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無情雞

黃秀蓮

小時候,每逢臨近過年,電台節目或者朋友互相戲謔,都喜歡用「無情雞」為題。雞,因何無情呢?卻原來老闆有意要解雇某員工,著他春節後不用再來上班了,如何表示呢?民間習俗居然是趁著吃團年飯時,老闆故意把雞頭向著某人──請他吃無情雞,於是一桌人都明白是什麼一回事了。那人會識趣,惆悵吃過最後一頓飯,便自動捲鋪蓋,在鞭炮聲中拖著沉重的腳步離開,生計艱難,前景難測,唯有一步步向茫然走去。唉,春節,多彷徨的春節。

我父親工作勤懇,天性沉默,不生事端。誰料到竟然在一個春節吃了無情雞,唉,而且是全廠員工一起吃。年初一夜半新蒲崗一家製衣廠大火,整間廠焚毀了,幸而無人死傷。年初二早上電台廣播新聞,父親一聽,叫了一聲,面色大變。板間房最易傳聲,姑婆從鄰房跑出來,問個究竟,留神傾聽,沒說什麼,臉上流露憂色。父親匆忙下樓,跑到石硤尾街茶樓的報攤,春節多份報章休假,終於買了一份回家。那時他約四十歲吧,非常肥胖,家在六樓,上落樓梯,加上焦急,寒天竟也額角冒汗。把報紙翻呀翻,港聞版報道圖文並茂報道了,祝融把工廠大廈其中幾層燒得通黑,觸目驚心。

父親失業,更在春節,更覺倒霉。從年初二到另覓新職,不到一個月,然而,那段日子的種種,看在一個孩子眼裏卻是深刻的。

發生火災,既成事實,事已至此,唯有積極找工作。那時勞工福利少,西洋節日如聖誕、復活,照常開工,唯獨年假,工人可以少休數天。怎料晴天霹靂,又談什麼休息呢?父親哪敢怠慢,連忙掏出電話簿,用鉛筆圈起同事的電話號碼,我家尚未安裝電話,樓下全是布匹行,門外仍貼著「恭賀新禧初八開市」,只好走遠些,到南昌街的冰室借電話。他說要拜託舊同事留心,也要約一起失業的謀職,共赴患難。之後大清早就外出,先上茶樓跟同事飲茶,吃最能充飢的盅頭飯,然後分頭去新蒲崗、牛頭角、觀塘等工廠密集區,看街招,找新工。到了下午,大家又相約在大排檔飲下午茶,交換情報,哪區哪間可試,哪街哪家無望。大約未到黃昏便回家,躺在床,吁氣,鞋底恐怕磨穿了。

失業乃天災所致,又犯了什麼錯呢?平日他把薪水幾乎悉數養家,只餘下一點零用,作坐小巴、吃午飯之用。失業後唯有打開五桶抽屜櫃,從放錢的朱古力鐵盒裏取零用。自從父親失業,母親一直面色難看,一見父親掏錢就罵。有一天父親未到中午就回家,可能那天沒頭緒吧,母親又生氣了,似乎不打算煮飯。

在低氣壓下,我躲到一角,怎料到,姑婆卻把一碗熱騰騰的飯,送到父親跟前,面上堆著笑容。飯面有一大塊肉餅、幾條菜,她雙手捧住,右手拇指食指間挾著筷子。父親一時錯愕,然後無言接過了。

姑婆卻把一碗熱騰騰的飯,送到父親跟前,飯面有一大塊肉餅、幾條菜……

六十年代香港經濟逐漸起飛,製衣業非常蓬勃,未至於人浮於事,只要肯捱,總可謀生。父親以熨恤衫為生,雖然張惶,不過新年後是求職旺季,不會長期失業的。一家人生活,難免有不愉快的回憶,像飯面的熱氣,很快消散了。

可是而姑婆在最適當的一刻,給父親送上熱飯,那份美善卻凝固在我心底,給我最完美的示範。

那是春節最春暖的一刻。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黃秀蓮簡介:廣東開平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畢業,主修中文,副修藝術。曾於《星島日報》及《快報》撰寫專欄,兩次獲巿政局中文文學創作獎散文優異獎、政務總署全港青年中文寫作比賽公開組冠軍、第六屆中文文學獎年獎散文組推薦獎。退休前任職教育界。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