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家回顧何紫經典作品

湯艾加

二○一六香港書展講座「何紫的那些年.那些經典作品分享會」於七月二十五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由香港兒童文學作家何紫薇、周蜜蜜、嚴吳嬋霞主講,分享兒童文學作家何紫的經典作品、回顧他的一生、緬懷他為香港兒童文學發展所作的努力。

創作伴隨兒童成長

分享會由何紫的女兒,亦是兒童文學作家的何紫薇開場,介紹何紫的一生,讓讀者從生活常態中了解更真實的何紫和他的成就。

讀者可從何紫的文字中感受到他對於童年的記憶,亦可從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他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資料圖片)

兒童時期的何紫經歷了戰爭、死亡、孤獨、窮困。他一九三八年生於澳門,而後隨母移居香港。二戰時期日軍佔領香港,何紫的父親被日軍捉作活體實驗者而病逝;母親因要獨力支撐家庭外出幫傭,而無奈只可讓何紫獨留家中;何紫小時候生活艱苦但仍積極尋找樂趣。這些經歷都成為了他日後創作《童年的我.少年的我》的素材,讀者可從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他對於童年的記憶,亦可從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他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何紫為推動香港的兒童文學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他上世紀七十年代為《華僑日報》「兒童周刊」撰寫兒童小說;其後經營「兒童圖書公司」;於一九八一年成立山邊社,專門出版兒童及青年讀物,得到著名作家阿濃、小思、張君默等一眾好友的支持,並把作品交於何紫出版;同年,何紫與友人成立「香港兒童文藝協會」,十三位籌建委員包括陳淑安、阿濃、嚴吳嬋霞等,何紫任創會會長;一九八八年成立的「香港作家聯誼會」,何紫任副會長推動作家的交流和聯誼。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始,他的創作伴隨著本地的兒童成長,對香港的基礎教育有極深遠的影響。一九八六年,何紫有感香港沒有供青少年閱讀的文學雜誌,於是創辦《陽光之家》月刊,由阮海棠擔任編輯。

周蜜蜜與何紫的相識,緣起於她的母親──知名兒童文學作家黃慶雲,何紫是黃慶雲的忠實讀者,而後黃慶雲成為何紫的恩師。周蜜蜜曾於山邊社出版多部作品,至今仍在創作。

嚴吳嬋霞的寫作生涯因得到何紫的讚許與鼓勵而開始,她曾寫隨筆並於報章發表,何紫將嚴吳嬋霞作品整理成《蓮瞳集》出版。她說:「何紫老師的眼光獨特,是他的鼓勵讓我走上了創作的道路。」

左起:周蜜蜜、何紫薇、嚴吳嬋霞講述「何紫的那些年」。(湯艾加攝)

病逝前的創作爆發

何紫的作品涵蓋童話、兒歌、傳記、兒童小說、散文等,部分描述了當時的兒童在生活上和學習上遇到的各種挑戰。在他事業如日方中的時刻,他被確診患肝癌,在他去世前的一年間,成了他創作的爆發期。他曾在散文集《那一顆榕樹》寫下「近這四、五年,患上工作狂熱症,夜以繼日,或閱稿,或執筆,或開會,或在地鐵上往返……但奇怪卻未以為苦,到假日與家人敘、與友人聊天,就覺疲累都消了。」

何紫於一九九一年十一月病逝前數天寫下的感悟:「人生哪能沒有疑惑呢?只是行年越長,經歷了多少事以後,才清楚地知道一己能力的微渺,個人手中的歲月也太有限了,怎能不詳加規劃,知所先後呢?」收錄於著作《何紫情懷》。

阿濃總結:「何紫是一個全方位的兒童文學工作者,他在兒童文學的寫作、編輯、出版、講述、推廣、理論建設、組織隊伍、社會參與等多方面都做出了成績,使香港的兒童文學事業站穩了腳跟,奠下了發展的基礎。」

 

(本文轉載自二○一六年七月二十七日大公網報道)

下一篇

何紫的文學世界 化困乏為勇進的力量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