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瑞
自從曾敏之、劉以鬯兩位前輩離世後,寫作路上似乎已經缺少伸手拉一把和拍拍肩為我鼓勵加油的前輩。想來很是黯然神傷。
「東瑞,有空來稿,小說不要超過五千字喔。」那時,夜晚,曾老總不時會打電話給我。過了一段時日,他晚上夜班大忙中依然不忘再打來:「東瑞,你那篇小說下星期日的周刊就可以見報了。」有好消息曾總也不忘告知。聽到這樣的好消息,我總是壓抑不住興奮,像是小學生的作文被貼堂;星期天到了,一早不忘去買報紙。那時,曾總在香港《文匯報》編文藝副刊,我喜歡投稿,也常常獲得他的鼓勵和關照,在我印象中,投去的稿,很少落空,無論是散文或者小說,不但被錄用,還常常被安排在頭條或矚目的位置。
「東濤,我們刊物小說最缺,你可以寫小說過來。」也是夜晚,另一位老前輩劉以鬯也不時打電話來。而且他的辦事效率特別快,他的話語,通常與他小說的句子一樣簡短,通知喜訊的話語和曾老有所不同,他一定是這麼說:「東濤,你那篇小說我發排了。」那時,劉先生在主編著《香港文學》,和曾總一樣,對我關愛有加,給了我不少精神的力量。
兩位前輩因為我寫作而認識他們,他倆真是我半個多世紀業餘寫作生涯的大貴人。他們也許資深,經歷過了漫長的寫作、編輯生涯,對文人在商業社會堅持業餘寫作的不易感同身受,對年輕的文學愛好者成長的艱難了然於胸,因此對像我這樣一個酷愛寫作、以「不寫最累」而素昧平生的後輩有一種很自然的愛護心和親切感;他們一個是著名的走過祖國許多山山水水的老記者,一個是一手寫娛樂大眾的通俗作品、一手寫娛樂自己的實驗小說、做著編輯還可以寫是十一個專欄的超級「爬格子動物」。他們太清楚純文學這種小眾文學受眾雖少、但卻是影響著千秋萬代的事業,多麼需要大大弘揚並且傳承下去啊!因此,親自約稿,還告知你什麼時候發表,不像今天他們這老一代前輩不在後,較多的現實情況是自生自滅,或一篇稿發出去後,有時就從此失蹤,下落不明,妄說知道確切的發表日期了。
曾老在我們創辦出版社初期,為了支持我們,交來一部雜文集《溫故知新》給我們出版;晚年請過我和老伴吃飯;他在病中,我們也去探望過他。感動於他在病中依然關心我各方面的情況,可惜,天不假年,他走得匆匆;但十幾年後,他那句「東瑞,有空來搞,字數不要超過五千,剛好排滿一版喔」的話語依然溫暖地響在我耳際。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東瑞簡介:原名黃東濤,香港作家。一九九一年與蔡瑞芬一起創辦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迄今,任董事總編輯。代表作有《雪夜翻牆說愛你》、《暗角》、《迷城》、《風雨甲政第》、《落番長歌》等近一百五十種,獲頒第六屆小小說金麻雀獎、小小說創作終身成就獎、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傑出貢獻獎、全球華文散文徵文大賽優秀獎、連續兩屆台灣金門「浯島文學獎」長篇小說優等獎等三十餘個獎項,連續於二〇二〇年、二〇二一年榮獲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十大新聞人物榮譽。目前任香港華文微型小說學會會長、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副會長、國立華僑大學香港校友會名譽會長、香港兒童文藝協會名譽會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