻不失一手好字。自己無書可讀時,孔乙己卻敢鋌而走險,偷書來讀,其書癡形象莫過如是。能夠讀書的,沒有書讀;家有藏書的,又不讀書,這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境況?這真是君子固窮,不可一日無書!雖然臉上新傷,但心中有書,總還能溫暖如初。新帳可以賒,舊賬不會賴;人窮志也短,錢少酒未了。沒有了秀才舉人的帽子,他就沒有了在眾人言說的資本。大志在胸難伸,終久無用武之地。憑空被人污了清白,也只能自慰清白在心,百口難辯。

腹中詩書滿滿,終無學生及笄可跟。雖熱情施教,預展「茴」字四大寫法;然,後生不學,眾人不誇。徒寄厚望,天真無邪。下酒的茴香豆兒不多,卻也能均沾於童娃。不能更多,徒生尷尬。讀書遭人打,抄書被人欺。唯有杜康酒,溫存紹興人。讀書不取功與名,獨享魯鎮鹹亨的酒和豆。排出九文酒兩碗,摸來四文換一杯。這真乃是:

讀書賣文,本份事。

短衣長衫,中間人。

自反而縮,吾來矣。

和而不同,交流殤。

傳統延續,自信新。

謙和平等,讀書郎。

自恥自憐,不自大。

酒香夢中,誰不誇?

追求功名的孔乙己,儘管在村裏人的眼中,也是一位飽學詩書的讀書人,但在科舉考試的路上一而再,再而三的碰壁曲折,雖然看透了這其中的把戲,但終也無法挺起他那曾經筆直的脊樑。

還好,有村裏的酒,就著村裏的肴,依然讓這個讀書人支撐著他自身的尊嚴,滿嘴的知乎者也,也滿腦子裏的黃酒花生,幾杯下肚,開懷的依然是詩情畫意。也許,讀書的樂趣也莫過於此,能夠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孔乙己的一切境遇,也都在他個人的把控之中。

世間的各種制度規約,在他這裏都已無拘無束,無障無礙,來去自由,這才是讀書人追求的自由天地。在一群人的嘲笑中,依然長衫加身,依然禮節到位,依然滿嘴的仁義道德。在村裏人看來,這樣的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五穀不辯,六親不捨,卻還能怡然自得,這要需要多大的勇氣?或是多厚的臉皮?一個讀書人,在眾人皆罵,唯我獨樂的環境下,就這樣一杯一杯地澆下自己的鄉愁與國難。

茴香豆的「茴」字,究竟有幾種寫法?對於孔乙己而言,卻是一個不得不談論的話題。有的人,少了筆劃,錯字連篇,卻依然記得那是噴香的下酒菜肴。有的人,吃了一輩子的菜油,也不一定能夠叫出它們的名堂。只有孔乙己,邊吃邊探究,對吃在嘴裏的每口食物,都要弄個明白,這是對自己肚子的責任,也對自己靈魂的呵護。

當然,這一深刻的學究文理,不是一般人所能接觸到的。一般人只知道下一頓的飯要做些什麼,明天的油會是什麼滋味,至於合不合胃口,那有什麼要緊?

世人眼中的孔乙己,是一個活脫脫的失敗者,但百年之後的回望,卻顯得他活得如此生動,如此頑強,如此放肆,每時每刻莫不透視著讀書人的靈魂與淒涼。(作者提供)

孔乙己在自己的世界中活得瀟灑,活得自在,從來不苛求別人的理解,這是多大的勇氣。儘管衣不暖體,食不果腹,但孔乙己依然高傲地環視著周圍,駕馭著雙手草團之舟而披荊斬浪,奮勇前行。

世人眼中的孔乙己,是一個活脫脫的失敗者,也是生活中的一個屌絲,但百年之後的回望,卻顯得他活得如此生動,如此頑強,如此放肆,每時每刻莫不透視著讀書人的靈魂與淒涼。恰如某人言:人生,無非是我們笑笑別人,也被人笑笑,這又有什麼大礙呢?但,並不是所有的讀書人都擁有這樣的生活,這樣的境界,這樣的平淡。偶爾出現在身邊的孔乙己們,那才是流傳百世的詩書煙火。

總有,那麼奇特的想法,那麼睿智的解脫,從來都是跳出文字的祝福,跳出文字束縛的讀書人,莫不是別人眼中的聖賢在林,智達再世?

難道,他們就是眾人眼中的人神共冶的創造者?只不過他披上了一件匪夷所思的外衣,那總比赤裸裸的皇帝新裝要顯得更加高貴些吧。

讀書人向來是:誰解其中味,我自孤獨之。

試想,站在一個沒有麵包但可吃肉的視角下,去談論隔壁那缺吃少穿的餐桌,那才是一種罪惡,那才是不可饒恕的人間炫富。

孔乙己,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春天,那就是莊子所云:逍遙悠哉,悠哉逍遙!

 

孫繼成簡介:山東理工大學翻譯系副教授、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訪問學者。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