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鈞奇:文學成就豐盛人生

傅曉  訪問及撰稿

十月金秋的一早,在銅鑼灣鳳城酒家見到貝鈞奇先生,貝先生在這裏做著各種主題和應對各種媒體的訪問,剛剛從杭州亞運會回來的他,下周又要去北京參加「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行程無比繁忙,他仍然抽出時間如約而至,就香港作家聯會三十五周年紀念特刊接受筆者的訪問。

從旅遊文學開始

貝鈞奇先生是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也是中國香港足球總會會長,很多人不知道,貝先生也是個低調的文學愛好者。他小時候就喜歡看書和寫作,特別喜歡中國經典文學著作——《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等,深受其中人物忠孝節義的感染,也堅定了他自己內心的坦蕩和義氣。一九六八年,他給《商報》旅遊版撰寫了第一篇稿子,是一篇關於登山的旅遊文章,從此開啟了他在「旅遊文學」的創作。後來投身航海的事業,見識多了很多,就開始記錄旅遊生活、抒發航海生活的見聞感受。一九七三年時,在《商報》工作的校友向他約稿寫專欄,貝先生坦言有很大壓力和挑戰,每天要寫一篇五百字,有時候還要多些幾篇稿子以作儲備,這一寫竟然堅持了一兩年。後來又給《晶報》供稿,《晶報》旅遊版寫了一年名為「人人遊世界」的遊記,這些專欄後來都集結出版成書,一九七六年由中流出版社結集出版《航海散記》(筆名阮航),以及二〇一〇年華漢文化事業公司出版《人在旅途──海員看世界》(筆名貝凱),每每想起都讓他頗有成就感。

這段航海的經歷,後來還變成了一本小說的男主角,貝先生的中學同學、資深華裔作家與傳媒人陳浩泉先生第一篇小說的男主角形象,就以貝先生的經歷為參考,貝先生把他的故事講出來分享給作家,「當然有些事虛構和誇大,有些是我身邊的故事,都非常有趣和特別。」

「寫作不僅僅是記錄,也是一個自己學習的過程,我要看很多資料,了解更多詳情。」但他笑稱自己「不進則退」,因為公務繁忙這二十年寫的較少,現在變成一個講故事的人。

文學帶來的豐盛人生

說起和香港作家聯會的情緣,與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也有些關係。貝鈞奇先生憶述,會長潘耀明先生是他漢華中學的中學同學,潘先生高一個年級。後來貝鈞奇先生在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做會董的時候,該會另一名會董羅琅先生,羅也是作聯的副會長,說給他引薦一個文學大家潘耀明先生,於是兩人再相識,因為一直心懷文學情結,了解到潘耀明先生多年來為文學事業的投入,貝先生感動也敬佩,多年來兩人惺惺相惜、互相支持,共同為香港文學發展出謀劃策。

「我只是盡小小綿力,但在其中也認識了很多好朋友、新的事物,讓我的人生也豐富很多。」貝鈞奇先生說。

貝先生認為,文學對自己的人生每個階段都非常重要,不僅增加知識、文學修養,做人的理念也會受到文學的影響,他表示,現在商會內也會推廣閱讀、舉辦文學活動,邀請香港作家做講座,以及每年舉辦「我們一起悅讀的日子」活動,培育本港青少年良好的閱讀習慣,推動學生、群眾了解國情、歷史文化等等。

又例如多年來,貝鈞奇先生一直支持《地平線》雜誌的營運發行,他認為,文學可以記錄很多珍貴的瞬間,他非常驕傲的翻開這本雜誌,港足二〇〇九年在東亞運動會拿到金牌,特地讓雜誌為此做了一個專版;還有東京奧運會港隊取得非常好的成績,他也提供素材讓雜誌為事件編輯專版,時時翻起都令人喜悅。

我的理想是做個好人

也經歷過挫折和失敗,但貝先生展現出來的永遠是笑容和豁達,他忙於支持文化事業、服務行業、貢獻社會,從來不求任何回報。「我的理想是做個好人。」他謙虛的說,「我只是盡我的力量,做的幾多是幾多。每個階段都遇到很多人幫助我、支持我、傳授經驗給我,我也想去愛這個世界。」

這兩年,他又增加了不少新的公職,公司的業務更是只能交給同事去做。「以前沒想過還會增加這麼多公職,七十歲應該退休、享受人生。但不能辜負大家抬愛,現在又是拼經濟的時候、推廣中華文化的時候,更是不能懈怠。」他堅定的說。

作聯邁入三十五周年,貝鈞奇先生希望,多挖掘和宣傳本土文學以及多元化地進行嘗試和創新,推動年輕一代多閱讀,培養本土新一代的作家,通過文學提高社會素質和個人修養。

傅曉簡介:香港作家聯會理事、公關及推廣部副主任,《字遊網》執行編輯,從事文化傳播工作。

上一篇

〔書畫傳情〕劉釋之:桃李春風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燈

下一篇

〔書畫傳情〕劉國玉:竹石圖+賒酒高談白馬論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