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弘誓願

   王鼎鈞(旅美作家)

文心無語誓願通

今年是牛年,我是屬牛的,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我的鄉賢張傑先生要我做個音頻,跟讀者們談談自己。我就從牛談起。

十二生肖,子鼠丑牛。我住的這個地方有很多中國畫家,他們每年舉行生肖畫展,從子年畫鼠開始,一年一年畫下去,一直畫到戌犬亥豬,我年年都去參觀。上一個牛年,也就是十三年前,我去看那些寫實的、寫意的、古典的、現代的、彩色的、黑白的、形形色色的牛,我在致詞的時候說,我屬牛,按照自然定律,這大概是我最後一個牛年,各位參展的這些畫,每一幅我都覺得很親切,戀戀不捨。有一位參展的畫家,兆鍾芬女士,當場把她參展的那幅水彩送給我。我很感動。

沒想到那次牛年畫展之後,我還有一個牛年。十三年後,今年辛丑,又到牛年,我很興奮,很想給各位讀者朋友談談心裏的話,正好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給我這個機會。

想當初我是一個文藝小青年,喜歡寫作,但是不知道怎樣寫。那個時候書店裏沒有一本書講寫作的方法,學校裏沒有一門課講寫作的方法,社會上也沒有文藝夏令營或者寫作補習班。我拜訪有成就的前輩,請他們指點,他們都說,文學家靠天才,沒有方法。有一位老作家反問我,誰告訴你寫作有方法?難道寫作是木匠做桌子嗎?

我不死心。有一年台灣鬧旱災,用飛機在天上造雨,我想,天下任何事都有方法,連呼風喚雨都有方法,寫文章一定有方法,我繼續找,終於找到了!有老師肯教我,這一番因緣我另外有交代。我慢慢知道,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有他的訣竅,這是他們本行的秘密,決不傳給外人。即使是家庭主婦,他家的餃子做得特別好,她可以煮給你吃,不讓你進廚房看她怎麼和麵調餡兒。我那時候還有幾分反叛,找到了寫文章的方法,在寫作當中累積了不少心得,我就把它陸續寫出來發表,來一個秘密大公開,打破少數人的壟斷。我學習的過程給別人不大一樣,我的第一本書是談論寫作方法,我得到的第一個獎是文學評論獎。

要想把寫作的方法說清楚講明白,並不容易。有一位老師講述咱們先賢留下的許多指點,當然是我們最重要的營養,可是他們高來高去,點到為止,影影綽綽,模糊不清,有那麼個地方,路怎麼走,沒有地圖。也有老師詳細介紹西方的論述,人家用詞精確,有嚴格的定義,該歸納的時候歸納,該演繹的地方演繹,尤其是分析的時候好像手裏有一把外科醫生的解剖刀。但是用在中國的古典名著上,總覺得隔了一層。

有一天,我明白了,作家寫作,是在共同的基礎上建立個人的特色,談共同基礎,西方的文評家,說得比較清楚,談作家個人特色,中國的先賢,說得比較有啓發。起初,我以為他們兩者似連還斷,後來發現他們似斷還連。於是兩種方式都拿來用,為了說得更周全,更透澈,我用盡一切可能,一切機緣,一切角度。天下萬事萬物,風花雪月,雞毛蒜皮,琴棋書畫,吃喝玩樂,都可以做引子談文學。你在他升官的時候說,他聽不進,你在他生病的時候再說,他聽進去了。你從正面說,他聽不懂,你從反面再說,他聽懂了。你在他二十歲的時候說,他用不上,你在他四十歲的時候再說,他用得著了。三句話不離本行,隨時說,隨地說,永遠不失望。

我想,寫作不像做桌子,寫作也許像燒瓷器,怎麼用陶土做一個「胎」,怎麼上釉子,怎麼畫上山水花鳥,都有方法,一個師傅教一群徒弟,功課都一樣,可是瓷器燒好了,從窯裏拿出來,你做的我做的有差別,大家看得出來。還有呢,瓷器燒好了,開窯了,拿出來一看,原來的設計不是這樣樣子,但是非常好,超出原來的設計,這叫「窯變」,非常珍貴,簡直是國寶。能不能再來一次呢,不能,窯變沒有方法。我們不能因為窯變沒有方法,就說燒瓷器沒有方法,倘若沒有人照著方法燒瓷器,也就沒有窯變了。有方法,才有瓷器,有瓷器,才有窯變,「方法」雖然不是窯變的今身,卻可能是窯變的前世。無方法的窯變是天助,有方法的瓷器是自助,「天助還須人自助」。

寫作的方法,能講清楚的部分還是要有人講,講不清楚的那一部分要有人想,語言不能通、靈感可以通,理性不能通、悟性可以通,作文不能通、作夢可以通。江山代有才人出,今人不能通的、後人可以通。

最後,就是閱讀的趣味了。寫文章顯示寫作方法,那文章本身應該是夠格的散文,除了可以實用,更應該可供欣賞,實用是言之有物,欣賞是言之有趣。我成長的那一段時間和空間,正好趕上文風轉變,以作者為中心轉向以讀者為中心,向知性訴求轉向感性訴求,媒體中的廣播和電視做了先驅。我做職業作家由廣播入行,從電視退休,對於文學作品要「給人以知識,給人以教訓,給人以娛樂」,操練甚久,體會很深。在這方面,我總算有了自己的特色。

到了晚年,我對自己已經出版的著作來了一次大檢閱、大整理,以前討論寫作方法的書全部焚書毀版,把我的心得經驗重新寫過,成為您現在能夠看到的版本。寫作是有方法的,無論如何我要把它說清楚,這是我的願望,我想我做到了。

文路無盡誓願行

我在參觀十二生肖的畫展的時候想到,人生百態,有龍吟虎嘯,有雞鳴狗盜,也有牛奔馬走。我自己呢,屬牛,學習的過程也像個牛。

牛的特徵就是努力、有恆。我一生都在寫,也一生都在學習,見一個,學一個,一位老師說過:「文章是別人的好」,三人行都是我師。我是「人一能之,己十之」,困而學之,勉強而行之。我相信天才,有人聞一知一,有人聞一知十,中間差九個檔次。我們一起聞一,我知一,你知十,中間多出來的那一部分你是哪兒來的呢。那就是天才。我花一年功夫,由知一登上知二,再化一年功夫,由知二登上知三,十年之後我也知十了。這就是努力。換個比喻:百尺竿頭,你我都得努力,再進一步,再進一步,你爬得快,我爬得慢。百尺竿不止百尺,你到了竿頭,這根竿自動延長,那時候上頭還有十一、十二、十五。大天才的貢獻就是使這根竹竿越來越長,讓後人爬得更高。你我都不知道自己能爬多高,只是努力再進一步,再進一步。

說到天才,我有體會,文學好比一座金礦,天才是礦苗,努力是開採。明朝末年的張岱,家境富裕,生活奢侈,有文學天才,沒有什麼好作品,因為他用不著努力。明朝滅亡以後,他一窮二白,親自修屋種菜,這時候他得努力了,他的文學天才充分發揮,晚明小品産生了。還有大詩人江淹,早年作品很好,晚年做了一個夢,夢見神仙對他說,我的那支彩筆,你借去用了那麼久,現在該還給我了。江淹伸手向懷中一摸,果然有一支筆,就掏出來還給他,從此江淹的詩就越寫越不行了。據李辰冬教授解釋,江淹本是清寒子弟,需要努力,詩寫得好。後來從政,官越做越大,不肯再為文學費那麼大的心思了,詩好詩壞他也不在乎了,他就編出「彩筆」這麼一個故事來做個交代。

我見過號兵練號。軍隊裏都有號兵,號兵吹號也有三分九等,每個號兵都要在天亮以前到野外練習吹號,提高自己的水準。冬天,夜裏下過一場大雪,號兵更不能偷懶逃課,因為在冰天雪地中可以練出一種「寒音」,內行聽得出來。

我見過有人學提琴,老師打開樂譜,規定他從什麼地方拉到什麼地方,回家照譜練習,一個星期以後再來。下個星期,學生帶著提琴到師門排隊,一個一個拉給老師聽,老師一聽你根本沒有認真努力嘛,廢話不說,一句「next!」,你回家再練,下星期再來。如果下星期還不能過關,老師就告訴這個學生你另投名師吧,我這裏對你不適合。

我見過澳洲的一個芭蕾舞團在台北演出,場場滿座。台北有一個大官,一人之下 萬人之上,要為全體團員舉行筵會,芭蕾舞團的負面責人說不行,沒有時間,那就改成喝茶吧,芭蕾舞團的負面責人仍然說不行,沒有時間,他們每天晚上要公演,第二天上午要休息,下午要排演。他們每個團員都是成名的藝術家,每一個節目都曾環遊世界一再演出,怎麼現在還要在每次演出之前認真排練一次!他們硬是有這個規矩,到哪兒也不改變。

今天,如果有人說他要做作家,我不會問他有沒有天才,我會問他是不是深深愛上了中國的文字。寫作,可能為名,可能為利,也可能為了出口氣,都有,都不長久,即使勉強維持下去,也不快樂。只有出於對中國文字的愛,中國文字是那麼可愛,字形可愛,字音可愛,字義可愛。寫作是文字的排列組合,中國字號稱方塊字,使用起來靈活方便,字靠著字、字連著字、字疊著字愛得你要死。每個字是一個精靈,一道符咒,排列組合的變化無窮無盡,使你上癮,使你成癖,使你貪得無饜,你把心一橫:我就這樣了此一生罷!如此這般,做成一個貫徹始終的作家。

前賢說每個方塊字像一塊磚,可以築成宮殿,作家像一個建築師。我說每一個方塊字像一幅圖畫,可以連成大地山河,作家像一個畫家或者電影導演。方塊字除了一字一形,還有一字一音,這一個字像一個音符,作家寫作的時候像一個音樂家,他排列聲音。中國字有四聲,有輕聲變調兒化韻,聲音有輕重長短高低強弱,變化也是不可勝計。作家使字音彰顯字義,字義強化字音,兩者相得益彰,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內心自有一種秘密的甘甜。「甘」是美感,「甜」是快感,所請得失寸心知,就是暗自回味這種甘甜,甜到心裏,甜到夢裏,你樂不思蜀,樂此不疲,這才做成了一個作家。

我常常勸寫文章的朋友,文章、不能逢年過節寫一篇,不能兒娶女嫁寫一篇,不能等到日蝕月蝕寫一篇。寫作不是你長周末去釣了一條魚,不是百貨公司大減價去買了個皮包,寫作是你兼了個差,天天要簽到值班,寫作是你養了個寵物,隨時想抱一抱,摸一下,看一眼,為了它早回家,晚睡覺。寫作是一種癢,手癢,心癢。寫作是一種癮,就像煙癮酒癮。寫作是朝思暮想,千迴百轉,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文境無上誓願登

前輩作家說,文學作品表現人生,這話比較籠統。後來有人補充,文學作品是表現人生批判人生,說得比較清楚。現在,依我自己的體會,文學作品表現人生的境界,這是作家要做的事情。

什麼是境界呢,王國維先生的說法被文學評論家引用的次數最多,馮友蘭先生的說法被哲學論文引用的次數最多。文學作品表現境界的方法跟他們不同,例如蔣捷,他有一首詞寫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家庭社會把少年人保護得很好,不受雨打風吹,外面下雨他在樓上聽歌,中間用帷幔隔開,他聽見的雨聲是歌女唱出來的歌詞,他聽見的風聲是樂器奏出來的旋律。「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他江湖奔走,完全暴露在社會的各種衝擊之下了,孤身一人,沒有遮蔽沒有掩護了,前路茫茫,一時看不見歸宿。「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各種的仗都打過了,白髮也出現了,在無情的廟門裏面避雨,看看雨點落下來,任憑世事自然發展。這三個階段,最初是不懂事,(所以不管事),後來不怕事,(事情就很多),最後不管事,(因為懂事了)。第一階段和第三階段看似相同,其實相反,第二階段是演變的過程。這麼複雜的人生經驗,用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表現出來,這就是文學作家的獨門絕活。

人的精神修養是向上發展的,境界就是他發展到什麼程度了,有高有低。文學作家對程度高低並不直接批判,他演示給世人看,這種方法稱為表現。莫里哀的《守財奴》,演示一個人愛錢愛到什麼樣子,沒有直接褒貶,我們看了,覺得這個愛錢的人真可笑,這一笑就是批判。

有一個典故「楚弓楚得」:據說楚王打獵,遺失了他心愛的弓,他的部下要去找回來,楚王說,楚國丟了弓,楚國人揀了去,何必尋找?據說孔子聽到這個故事,對他的學生說,一個「人」遺失了弓,另一個「人」得到了,很好,何必一定都是楚國人呢!這個小故事演示了三種境界,楚王的部下境界最低,楚王的境界比他們高,孔子的境界又比楚王高。

還有一個典故「清恐人知」:晉武帝朝中有姓胡的,父子倆代都是出名的清官。有一天,皇上忽然問這位胡二代:你們爺兒兩個都是清官,你跟你父親有什麼分別?這位胡少爺說,我父親是清官,惟恐人家知道他是清官。我是清官,惟恐人家不知道我是清官。後世論境界,以「清恐人知」比較高,「清惟恐人不知」比較低,胡公子巧妙的捧了他家老太爺,不著痕跡。

古人說,讀書也有三個境界,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他用了三個比喻,沒有仔細解釋,我們來各人說說自己的體會。小時候讀《論語》:「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看得清楚,「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就模糊不清,六十七十,琅琅上口,心中漆黑一片。這就是隙中窺月,只看見一點亮光。以後隨著經驗閱歷的增加,慢慢懂得不惑,知命,好比庭中望月,可以看見很大一片面積,這時視角仍是仰視平視,受角度限制,沒找到那個「耳順」在哪裏,「從心所欲不逾矩」又是什麼。直到高台玩月,以前仰視的、現在可以平視,以前平視的、現在可以俯視,登高可以望遠,視域也擴大了,能看見的東西更多了,這才找到孔老夫子指指點點的那些東西。

我對境界的領悟,不是由學院經典得來,我是從零碎的閱讀、零碎的閱歷受到啟發。最早的一次,幾十年前,我還年輕,為了職業參加考試,有一道智力測驗,它說一群年輕人開舞會,有一個女孩子最惹人喜愛,大家以前都沒見過她,都想知道她是從哪裏來的。夜深了,這個女孩說要回家了,很多男孩子想送她,天色昏黑,外面剛剛下過毛毛細雨,她走到院子裏,走在種花的地方,忽然不見了。有人說,她是花仙,她是這個院子裏的一棵花,今天夜裏,我們把這棵花挖起來,關在屋子裏,等她現身。可是,院子裏有很多花,到底哪一棵花是她呢?要用什麼方法才一定可以找到她呢?當時有兩個答案,一個說,把院子裏所有的花都挖起來,其中必然有她,另一個說,別的花在院子裏,淋過雨,沾了雨水,她沒有,檢查每一棵花,枝葉上沒有雨水的便是。那時我就覺得,當時有個口號,「寧可錯殺一百,不可錯放一個」,前一個答案受這個口號的影響,境界比較低,後一個答案知道找證據,境界比較高。

最近的一次,我住的這個地方有許多外來的移民,每天艱苦奮鬥,希望發家致富,有時候聚在一起,也談談發財以後過什麼樣的生活。有人說,到那一天,我買三十楝房子,租給三十戶人家,我什麼也不必再做了,每天出門去收一戶房租,回家數鈔票開心。我想起杜甫當年住在自己蓋的茅屋裏,一陣大風把他的屋頂揭走了,他激昂慷慨寫了一首詩,他希望能造一萬戶公寓讓沒有房子的人家搬進去住,沒提房租,顯然是免費。這時候,我又想到境界高低。

前輩作家說過,文學作品來自生活而又高於生活,這個「高」,應該指的就是境界。它有多高呢?它可以「悲天憫人」,對天下蒼生表現普遍的同情,它入乎其內,出乎其外,超乎其上,一覽眾山,這樣的作家我稱之為人類的作家。境界是一種精神修養,文學寫作是「誠於中,形於外」,作家的胸中先有境界,然後他的作品才有境界,所以作家也得「修行」。

大翻譯家傅雷寫信給他的兒子大鋼琴家傅聰,勉勵兒子「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是音樂家,最後才是鋼琴家」,我想,他說的「人」,不是吃喝拉撒睡的那個人,而是仁義禮智信的這個人,不是動物學最後一個名詞,而是倫理學的第一個名詞。這個人不僅可以分成幼年時期、青年時期、中年時期、老年時期,還可以分成(如馮友蘭先生所說)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精神境界、天地境界。或者(如我所說的)獸的境界、人的境界、英雄境界、聖賢境界。或者(如什麼人說的)學習期、事業期、政治期、宗教期。藝術家的人生境界升高,他的藝術成就也升高,你看那些登山的人,永遠想去爬另一座更高的山,高一層有高層的風光,那至高之處有聲音呼喚他,有魅力吸引他。

至於我自己呢,我沒有機會接受有系統的教育,我是碰見什麼學什麼,隨遇而學,見識慢慢增加,野心越來越大。我的程序正好相反:先做作家(其實是寫手,文字工匠),然後文學家,然後藝術家,然後做人,有意識的為了文學而提高精神修養。有一段時間我只是個江湖上跑碼頭賣藝的,幸而我好學,學然後知不足,後期作品總算有點長進。

文運無常誓願興

文運,文學發展的運勢。運勢,文學的寫作,發表,出版,閱讀,加上社會效應,造成形勢。文運有盛有衰,不會死亡,這些年有人呼喊文學死了,那是誇張。

這件事得從頭說起。人不能不思想,而人是用語言思想的。「思而後言」,不對,他思想的時候已經在使用語言了。「他講話不經過大腦」,這話也是誇張。學者稱這種無聲的語言叫內在語言,既然有內在語言,人類就需要給它製作一套外在的有形的符號,以便保存記憶,匯集經驗,溝通思想,傳播訊息,這就是文字。

在這方面,人類特別依賴文字,文字的功能無可取代,古人對文字出現有神話,對音樂圖畫沒有。有一個囚犯,單獨關在一間房子裏,有一天,他發覺隔壁也關了一個囚犯,兩人中間只隔一道牆。再過幾天,他發現他倆都會用摩爾斯電碼,於是兩人敲牆談天。如果沒有文字,依賴音樂溝通,大概就是這個樣子。有一個家庭,移民到國外居住,把孩子送進當地的小學。老師問孩子:「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孩子聽不懂,老師就用手勢比自己的肚子,表示懷孕。孩子放學回家,用手勢比自己的肚子,問他的媽媽。如果沒有文字,依賴舞蹈雕塑溝通,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既然有文字,就會發展出一套使用文字的技術,掌握了實用的技術,還不滿足,追求文字製品脫離實用,可供欣賞,這就是文學。可以想像,書寫,最早是伏羲氏拿起樹枝在地上畫了一條橫線,這一橫,後來發展出「蠶頭鳳尾」。最早,初民中有一個人,在田地上低頭工作,他抬起頭來,望見太陽下山了,西天一片燦爛,不禁發出一聲「啊!」這一聲,後世發展成「落霞與孤鶩齊飛。」人用語言思考,只要思想不死,語言就不死。只要語言不死,書面符號也不死,就要由講求語言符號怎樣物盡其用,包括發展它的「無用之用」。起初不過是在繩子上打一個結,後來發展出一套精美的手工,「中國結」。起初拿著一根棍子,不過是沿門行乞需要護身,後來發展出一套「打狗棒法」。這是人類的天性特長。夫如是,文學怎麼會死?

書寫,寫在什麼地方呢?這就需要一個東西:「載體」,有載體,大量的書寫才可以存起來,才可以送出去。書寫的載體,古人用甲骨,刻在龜殼上,用金石,鑄在銅器上,用竹簡,用絲綢,用木片,後來發明了紙。古人用竹簡的時候就不用甲骨了,知道用紙就不再用竹簡了,現在能用電子媒體,有人憂慮,有一天人類也不再用紙了,呼喊「文學死了」,表示不甘心。其實電子媒體即使完全代替了紙媒,那也只是更換了載體,文學並沒有死。

從我能夠閱讀那年起,有學問的人不斷告訴我,這個要消失了,那個也要消失了。例如說,宗教將要消失,因為宗教是人類的童話,現在人類長大成人了。可是現在呢?例如說,家庭要消失了,因為工業化使親子關係淡薄,離婚和外遇增加。可是現在呢?後來我從廣播電台找到工作,有學問的人說,電台是夕陽工業,將要被電視淘汰,可是現在呢?也有人說,長篇小說即將消失,讀者越來越忙,時間越零碎,「只有看守倉庫的人才看長篇」,結果呢?

還有,郵輪要消失了?鐵達尼號仍然再造一艘。刺繡要消失了?和服的地位並不動搖。毛筆要消失了?每一縣至少有一個書法協會。方塊字要消失了?結果不過是少寫了幾畫。狼來了,狼來了,我相信山中的確有狼,不相信它能把所有的羊吃光。

有人說「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事實上某種藝術形式一經成立,永遠不死。你看楚辭漢賦何嘗死?白話文運動說它們是死文學,那是「革命文宣」。文學不死,只是體裁風格變化輪換,體裁好比衣服,不穿長袍馬褂不等於不穿衣服。那幾套衣服穿了幾百年,煩不煩?作家有創新的能力,我們鼓勵創新,即使是一無所成,也期待,即使是離經叛道,也讓路,即使是傲慢自大,也包容。只要他肯實驗,就是希望,只要他創新成功,就是正統。

文學的氣運有盛有衰,但是不會消亡。文學有淡季有旺季,作家在旺季中不要傲慢怠惰,在淡季中不要自暴自棄。文運是一個整體,自己寫不好不是結論,還有那麼多「別人」,任何人成功,都是全體的成功。我相信中國還會出現偉大的作家,我們不計較是紙媒載他來,還是電子媒體載他來。我們也不計較他穿著長袍來,穿著夾克來,還是穿著自己設計的奇裝異服來。兩個偉大間必須有無數的平凡,這些平凡左右相連前後相繼,好像是兩座大山之間的伏脈,但願你我都是這條長鏈上的一個環節。童女等候新娘,為她澈夜點燈,老祭司等候彌賽亞,為他延長餘年,願你我為文學相約相守,不厭不倦。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