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藏璧
玫瑰篇
玫瑰、在古代中國稱為薔薇,而玫瑰實為薔薇科的一種。宋詞人黃庭堅曾在〈清平樂〉之春歸何處之最後押句:「百囀無人能解,因風吹過薔薇。」多麼詩意啊!
無從稽考,也不知誰說過:「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句子頗為寓意深長。玫瑰艷而香,得花朵中之兩種最優越的品質。又象徵愛情,玫瑰玫瑰我愛你,戀愛的浪漫,是化不開的濃情,二月十四日,玫瑰花是情人日的契約,玫瑰、玫瑰,夢想的愛情啊!一剎那就是永恆,凝望對方的眼睛柔情,便會陶醉,所以玫瑰、愛情,一定要忘記莖枝上的刺,忘記美麗終會凋謝⋯⋯
所以五四新詩人徐志摩之《玫瑰》寫道:那一朵最好的玫瑰/不在山坡/不在月下/在我心窩/永久堅持著她的香氣/她的美麗/她的刺/她的脆。她是指陸小曼抑或是林徽音?或者只有徐志摩的心窩藏住的秘密,他自己才知道。而數十年後,余光中也繼續浪漫激情,在他的《玫瑰的假期》:當你熱情的吻/灼燒我的心扉/玫瑰的假期便開始/在我們靜默的愛裏。
香港玫瑰種類繁多,在九龍公園小小園圃有花朵大而鮮紅粉紅漸變或白色的大理石(Marble Rose),具條紋或斑點。常見海邊和沙灘的加百列(Gabriel)則是某種特殊的名稱。而英國玫瑰(Rosa Bourbon)花朵色彩豐富,香氣濃郁,而鷄蛋玫瑰(Rosa Egg York)則黃似蛋黃,帶些黃金色的貴氣。各自精彩,獨特和漂亮。還有日本傳來的粉紅兼顯深紅色的英倫節拍(Rosa Liberty Bell),當她們綻放笑容,柔軟的花瓣,幽雅淡淡的味道,你會情不自禁的自然迷醉。
如果你想進一步欣賞玫瑰花,可跑到沙田區的香港玫瑰園、香港濕地公園和香港海洋公園。因為可以看到整個花田花海的燦爛,數百千枝,爭妍鬥麗,不單是一枝紅艷露凝香,是非常震撼和吸引。
我喜歡月季(Rosa Chinensis),玫瑰的姊妹,同科不同種,紅白粉黃各種顏色的中國薔薇,每月每季都綻放,故名月月紅。當我憂鬱時,喜歡倚在園欄籬邊,趁著冬季溫暖陽光的祝福,欣賞她們盛放。磁性的美麗,帶點妖嬈和嬌嗔,揮霍自我驕傲的香氣、優雅和高貴,自焚十天艷色的花期,莖身滿刺,也混些愛的酒味,癡看她們瀟灑和綽約身影在風中搖曳!真像墮入一個芬芳溫柔的夢裏。
桂花篇
桂花樹分喬木和灌木兩種,桂花古名木樨。丹桂樹和金桂樹是喬木,形態高大挺拔,枝幹粗壯,以前富貴人家常種植庭院中,而銀桂樹則後培育為灌木,甚至栽植在花壇或盆栽。丹桂香氣馥郁撲鼻,隨風而散,所謂桂子飄香。
宋之問詩云:「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而陸游更寫了一首〈秋夜桂花〉:「重疊金錢倚小闌,庭前落桂空回首。時聞一舉檀香雲,幾度秋光花底臥。」我相信兩首詩詠均指的是丹桂。
銀桂花白而密集,卻並生叢聚於花枝上,香氣未能與丹桂相比。一個美麗的傳說:「天帝罰吳剛在月中砍桂樹,樹裂後即重生,故吳剛周而復始舉斧伐之,樹破而不倒,又復劈之,如此日復一日,千萬年矣。相信吳剛砍的是丹桂。」桂、貴也,所以各朝代盛行科舉,如獲高中狀元,即等同月中折桂,光宗耀祖。
小時候住在粉嶺的本立園,大院中三層石樓,門前左右各植有一棵金桂,約高五六公尺,秋天綻開橙色小花,錯落雜生在墨綠枇杷狀葉子裏,由於開花稀少,五六歲的孩童只能仰望,體弱膽怯,未敢攀高。但花園中的一條車道,兩旁種了九株十株的銀桂,花期到了,樹梢枝條,則布滿淺黃淡白的蓓蕾和小花。蜜蜂嗡嗡,甲蟲盤旋飛舞。當時,矮小的我,僅及花枝,俯鼻嗅聞,香氣泌入心脾。兩排銀桂不遠亦有含笑樹,純白的花朵羞赧掩躲在葉子密間,濃香襲人。我幼年好動,常在桂樹花旁遊玩,可能自始啟蒙,一生鍾愛花木。
去年十一月秋天,我慕名前往香港濕地公園,剛是下午五時許,一片橙色映入眼簾,細簇細簇綴在綠油油的葉子上,雖然並不特別的燦放艷麗,但芬芳在風中飄散,我記得那是丹桂特有的氣味,附近還有好些短樹銀桂,香氣亦令人神往陶醉,不久夕陽徐徐落下,踏上歸途。驀然想起母親所煮做的桂花湯圓,母親是順德人,擅烹巧廚,喜製作糖水小吃,她把摘擷來的桂花蕊心用銀簪細細剔除,賸下花瓣,然後用芝蔴砂糖混合做餡料,薄透的粉皮搓包成一顆顆渾圓的丸子,放在沸騰的湯水,不需要一句鐘,便大功告成。這種盈齒滿頰香氛的味道,由童年至今尚未忘記。
香港處於半亞熱帶地方,又是嶺南氣候,非常適合桂花生長。有一種名做四季桂,在初冬及春天時也會盛放。有幸住在香港這塊福地,更住在非常綠化的將軍澳,退休後享受閒遐和寧靜,有時漫步徘徊,觀賞附近或屋苑花槽美麗芳香的桂花,頓覺溫馨和寫意。
二〇二五年七月十日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李藏璧簡介:中國廣東省番禺人,一九四五年出生於二戰後澳門。一九六五年師範學院畢業後從事教育和出版工作數十年,包括傳理系講師、報社編輯、圖書公司經理及出版社總編輯。又曾任香港電台電視部教育節目〈打電話問功課〉(一九八五)、〈上網問功課〉(二○○二)之中文科主席及佛山電台〈英語一分鐘〉主持。一九六七年與詩人江沉出版了第一本詩集《鑑石》。近年再投入寫作,詩和散文散見香港及內地刊物,出版了詩集《水澹雲濃》(二○一七)、《今晚 且乾杯》(二○一八)、《鎖禁的美麗》(二○一九)、《霜白鴉啼》(二○二○)及《燭影浮生》(二○二二),現為香港作家聯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