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莞俗「送冬秋」

李翠薇

孩子們的臉在燈籠微光的映照下蕩漾著祝福與滿足。(作者提供)

送冬秋,又名「探冬秋」、「送中秋」,是廣東東莞特有的風俗,可以說東莞的中秋味道是從「送冬秋」開始的。以前,每到農曆八月初一,東莞的阿婆阿嫲都要到已出嫁的女兒家或沒有同住在一起的兒子家「送冬秋」。

提起「送冬秋」,那是阿婆阿嫲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農曆的七月下旬,阿婆阿嫲總會或提或挑雞籠趁墟賣雞,她們一心想把雞快快賣掉換錢準備「送冬秋」。阿婆籠裏的雞都是自己精心餵養的,好吃又便宜,坊間稱之「阿婆雞」。所以莞邑有句歇後語:「買阿婆雞——撿便宜」。

阿婆阿嫲早在「送冬秋」前幾天已經挽好了面,只待八月初一這天一大早,她們把髮際拔得高高的,頭髮梳得油亮油亮的,眉毛修得細長細長的,穿上最體面的衣服,或挑著竹籮竹擔,或提著藤籃食盒,風風火火地為莞邑城鄉繪出一軸喜氣洋洋的風俗畫卷。中秋的味道也隨著阿婆阿嫲的「送冬秋」竹擔,不經意間闖進每個人的心裏。

「送冬秋」不光要送吃的,最重要的還要送「耍椂」。(作者提供)

阿婆阿嫲來探冬秋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她們為孫子孫女們帶來了仍然散發著泥土芬芳氣息的時令水果以及各式月餅等好味美食,有些村圍的阿婆阿嫲還要在八月初一早早起來親手做好香噴噴的米糕,專門用來「送冬秋」,祈求孩子們快高長大、步步高升。「送冬秋」不光要送吃的,最重要的還要送「耍椂」。「耍椂」,最早是用整個椂柚皮做的燈籠。椂柚皮上鏤雕著花紋圖案,點上蠟燭或者油燈,火光從鏤雕的圖案中透出,明亮而溫暖,還帶著淡淡的柚子的清香。後來,人們用竹篾編成燈籠模樣,畫上狀元及第、仙姬送子圖案,製成更加精緻的耍椂。從八月初一到八月十五的每個晚上,孩子們或打著阿婆送的耍椂或舉著魚燈、紙球,或拉著紙船點上蠟燭,或三五成群,或七八結隊,他們唱著歌謠走街串巷。歌聲中,中秋節的味道顯得更加濃烈了!

夜幕降臨,「游魚遊耍椂,添油添蠟燭」的童謠敲響了寂寞的鋪滿青石板的小巷。(作者提供)

夜幕降臨,「游魚遊耍椂,添油添蠟燭」的童謠敲響了寂寞的鋪滿青石板的小巷,敲開了街邊榕樹下店鋪的木門,一群孩子舉著「耍椂」為店鋪帶來了光明,帶來了生意興隆的希望,老闆樂呵呵地派送一支又一支的蠟燭,孩子們的臉在燈籠微光的映照下蕩漾著祝福與滿足。偶爾遇上吝嗇的商家不給添蠟燭,孩子們不約而同地唱道:「游魚遊耍椂,添油添蠟燭,唔添手指曲。」商家也不示弱:「游魚遊耍椂,添油添蠟燭,今晚不熢停晚熢,熢休唔得弄,點個爛燈籠!」商家的意思說,你添那麼多蠟燭要當心,蠟燭不是今天晚上把你的燈籠燒了就是明天晚上把你的燈籠燒了,那你就沒得玩了,只能點個爛燈籠!語言上的較量不見得有多大的火藥味,倒是為大街小巷平添了不少的歡聲笑語。

盛載「求子」禮物的紅寶塔。(作者提供)

畫著八仙的紙榔。(作者提供)

所謂「一處鄉村一處例」,在東莞的水鄉,若是女兒還沒有生孩子,她的母親是不用「送冬秋」的。在莞城及其他一些鄉鎮,若是女兒還沒有生孩子,母親卻是要帶著很多寓意「求子」的禮物「送冬秋」。「阿婆送冬秋,最重要的是希望還沒生育的女兒頭胎生個兒子,要是先頭生了兒子,那就排場囉!」年過八旬的阿旺婆婆笑言:「我堂弟出生後的第一個八月初一,也就是新冬秋了,我嬸娘的母親就挑了一擔東西來!那可是用兩個竹籮裝的,一邊裝的是孩子的全套銀飾、被服、衣物等等,一應俱全。另一個籮裏裝的是食物類,除了糖薑、糖萬壽果之外,還有酒肉和裝著芋頭、水果、花生月餅等等的紅寶塔,還放著一把畫著八仙的紙榔。當然了,兩個燈籠仔和兩個紙球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繼續求子喲!」阿旺婆婆的話雖簡短卻深刻難忘,不經意間道出人類生生不息的樸素道理。

如今,阿婆「送冬秋」的風俗雖仍在坊間傳承,但一切形式和物品均已大大簡化,更遑論隆重的儀式感和濃烈的親情味,當然還有「人丁興旺」美好祝願。時代變遷,風俗式微,新晉升的阿婆竟然連「送冬秋」全程都已節省了,僅僅用簡單得只剩下一個「包羅萬有」的紅包一秒到帳。那些曾經的中秋味道慢慢淡去,剩下的只有無盡的回味。

李翠薇簡介:女,二ΟΟΟ年從廣東東莞移居香港。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香港作家聯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第六、七、八、九屆廣東省民間文藝學術著作獎獲得者。出版《東莞印象》、《東莞城跡》、《南社印記.楹聯》、《南社印記.小樓深巷》等九部著作。

下一篇

阿爾薩斯干白和奶油青口(外三首)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