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惠珍
流年似水,歲月如梭;花開花謝,潮起潮落……大自然總是按照自己的規律在運動,人類要想成為大自然的主宰,務必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相生相合。經歷了庚子鼠年大疫,人生有太多的反思與感悟;辛丑牛年春機盎然,給人以太多的激情去追求更新的優質生活!
櫻花盛開時節,我讀到一篇好文:胡少璋先生的〈東京追櫻花〉。他從五十多年前認識「櫻花」這個詞開篇,寫到了魯迅的文章、寫到了清國留學生盤著長辮子去日本東京看櫻花、寫到自己在廈門大學文學國際研討會上知遇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的博士研究生金宋玉,他倆為撰寫同題論文而切磋,美麗如櫻的金小姐相約胡先生有機會去日本「追」櫻花……散文故事娓娓道來,平實而自然,就如美麗畫卷向讀者徐徐展開,一個「追」字既玄妙又浪漫!
「追」,當然是追求美好,追求時尚,追求熱烈,追求精彩!櫻花正具備這些特質,值得追捧,值得讚頌!君不見,盛開的櫻花如雲如霞,如火如荼,爛漫而熱烈;飄零的櫻花如蝶紛飛,如泣如訴,委婉而動情!多少人為櫻而癡迷,為櫻而傾倒,留下幾多美篇與華章啊!大文豪蘇東坡曾感嘆:「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足見櫻花生命的嫵媚與短暫!
胡少璋先生的〈東京追櫻花〉,視角獨到,內涵豐厚,立意高遠!他用心用情去追花魂、追人性、追社會、追自然、追和平,追友誼,追得義無反顧,追得酣暢淋漓!他追到了什麼呢?
在日本,他見到了「明麗動人、亭亭玉立」的美人金宋玉。只見她著和服深深施禮,感恩作者對她的幫助,楚楚如櫻的身姿與笑靨奪人眼目!文章描寫得很生動形象:「她比我去年在廈門見到的更漂亮了,剛好此時一束陽光投射過來,為她鍍上一層金箔,真是美上加美。我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像朗誦詩歌一樣:『 啊,金博士,您這朵櫻花開了,開得太美太美了!』」然而,不解的是:這花樣年華的「韓國美人」金宋玉卻穿著「日本和服」,還帶來一個地道的「日本爸爸」青野帆治,青野卻操一口流利的「中國普通話」……
這情景太驚異了!就像是欣賞變幻莫測、形態各異的神秘櫻花,令人目不暇接!聽覺、視覺、心神、思緒,都為之而動,探幽尋秘的慾望瞬間澎漲……這就是作品的獨特魅力啊!雖沒寫櫻,卻得到賞櫻般的驚艷與愉悅!
原來,金宋玉的日本父親青野帆治原是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生,任早稻田大學文學院院長,現在是榮休教授。她夫人因難產身亡,後來他到韓國首爾大學講學,遇見宋玉的媽媽。因宋玉的爸爸去日本公幹,遭遇空難身亡。於是,他倆一見鍾情,結婚後他即帶著大小美人回到東京。
有人說:櫻花飄落之際,是一場美麗的相遇……也許,他們的相遇就是一場溫柔的「櫻」緣。可以想見:劫難過後又逢春歸,櫻花加美人的意境一定會更加富有詩意,生活與情感一定會更加珍貴與甜蜜!
欣慰的是:金宋玉論文過關成為講師,那天正要走上高校講台,去講人生的第一節課;青野教授則替女兒陪同中國客人去「追櫻」。啊,多麼奇妙的相遇!時代在發展,人類在進步。走近櫻花,和平、友誼、文明、進步的情愫在周身蔓延,日本教授和中國作家漫步在櫻園,笑語話滄桑,個中滋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新宿御苑,原是日本天皇的御花園,二戰後才開放給平民百姓。一千五百棵盛開的櫻花,鋪就滿天飛絮的花海。作者說:「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一幅艷麗的奇景:一片波浪起伏的白雪鋪到遠方,大和民族的春天魅力向我襲來,靜謐、柔和的氛圍令我傾倒…… 我們走在櫻花樹下,花瓣飄落在頭上、肩上、背上、身上、真是寫意之極。此時,老教授詼諧地說:現在我們都成了皇侯將相了。我們都笑了,從臉上笑到心裏。」人性是善良的,人心是相通的,追櫻的感覺也是愉悅的。追得好遠啊!從當今追到遠古,中日友誼源遠流長啊!
上野公園是日本最古老的公園,面積有六十二萬平方米。那是一幅現實的瑰麗畫卷:「眼看到的是導遊手舉的三角小旗及頭頂上五顏六色的鴨舌帽;耳聽到的是普通話加方言。此時遊客不斷湧進園來,有衣著光鮮的闊佬,有珠光寶氣的富婆,有衣裝時髦的青年男女,有退休幹部和教師……這些卻比櫻花更顯眼。時下大陸經濟發展,生活提高,更兼人民幣升值是日元的十五倍左右,中國人闊氣了。」 看到這裏,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日本追櫻終於追到中國人站起來、富起來的模樣!人說櫻花有著令人佩服的勤勉、熱忱、剛毅、執著的獨特風格。這不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寫照麼?
這是中日兩個老者的追櫻,追得理性,追得深沉!他們真的「好彩」, 既欣賞了櫻花盛開時無以言狀的自然美,又目睹了櫻花慘遭風吹雨打,「無邊『落英』蕭蕭下」的慘景……
文章結尾,一句反問,令人叫絕!「人若不珍惜青春,其生命又有什麼意義呢?」這緣於青野教授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語:「櫻花就像人,人就像櫻花。」生命是短暫的,青春是絢麗的,精神是永恒的!珍惜青春,也就是要「只爭朝夕度日月,不負韶華舞流年」,讓生命的價值不斷昇華!像櫻花那樣:堅定執著,深情守望,不負花期,燦爛綻放!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阮惠珍簡介:中國湖北大冶人。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系,歷任《黃石日報》副刊部主任,主持創辦了海南《洋浦報》,任第一任主編。為湖北省散文家協會會員、黃石市作家協會會員、澳洲華文作家協會會員、澳洲日報華文作家園地專欄作家。澳洲《星光影視》及中國《海上風》文化藝術聯盟總會藝術總監。善寫報告文學、專訪、特寫、散文、文學評論等,在各級報刊發表大量作品。著有多部新聞專著,人物傳記等,業績被載入大型史冊《東方之光——共和國英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