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強 摘編
每年的五月十九日,自二〇一一年起被國務院定為中國旅遊日。這一天是《徐霞客遊記》開篇之日。
明朝末年的徐霞客(一五八七年至一六四一年),少年時就立下了「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雄心壯志。他的一生踐行了自己的志向,成為我國乃至世界古代最出色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之一。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今二十一個省、市、自治區,「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地理考察記錄。他經三十年考察撰成了六十萬字地理名著《徐霞客遊記》,被稱為「千古奇人」。
一
一六〇八年,二十二歲的徐霞客正式出遊。他頭戴母親為他做的遠遊冠,肩挑簡單的行李,離開了家鄉。從此,直到五十四歲逝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過的。
徐霞客遊歷考察的三十多年間,先後四次進行了長距離的跋涉,遍及相當於現代的江蘇、浙江、山東、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廣西、貴州、雲南和北京、天津、上海等二十一個省、市、自治區,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更可貴的是,在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連騎馬乘船都很少,還經常自己背著行李趕路。他尋訪的地方,多是荒涼的窮鄉僻壤,或是人跡罕至的邊疆地區,幾次遇到生命危險,出生入死,嘗盡艱辛。
一六一六年,徐霞客在參觀了白岳山(今齊雲山)後,來到了黃山。徐霞客登臨黃山時,曾對黃山的秀麗這樣讚歎:「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後被引申為「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一六二四年,由於母親已經八十高齡,徐霞客打算停止出遊,侍奉母親。不過母親為了表示對他的支持,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和兒子一起旅遊。第二年,母親去世,悲痛的徐霞客也暫時停止了出遊。一六二八年,在守孝三年期滿後,徐霞客才再次踏上征程。
二
一六三六年,年屆五十的徐霞客感到老病將至,開始了那次悲壯的「萬里遐征」。他遍歴江西、湖南,沿途遊覽了龍虎山、會仙峰、武功山等名勝。隨後遠遊至雲南麗江,一直到達中緬交界的騰越(今雲南騰沖)。後因足疾無法行走,仍堅持編寫《遊記》,基本完成了二百六十多萬字(遺失達二百多萬字,只剩下六十多萬字)的《徐霞客遊記》。並受當地人士之托,編纂《雞足山志》。
徐霞客在麗江期間,與當地土司木增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為傳播和交流漢族和納西族文化做出傑出的貢獻。
一六四〇年正月,徐霞客已「兩足俱廢」、心力交瘁,雲南地方官用車船送徐霞客回到江陰。江陰的官員來探望時問道:何苦來哉。徐霞客回答道:「張騫鑿空,未睹昆侖;唐玄奘、元耶律楚材銜人主之命,乃得西遊。吾以老布衣,孤筇雙屨,窮河沙,上昆侖,歴西域,題名絕國,與三人而為四,死不恨矣。」
三
徐霞客的遊歷,並不是單純為了尋奇訪勝,更重要的是為了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尋找大自然的規律。他在山脈、水道、地質和地貌等方面的調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徐霞客對許多河流的源頭進行了探索,象廣西的左右江,湘江支流蕭、彬二水,雲南南北二盤江以及長江等,其中以長江最為深入。《溯江紀源》中首次肯定了金沙江為長江的上源,糾正了前人「岷山導江」的錯誤認識。
徐霞客還是世界上對石灰岩地貌進行科學考察的先驅。他在湖南、廣西、貴州和雲南對各地不同的石灰岩地貌作了詳細的描述、記載和研究。他沒有任何儀器,全憑目測步量,但大都十分科學。徐霞客去世後的一百多年,歐洲人才開始考察石灰岩地貌,他稱得上是世界最早的石灰岩地貌學者。他指出,岩洞是由於流水的侵蝕造成的,石鐘乳則是由於石灰岩溶於水,從石灰岩中滴下的水蒸發後,石灰岩凝聚而成鐘乳石,呈現出各種奇妙的形狀。這些見解,大部分符合現代科學的原理。
徐霞客在地理科學上的貢獻很多,對火山、溫泉等地熱現象也都有考察研究,對氣候的變化,對植物因地勢高度不同而變化等自然現象,都作了認真的描述和考察。此外,他對農業、手工業、交通的狀況,對各地的名勝古跡演變和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也都有生動的描述和記載。
四
徐霞客在文學領域中也有很深的造詣。他寫的遊記,既是地理學上珍貴的文獻,又是筆法精湛的遊記文學。他的遊記,與他描繪的大自然一樣質樸而綺麗,有人稱讚它是「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徐霞客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徐霞客遊記》堪稱中國旅遊史及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明末社會的百科全書」。
徐霞客在世界科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徐霞客的考察範圍,遠遠大於西方學者;時間遠遠早於西方學者;論述的內容,比西方十九世紀以前的同類學者遠為豐富全面。
徐霞客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在國際上具有不同凡響的影響力。《徐霞客遊記》被學術界列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二十部著作之一。徐霞客與十三世紀西方大旅行家馬可·波羅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分別被推尊為「東、西方遊聖」。
毛澤東曾先後兩次在中央的有關會議上盛讚徐霞客及其《遊記》。他說:「我看他不到處跑怎麼能寫得那麼好?這不僅是科學作品,也是文學作品。」「我很想學徐霞客。徐霞客是明末崇禎時江蘇江陰人,他就是走路,一輩子就是這麼走遍了,主要力量用在長江。《徐霞客遊記》可以看。」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徐國強:原籍福建晉江。一九七八年移居香港,已退休。現為香港作家聯會永久會員、香港書評家協會榮譽會長、國際華文詩歌研究會顧問、香港詩詞學會理事等。著有散文、詩歌、書評文集六部。作品散見中外部分報章雜誌及網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