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為了誰

江 揚

「雨水」這天,一道冷鋒橫過廣東沿岸,香港市區氣溫驟然降到八度,出奇的冷。

強烈冬季季候風在高空攪動著,雨趕著風,風追著雨,整個天地都處在雨水之中。

從內地回到香港第十九天,按規定要去做最後一次也是第六次核酸檢測。

撐著傘步行去到灣仔禮頓山社區會堂檢測中心。一條從門口開始的隊伍,彎彎曲曲不見尾。人們站在雨中,都帶著口罩。有人說沒有預約要等三或四個小時,有人從屯門趕來,說那邊的人龍至少有四百米。前次做的核酸檢測,四天後才收到檢測結果,時間嚴重滯後。

草長的氣味,夾雜著酒精的氣味,消毒水的氣味,濕乎乎的,氳氤籠罩在這片核酸檢測中心的空氣中。

自從香港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突然飆升的確診病例就像這雨水抽打著地面,四處飛濺,迷瀠一片。

間間公立醫院的門外,臨時支起的帳篷一個挨著一個,擠滿等候上病房的新冠確診者。砭人肌骨的雨夜,簡陋的帳篷是唯一的禦寒場所。帳篷裏面的孩子在被子外面多覆蓋兩張錫紙保暖,帳篷裏面九十多歲沒有自理能力的長者,裹著薄毯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公立醫院的門外,臨時支起的帳篷一個挨著一個,擠滿等候上病房的新冠確診者。(資料圖片)

有一種悲哀,是看著你的無助,而我卻無能為力,黯然神傷。

本來一個極富浪漫情調的節氣「雨水」,卻讓人「隔雨相望冷」(唐.李商隱)。

在說不清道不明的宅家日子裏,無名的困厄與無名的恐懼,像行跡不定的病毒,遊弋在人們看不到、指不出、辨不清的地方。它窺視著,撕咬著,追捕著這塵世上所有的生命。

事實上,香港的醫療系統經受疫情衝擊瀕臨崩潰。在公立醫院醫護人員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特區政府請求中央政府支援。

市民期待內地醫護人員救難解危。

一條微信從手機跳出,是在廣州某醫院任護士長的朋友,說她接到馳援香港的任務。

我興奮地敲下信息:盼著你們!何時出發?

一陣長久的沉默,手機屏幕顯示對方正在輸入,忽然一行字顯現:就在此刻,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醫院派出的第二批醫療隊,已經從深圳灣口岸抵達香港。

須臾之間,漫天漫地的雨彷彿都停了,一道亮眼的彩虹給這座城市送來了希望。

朋友感慨到,以前多次來港,都是購物美食遊玩,輕鬆愉快。如今得知香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被疫情奪走,心情格外沉重。雖然自己沒有親人在香港,可是對香港的熱愛,不是一種享有,而是真誠的奉獻和給予。肆虐的疫情讓香港承受了傷痛和暗影,沒有理由因恐慌而放棄它高光的部分。

此行的意義非同尋常。

內地兩輛流動檢測車到港。(資料圖片)

在後來廣東多地爆發疫情的情況下,中央依然拿出「最好的家底」,挑選具有豐富臨床經驗,或者參加過武漢抗疫的醫護人員出征馳援香港。擔任核心組成員的朋友與她的隊友一起,開始熟悉香港的政策法規和流程,掌握有關的技術要求,重溫英文藥名。準備好行裝,隨時待命出發。

先期抵達的醫療隊由於時間緊急,許多人都是匆匆與家人告別,便踏上了「說走就走」的逆行征程。不難想象,「一國兩制」下的香港,醫療政策和一些流程方面與內地存在的差異,將會給醫療隊員們帶來多少問題。可是,他們沒有絲毫的猶豫,不懼怕疫情病魔,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地奔赴香港,幫助同胞救死扶傷。

三百名內地醫護來港,特首林鄭月娥到場躬身迎接。(資料圖片)

遠在大嶼山的亞洲國際博覽館,是享負盛名的世界頂級展覽、會議及活動場館,建造得十分高大巍峨。為了應付二Ο一九冠狀病毒疫情,香港醫管局啟用這裏作為社區治療設施,收治病人,進而舒緩公立醫院隔離病床的需求壓力。

進駐亞博館的內地醫療隊員們,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裏,迅速熟悉了工作環境、系統運作及治療程序。

寬闊的病房裏,內地醫生開始獨立巡房,參與處方藥物,處理病歷記錄。在熟讀香港臨床指南的基礎上,主動用英語輸入電腦系統。只見他們與香港醫生一同探討病例,研究治療方案。還透過與病人直接面對面診症,開展包括中醫在內的服務。兩地醫生合作無間,相互配合,為救治患者共同努力。在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的眼裏,「極具專業資格和經驗」的內地醫生與香港醫生「對接良好」。

一排排的病床前,被醫管局護理經理稱讚「護理經驗豐富」的內地護士與香港護士一樣照顧護理病人,工作沒有分別。雙方都很珍惜這次難得的交流機會,共同探討護理病人的最好方法。

在亞博館工作的內地醫護。(資料圖片)

醫療隊全天候閉環式在亞博館「紅區」內照顧患者,無論醫生護士,都是每天分六更,每更工作四小時。全身保護裝束,期間不能離開「紅區」,不會換崗位飲食和休息,完成工作後才離開區域。

與內地醫護人員相處的日子不長,卻給香港醫護人員留下 「佢哋好心急,唔止一次同我講快啲救人幫人」(粵語,意為「他們很心急,不止一次和我說快點救人幫人」),「他們很想幫助香港多救些人,早日脫離疫情」的深刻印象。

內地醫護在亞博館幫忙照料病人。(資料圖片)

總有這樣一種精神,激勵我們逆風前行。無論歲月如何變遷,不管時光如何流轉,一直在中華大地傳承,連接起中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在重症救助的亞洲博覽館,在社區核酸檢測中心,在面向社區居民的採樣過程中,香港市民都能看到內地醫護人員默默工作的身影。

雖然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知道你為了誰。

此文首發於《南方日報》二Ο二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江揚簡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第九次和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香港作家聯會永遠名譽會長。原香港《文匯報》首席記者。

下一篇

我與科幻小說《飛碟奇遇記》 (外一首)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