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語:自強不屈 逆境前行

張志豪  《香港作家》網絡版執行主編

香港經歷了數月的抗疫歲月,到六月一切開始趨於平和,連續多天零確診,抗疫限制措施亦大限度放寬,復工復課,生活恢復了大半的正常。可惜轉瞬,第三波疫情來襲,連續多天上百、數十宗確診,全城進入嚴陣戒備,再次提醒我們要與疫症共存、生活。在這種處境下,大家懷抱著各種喜與憂,體驗人生逆境,唯有突破困難,勇敢前行……

避疫在家,賞心樂事莫過於讀書寫作,透過筆觸流露出深情。今期稿件比前期眾多,蒙歐洲華文筆會副會長岩子女士等友好的協助與支持,為本刊帶來了歐洲華裔詩人作品選,十位詩人來自七個不同國家,有回憶故鄉昔日,有懷抱當地生活,為我們呈現出多個既熟識又新鮮的視角,訴說著一闋闋異鄉情曲。

日本華文女作家協會的十位女作家以「轉向窗外的視線」為主題,進一步刻劃眾多香港人最愛的旅遊勝地日本的窗外疫境風光:「轉向窗外的視線是對大自然釋放善意和友好,是去遇見有趣的靈魂,去碰撞一些很強的東西。草木各有氣場,在這樣一個相互凝視的空間,女作家以文抒懷,夾帶著夏日的一陣荷風搖曳……」(會長華純女士語)(1)──東京「隙間」,武夷老茶湯中的「天放」緣分;北海道二世古親子滑雪的溫馨時光;瀨戶內海、鳴門海峽「一期一會」的難忘因緣;遊客淡去,寂寞而美好的京都味道;行雲流水下陋外慧中、盡顯侘寂之美的插花藝術;住宅區池塘的荷風月色與詩情畫意;生命短暫的煙火綻放成令人迷戀的風物詩……

視線再由窗外一直延伸,轉到關防,本期特稿,柏楊遺孀、台灣詩人張香華女士,以詩人獨特而敏銳的目光,通過國家「大門」關防人員的行為、態度、語言,探出當地國家人民的特質,甚至他們的政治、社會、經濟狀態,充滿知識見聞與詩意情味。

而逆境下的日子,香江圍城(2),「疫情 · 歲月 · 心影」(3),說的都是香港人的心聲。在雲端上的聚會、學習、消閒、購物已成了新習慣。不過逆境下的「獅子山精神」--紅區菜市場的紙皮婆婆(4),住在深水埗唐樓、穿深藍制服負責除塵去垢的張姨(5),仍然是我們銘記自強不屈、在逆境前行的榜樣。

英國大作家、詩人王爾德勉勵世人:「切莫垂頭喪氣,即使失去了一切,你還握有未來。」且讓我們繼續手握希望的未來。

 

註:

(1)華純:「轉向窗外的視線」前言。

(2)黃芷淵:〈香江.圍城〉,本期。

(3)東瑞:〈疫情 · 歲月 · 心影〉,本期。

(4)東瑞:〈紙皮婆婆〉,本期。

(5)黃秀蓮:〈塵垢〉,本期。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上一篇

新冠封城到解封的哈佛反思

下一篇

《香港作家》網絡版「編委會」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