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總召集人、作聯會長、世旅聯會會長、《明報月刊》總編輯兼總經理潘耀明研討會開幕禮致辭

研討會總召集人、香港作家聯會會長、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會長、《明報月刊》總編輯兼總經理潘耀明研討會開幕禮致辭

尊敬的鍾怡代主席、澳門大學文學院院長徐杰教授、深圳金鑾集團有限公司曾啟繁董事長夫人陳海渝女士、貝鈞奇顧問、各位作家、學者、專家及文化界朋友:

  早上好!

  去年的此時此刻,我們舉辦了以「絲路之旅」為主題的「第六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本屆的的主題是「茶文化之旅」。

  今人講得最多的是「絲綢之路」,相對「茶馬古道」的重要性給比下去了。要知道,「茶馬古道」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可與「絲綢之路」媲美。

  據記載,茶馬古道與陸上絲綢之路一樣,始於西漢。「茶馬古道」像「絲綢之路」一樣,不僅僅是一條路而已,而是從雲南普洱市向外幅射的道路網。

  普洱市思茅區是茶馬古道的中心地區,明朝萬曆年間以普洱府為中心向外輻射五條茶馬古道,將普洱茶送往各地。

  與「絲路」一樣,走一遭茶馬古道,往往需時幾個月或一年半載。

  由於道途險惡,天氣惡劣,馬幫要離鄉別井,風餐露宿,沿途蟲豸出沒,生命財產旦夕不保,頗有孤注一擲的冒險精神,比起美國牛仔早年開發西部所付出的風險不可道里計。 

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指茶不僅是一種食品、一種享受,更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反映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禮儀。(澳門基金會提供)

  來往茶馬古道的冒險家們,把中國的茶葉及其他物產,通過茶馬古道輸送到中東、歐洲等地,同樣地也把上述地區的特產通過茶馬古道運返中國。

  與絲路一樣,茶路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樞紐。

  茶在中國人的眼中,更兼具豐富的文化底蘊。中國人飲茶,相傳始於神農時代,綿延了四千多年的歷史。以唐為界,茶文化定型也已歷經一千多年,故中國茶文化有深厚的傳統積澱。 

  中國更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葉的國家,也是第一產茶大國。二十一世紀以來中華傳統文化開始復興,茶文化也發揮越來越獨特的重要作用。茶不僅是一種食品、一種享受,更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反映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禮儀。 

  中國有關茶的詩詞,可以說是源遠流長,數量繁多。有茶詞、茶曲、茶聯、茶賦等和茶事小說,唐代以前多在神話志怪傳奇故事裏出現,像大家熟知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紅樓夢》、《聊齋志異》都涉及茶事。

  由上可見,茶文化,國學之大觀也。

  第七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聚焦在「茶文化」這個題目上。我們知道,一個會議並不能解釋好一個文化現象,但我們總感到有一種責任,通過五湖四海聚攏在一起的學者與作家,來梳理中華茶文化的來龍去脈;研討與茶有關的各種文化表現;藉以推動中國乃至世界茶文化的發展。小小的一杯茶,很可能與人類命運聯繫在一起。

  這次茶文化論壇,我們要特別感謝澳門基金會、澳門中華文化藝術協會會長蘇樹輝先生、深圳金鑾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啟繁先生、香江國際集團楊孫西先生,還有我的親密戰友貝鈞奇先生的大力支持。此外,這次開幕儀式及研討會從香港中文大學移師到澳門大學舉辦,期間的曲折和艱辛,可謂不足外人所道,沒有彭潔明女士的迎難而上的精神,香港中文大學張雙慶教授、葉俊威先生、楊頌妍女士以及澳門基金會劉詩詠女士、澳門大學朱壽桐教授的積極配合,決難成事。

我謹代表籌委會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謝忱!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事業進步,著述豐收。

謝謝大家!

 

下一篇

第七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閉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