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語:願「疫境下的城市風景」成為過去

張志豪  《香港作家》網絡版執行主編

 

 

記得踏入二○二○年一切如常,庚子春節前戴口罩的人還不多,大家依舊忙上班、上學、生活、娛樂、辦年貨……本來喜氣洋洋的年初一,政府突然公布把應變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級別提升到最高的「緊急」,香港的城市風景倏然一百八十度倒轉了。疫情下的城市風貌,至今成了我們的日常。

今期《香港作家》網絡版特輯以「疫境下的城市風景」為題,讓大家執筆記下觀察所思,刻畫這個特別的一瞬。自第一期推出後,來稿甚為踴躍。資深作家、出版人東瑞譜出一個動人的關連故事:一對年邁夫婦抵不過疫情衝擊,相依為命的太太感染入院,長病患的丈夫心如刀割──在隔離病房「老婆看到老公的淚光,他的雙手還抓著一張A4紙,上面寫著:春天到了,我等著平安的妳」。(1)

旅日華人女作家華純,組織並帶來了共八位日本華文女作家的「櫻花.疫情」作品,「女性作家的筆觸在苦難的真實境遇和文學鏡像中碰撞,共同為這場大災難發聲。誠如林祁女士所寫的:當天空與櫻花一起醒來,你將與倖存者一起『向死而生』,靠光線,靠文字,或者靠一瓣溫暖的聲音……是的,時代的灰塵,落在每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即使人們不得不作最壞最心酸的打算,也不能放棄抱有最好的期望。這個春天連同櫻花的疼痛,終將成為抹不去的一種記憶。」(華純語)(2)當中有對仙川車站百歲櫻花的祈禱、有櫻片翻飛的四國遍路探索、櫻花開謝的溫馨與滄桑、魯迅寫上野櫻花及學生制帽頂上「富士山」的故事、武漢賞櫻回憶、別具寓意的隱形患者……如落櫻繽紛。

搶「口罩」、「廁紙」、「米糧」是香江難得一見的奇景,人搶我恐、長龍苦候,大部分市民親歷此情此景。限聚「宅家」,「縱慣居家呆悶日」(3),市面「水盡鵝飛」,多少「疫境時光」。

病毒全球大流行前一刻,林馥幸運地完成了土耳其深度遊,親歷並記下了伊斯坦堡與特洛伊、巴格門古城傳奇風光。每天籠罩在接近窒息的恐怖陰霾下,劉利祥把一些快樂的過往梳整成文,想念著那真實而美著的菲律賓馬尼拉──「陽光、沙灘、雲天和海浪,還有她那如芒果乾一樣甜甜的笑。」(4)而江揚今回窺探從未沉靜的黑海,看其波濤「書寫著沿岸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俄羅斯和格魯吉亞六個國家生生不息的悠久歷史。」(5)

另外,彥火的特稿〈速寫於梨華〉,追憶因新冠病毒過世的「留學生文學」先驅於梨華女士,風貌描寫飽滿傳神,配有珍貴獨家照片,更附於女士胞弟於忠華的悼念信。瑞典著名漢學家、瑞典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馬悅然教授之徒孫孫繼成,既緬懷亦補記馬悅然教授的漢學淵源及成就。而香港作家、資深教育工作者馮珍今的獨家人物專訪,由馮的「新亞」精神承傳談起,到其遊學巴黎、考察中亞,兼談與小思、綠騎士等的交往,立體而見神貌。

喜聞近日香港疫情稍趨平穩,疫苗亦在加速研發,天氣漸有夏意,謹盼「疫境下的城市風景」能早日成為過去,大家一起卸下口罩,深吸新鮮空氣,擁抱久別重逢的親朋、日常。

 

 

註:

(1)東瑞:〈春天到了,我等著平安的妳(外一題)〉,本期。

(2)華純:「櫻花.疫情」前言。

(3)凌亦清:〈香港疫境風情三首〉,本期。

(4)劉利祥:〈同一片天空,我們都被籠罩著〉,本期。

(5)江揚:〈黑海,你從未沉靜〉,本期。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