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索菲亞大教堂、藍色清真寺、地下水宮殿、杜柏奇皇宮、多爾瑪巴赫切宮——土耳其深度遊第四章(完結篇)

土耳其著名景點,位於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教堂(Hagia Sophia),建造於公元五三七年,是結合教堂與清真寺一座千多年拜占庭式的建築。

聖索菲亞的歷史變遷:

東正教教堂:五三七-一二○四

羅馬天主教教堂:一二○四-一二六一

東正教教堂:一二六一-一四五三

帝國清真寺:一四五三-一九三一

博物館:一九三五-二○二○

清真寺:二○二○-

聖索菲亞教堂是結合教堂與清真寺一座千多年拜占庭式的建築。

開始寫土耳其第四章時,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七月十日則宣布將聖索菲亞從博物館改為清真寺。

聖索菲亞教堂有著千多年歷史,回顧過去的複雜的歷史,聖索菲亞從大教堂轉為清真寺,清真寺轉博物館,現今又轉為清真寺,而聖索菲亞在歷史上對基督教、東正教及天主教有深層意義,過去複雜的宗教問題是說不完又講不清,而且有著不能言喻的情意結。對一個無神論者的我來看,聖索菲亞教堂的身份改動,或許代表時代的變遷!有著千多年歷史的聖索菲亞教堂,不僅有鄂圖曼帝國歷史,也有拜占庭式帝國文明,一直是宗教精神領袖必爭之地!為了安撫東正教、天主教及基督教對聖索菲亞的情歸何處的紛爭,一九三五年土耳其第一任總統凱末爾將聖索菲亞教堂改作為博物館,標誌著是人類共同文化遺產。現在的改變,就像一粒冰封多年的細胞被激活,演變出甚麼的結果,怕且要由未來去定論!

聖索菲亞大教堂內有一部分正在修建,所以拍攝出來的照片沒有完整性,是美中不足。

教堂中有多幅壁畫具歷史意義,隨著歲月的流逝,壁畫的色澤逐漸流失而變得模糊。

在步出西南大門,有一幅似乎頗為重要壁畫,為了提醒參觀者,在教堂的大門上放置一面鏡子反映背後一幅馬賽克鑲嵌壁畫,這幅壁畫似乎來頭不小,畫中有聖母與聖嬰坐在椅上,聖嬰左手握卷軸,站在兩側是君士坦丁堡一世及查士丁尼一世,一個呈上城堡模型,另一個呈上聖索菲亞教堂模型。這個可能對君士坦丁堡及聖索菲亞教堂別具意義的壁畫,所以在出口門上擺放一面鏡子,提醒參觀者別遺忘聖索菲亞還有這幅別具歷史意義的畫像!

聖索菲亞教堂的大門上馬賽克鑲嵌壁畫,畫中有聖母與聖嬰坐在椅上,聖嬰左手握卷軸,站在兩側是君士坦丁堡一世及查士丁尼一世,一個呈上城堡模型,另一個呈上聖索菲亞教堂模型。

與聖索菲亞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又叫藍廟,正名是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建於十六世紀。藍廟與聖索菲亞教堂起初會被混淆,到訪過後從外觀可以分別出,有六根宣禮塔的藍廟外圍鋪上藍色瓷磚,整個清真寺呈現藍色;而聖索菲亞只有四根宣禮塔,對一個外國人來講就可以此來區分。

藍色清真寺。

進入教堂女性必須披頭巾及除鞋或穿紙鞋套,但對大多數遊客來說都是選擇即用即棄的紙鞋套,頓時感覺地球人又要製造垃圾,而我們不想錯過這個重要文化古蹟,要進入去參觀就要做一次製造垃圾的幫兇!

進入藍廟的人不算太多,而室內有一個祈禱區域是禁止遊客內進,我們只能在指定範圍拍攝。

地下水宮殿。

參觀位於伊斯坦堡蘇丹哈美特區的「地下水宮殿」(土耳其語:Yerebatan Sarayı)大教堂宮殿。是查士丁尼大帝時期興建。

這個水宮殿有開放時間及人流限制,剛好我們趕得及進入參觀,地下水宮殿比較陰沉沉,石柱下有燈光,原以為黑暗環境不適宜拍攝,但拍攝出來的效果又不差,所以我們從黑暗的地下水道邊行邊拍攝。有希臘神話中的梅杜莎石頭雕像倒放在石柱底,據說是避免人與她目光接觸,因傳說與她目光相對會立刻變化石。就有個疑問,既然害怕接觸她目光,當時的人為甚麼不索性將她埋藏地底,為什麼還留下她頭雕像做石柱躉,這樣做似乎像是羞辱梅杜莎多過害怕她!

地下水宮殿比較陰沉沉,有希臘神話中的梅杜莎石頭雕像倒放在石柱底,據說是避免人與她目光接觸,因傳說與她目光相對會立刻變化石。

參觀建於十五世紀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高地上的杜柏奇皇宮(Topkapı Palace),現為杜柏奇博物館,皇宮建築宏偉壯觀,而牆壁上有我們不明白的文字圖像,宮內展出很多王朝珍貴寶藏,有團友想找尋一把價值連城匕首,這引起我的好奇心,雖然最終找不到。但在一間旅遊商品店看到一把複製匕首。

杜柏奇皇宮。

翻查資料,匕首是鄂圖曼帝國蘇丹瑪哈茂德一世送給波斯納迪爾.沙阿(Nadir Shah)的禮物,因波斯發生突如其來的暴亂,納迪爾.沙阿被暗殺,所以未能交付,將匕首帶回宮殿中。最終鑲有寶石的匕首被送回伊斯坦堡布爾的國庫,也變為現在杜柏奇皇宮博物館最著名的寶藏之一。匕首的刀柄上有三顆三十至四十毫米長的綠寶石,刀柄的頂部覆蓋著一顆大綠寶石。

杜柏奇皇宮博物館最著名的寶藏之一──匕首,刀柄上有三顆三十至四十毫米長的綠寶石,刀柄的頂部覆蓋著一顆大綠寶石。

晚霞映照在伊斯坦堡海岸上感覺如詩如畫,三月中旬沿岸的氣溫仍有寒意,每個人也穿上外套,當大夥兒浩浩蕩蕩在碼頭附近遊走時,突然有個身穿破舊又單薄衣服的女童向我們走來行乞,同行朋友立刻將她手上的一袋麵包給她,女童立刻走入人潮中。其後土耳其籍導遊說她是敍利亞難民,會聚集在碼頭一帶遊客多地方行乞。或許不同國家會有不同法例,在香港有保護兒童法例,兒童會受保護,如果兒童被疏忽照顧,處罰的都是她們的父母或監護人。

要進入多爾瑪巴赫切宮(土耳其語:Dolmabahçe Sarayı ),先經過一座巴洛克鐘塔,再通過一道白色雕刻精細的大理石門,再安檢之後通過花園就見到多爾瑪巴赫切皇宮的大門口,而皇宮內是嚴禁拍攝,但也有人偷偷拍攝。

多爾瑪巴赫切宮,這座宮殿要差不多要一小時才參觀完,需要跟隨指示牌而行,否則很容易迷失方向,這座皇宮是蘇丹阿卜杜勒.米西德統治期間(一八三九-一八六一)貝西克塔斯海岸宮殿被全部拆卸後,一八四三年改建了多爾瑪巴赫切宮。

多爾瑪巴赫切宮。

皇宮內每個房間的佈置極盡奢華,沐浴室、寢室、客廳的裝置及巨型水晶吊燈、鑲金的巨型傢俬。在有一個「水晶樓梯」,當日光穿過天花板上的玻璃穹頂樓梯,更顯得氣勢不凡,走進一間有大水晶吊燈的宴會廳,整座皇宮裝潢華麗,而皇宮每個窗門可以飽覽博斯普魯斯無敵大海景,曾經叱咤風雲的皇朝,現今人去樓空,遺留下來的是歷史回憶!

 

後記:回想三月中的疫情似乎像烈火般在世界各地蔓延,為了阻隔疫症蔓延各地開始封城,往來各地的航機不是延期就是取消,回家的前路就像有一道巨閘慢慢向我們關上。我們順利從伊斯坦堡飛往杜拜,但杜拜飛往香港的航機卻被取消,原因是航機必須要先停泰國才飛去香港,但泰國因疫情封關導致我們的航機也被取消,要在杜拜多逗留一天。最後幸運地航空公司安排了一班直航飛機回香港,真是塞翁失馬!

回程時,飛機上差不多每個乘客都戴上口罩,有些更穿上雨衣,坐我後排兩個外籍人士沒有戴口罩,當全機人戴上口罩,只有他們兩人沒戴口罩,有著強烈對比!

回想我從香港飛去杜拜的一程機時,只有零零星星幾個人戴上口罩,我及鄰座的朋友戴口罩穿雨褸,引來眾人投來奇異的目光,但我認為這樣做只是令自己心安而且又不會妨礙到別人,就不理會別人怎樣看!

這疫情似乎令所有人的生活翻天覆地改變!人與人之間要保持距離。

希望疫情盡快消失!人可以重見笑容!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林馥簡介:香港女作家,香港作家聯會會員、鑪峰文藝社會員、華文微型小說學會會員及香港小說學會會長。作品有長篇小說《偷心野丫頭》、《宇宙傳說》、《網路巡邏隊長》等。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