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多情詩人鄭愁予

李遠榮

驚聞台灣著名詩人鄭愁予先生不幸於二○二五年六月十三日仙逝,我感到很悲痛,願他一路走好!

二○○二年十月三十日,香港作家聯會假灣仔金雪園海鮮酒樓慶祝該會成立周年纪念,在聯歡會上,我認識了久仰的旅美著名華文詩人鄭愁予先生。

鄭愁予(左)和作者。

那年我擔任香港作家聯會副秘書長,負責接待工作,剛好鄭愁予先生是我負責接待的嘉賓之一。我們傾談甚歡,他問我是哪裏人,我說是福建南安人。他馬上說:「南安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民族英雄鄭成功是南安人,他姓鄭我也姓鄭,這是我們鄭氏家族的榮耀,我在生之年,一定要去南安走走。」我請他題個字作紀念,他馬上題寫「何時會南安?」五個大字。

鄭愁予題字贈作者。

鄭愁予,原名鄭文韜,原籍河北,一九三三年出生於山東濟南。十五歲開始創作新詩。

一九四九年鄭愁予隨家人去台灣,一九五二年中興大學畢業後,在台灣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夢土上》。鄭愁予早年詩作多為關懷社會的詩。一九五六年成為現代詩社中的主要成員。一九六八年應邀赴美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一九七二年在愛荷華大學獲創作藝術碩士學位,並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轉往耶魯大學,在東亞語文系當高級講師,歷任耶魯大學駐校詩人及資深中文導師。代表作品有《夢上土》、《衣鉢》、《燕人行》、《窗外的女奴》等。

鄭愁予的詩富有古典韻味,曲折動人,情意綿綿,欲語還休,婉约如李商穩、李後主。

鄭愁予最著名的詩作名為〈錯誤〉,被譽為「現代抒情詩的絕嗚」,詩云:「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幃不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過客……」

他的〈雨說〉是寫給中國大陸兒童的,也被收錄在香港的中學生課本裏。〈雨說〉是鄭愁予在八十年代描寫春雨的新詩,這首詩將新詩的具體生動、結構優美以及音韻流動表現得淋漓盡致。

(圖片由作者提供)

李遠榮簡介:祖籍福建南安,一九四一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市。一九五一年回到祖國,一九五九年考入暨南大學中文系,一九六四年畢業分配回家鄉當中學語文教師,一九七三年到香港定居。出版專著《名人往事漫憶》、《文海過帆》、《博采珍聞》、《李光前傳》、《翰墨情緣》、《郁達夫研究》、《李遠榮評論集》等二十多部。散文《海峽兩岸一家親》榮獲一九九一年《人民日報(海外版)》舉辦的「共愛中華」徵文比賽優秀獎;散文詩《承諾》榮獲一九九八年中國散文詩徵文比賽優秀獎;散文《名人與我》入選《香港當代文學精品》(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李光前傳》名列一九九八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十大暢銷書。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兼任香港文聯常務副主席、香港文學促進協會常務副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秘書長等職,被聘為暨南大學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華文文學發展研究所特約研究員等。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