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家路〈望雪〉賞析

張海澎

米家路,美籍華裔學者、詩人、詩歌理論家。現於美國一所大學任職教授。他的這首〈望雪語言潔淨如雪,卻富含哲理。先讀一讀這首詩,然後我們從詩歌的結構、所蘊涵的哲思以及語言技巧等角度,賞析這首詩。

〈望雪

春分時節

大雪卻悄然而至

落滿了後院

 

困擱在室內

望著窗外的雪花

瞥見一隻孤鳥竄起

突然想到雪意的滋味

 

比如

背靠火爐

透過明亮的玻璃

觀看外面的飛雪

佇立在飛雪中

受撲面雪花的拍打

有什麼根本的不同

 

我猜想

透過玻璃觀雪

玻璃更冷

心更暖和

望雪其實是望月

就是對空白的遙望

 

佇立飛雪中觀雪

心更冷

雪更暖和

望雪其實是望水

就是對逝者的凝視

 

透過玻璃望雪

月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幻影

佇立雪中嚼雪

雪花漫過舌頭便成了血脈

詩一開始點明是「春分時節」。春天到了,「大雪卻悄然而至」,而且「落滿了後院」。表達了一種出乎意料、驚奇的感受。而正是這種驚奇感促使詩人凝視窗外的雪。要是在冬天,下雪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可能不會引起詩人的注意。正是在春分時節,卻下起了大雪,這才引起詩人特別的注意,並由此引發出哲思以及對生與死的深刻領悟。第一節起始得非常自然。

第二節,由於「困擱在室內」,所以只能「望著窗外的雪花」。這時,詩人「瞥見一隻孤鳥竄起」,由此「突然想到雪意的滋味」。「瞥見一隻孤鳥竄起」是神來之筆,畫面感極強。雪花是白的,鳥可能是深棕色的;雪花緩緩飄落,鳥卻是急速竄起。視覺對比非常強烈。「孤鳥竄起」具象徵意義,它象徵詩人靈感突現、對事物產生了一種頓悟。這一節起了統領全詩的效果。

第三節,詩人提出了一個富哲理性的反思。詩中將兩種情形作對照:一種是「背靠火爐 / 透過明亮的玻璃 / 觀看外面的飛雪」,另一種是「佇立在飛雪中 / 受撲面雪花的拍打」,詩人追問這二者「有什麼根本的不同」。

它之所以是哲理性的反思,在於它是在平凡的現象中反思事物的本質、思考事物的另一面。柏拉圖說,哲學起源於驚奇。對於我們平時司空見慣的事物,凡夫俗子往往習以為常,不會產生驚奇感。只有具備哲學心靈的智者,才會在平凡中反思不平凡,思考事物背後的意義。望著平時見慣的雪景,詩人的驚奇感像「一隻孤鳥竄起」。詩的後面三節就表達了詩人深刻的哲思和領悟。

在第四節和第五節,詩人對前面的反思提出了自己的「猜想」:「透過玻璃觀雪 / 玻璃更冷 / 心更暖和」,而「佇立飛雪中觀雪 / 心更冷 / 雪更暖和」。通過冷和熱的對比,由於「熱脹冷縮」效應,詩的張力極大。在「冷」和「熱」的角力中,詩意驟然噴發出來。

在暖和的室內觀雪,「望雪其實是望月 / 就是對空白的遙望」;而在雪中觀雪,「望雪其實是望水 / 就是對逝者的凝視」。這幾行對比的詩句,是這首詩最精妙的地方,表達了詩人對生活、對生命的深刻洞見。隔著玻璃觀雪,如同望遙不可及的月亮,實際上望的只是空白,是脫離了實際的生活;而佇立在雪中觀雪,就是參與到生命中去,在實際的生存中體悟生命、思考生與死。存在主義大師海德格爾說過,人的存在是一種「向死而在」;詩人說,在雪中觀雪,「就是對逝者的凝視」。雪將會化作水,生命也將像水一樣流逝。只有面對死亡、凝視死亡,在生與死交融的境域中體驗生命,才能真正領悟生命的真諦。

世界上每天都發生許多重大的事件,有些轟轟烈烈、有些慘絕人寰。但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只是隔岸觀火,並沒有真切的感受。例如,在電視上我們看到非洲發生大饑荒,成千上萬的人餓死;或者看到以巴衝突,造成許多巴勒斯坦人無家可歸、流離失所。我們對那些人表示同情,但我們真的能體會到他們的慘況嗎?我們透過電視看到這些,難道不也像隔著玻璃觀雪?我們的同情心是蒼白的,如同那遙不可及的月亮。

詩的第六節做了總結,「透過玻璃望雪 / 月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幻影 / 佇立雪中嚼雪 / 雪花漫過舌頭便成了血脈」。最後兩行利用「」和「」的諧音,表達了生與死的辯證關係:水是雪的「逝者」,但水「漫過舌頭」又「成了血脈」,而血脈又是生命所不可或缺的。生與死不可分離,有生必有死,有死方有生。生命的過程是新陳代謝的過程,而新陳代謝就是不斷地死去的過程。生命就是不斷地死著的過程,生存本身就是由死亡構成的。這最後兩行直探生命的本質,透過死亡的透鏡觀照生命。

當然,詩無達詁,我們不一定要從生命哲學或生活哲學的角度解讀這首詩。也可以從認識論的角度解讀這首詩,它探討了現象(望月、幻影)與本質(望水、逝者)之間的關係。或者從本體論的角度解讀這首詩,它探討存在的各種面相,思考存在的虛(空白)與實(血脈)之間的關係。總而言之,這是一首富含深刻哲理的詩。

這首詩語言平易,不雕琢,不造作。詩中運用了比較口語化的字詞,如「比如」、「我猜想」等,將節與節聯繫起來,讀起來顯得流暢、自然。但絕不是散文化,整首詩語言精煉、詩質極高。這首詩雖然富含哲理,但不說教,絕沒有概念化的毛病,詩人是通過意象來運載哲思。

詩人擅於運用對比、承接的技法,營造意境的曲徑與花明,創造詩意的多重世界。例如,「背靠火爐」與「佇立飛雪中」對比,「玻璃更冷」與「心更暖和」對比,「心更冷」與「雪更暖和」對比。而第五節的「心更冷」又承接自第四節的「心更暖和」,運用矛盾的酵母將詩意釀造得極為醇厚。還有「遙望」與「凝視」對比,「望雪」與「嚼雪」對比,表現了虛幻與真實、想像與體驗的矛盾關係。第六節的「月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幻影」承接了第四節的「望雪其實是望月」。

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第四節提到「玻璃更冷」,那是因為在有火爐的室內,「心更暖和」;相對於暖和的心,玻璃就更冷了。第五節提到「雪更暖和」,雪怎麼會暖和呢?原來佇立在飛雪中,「心更冷」;相對於更冷的心,雪就不那麼冷了。這是通過與雪的對比,來凸顯心之冷。這些富象徵性意象的融合與衝撞,孕育了極為飽滿的詩意。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張海澎簡介: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文學士及哲學碩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學任兼職講師,教授邏輯學、思考方法等。

上一篇

文美 構巧 意遠 ——胡少璋散文之我讀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