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江玉庭
文/印象
山,常年披著一件綠衣袍,只有霧起時,衣褸才漸漸泛白,雨過天晴,又是一襲可人綠意。
我喜歡山,出門旅行,總愛選擇有山可登的地方,一些外表看來平平無奇的山峰,走進腹地,才會嚼出那份野趣。
山無水不靈,無石不奇,無樹不雅。而樹,更是山的生命所在,對光禿禿的山向來不忍卒睹。每逢見到森林保護區或封山植林的告示牌,心裏不免慶幸一番。
我們一家都酷愛郊遊,港九,新界的郊野公園幾乎已遍布足跡。秋天自是登高季節,汗不濕衣,踢著滿地落葉,任遐思紛紛揚揚,偶爾在漫山黃綠間挑一抹楓紅,更有無限興味。不過我們顯然更偏愛於踏春,萬物在冬的素筆下驟然蘇醒,嫩綠的芽葉爭相冒出頭來,以深深淺淺的綠意交換喜悅。
秋的恬淡令人生出塵之想,而春的熱烈則令人倍加眷戀生命。當你看到石縫間的小草,以纖臂力舉危崖,又怎能不被感動,從而更加珍惜這片刻的存有呢!
季節的嬗遞總會牽動敏感的心靈,一片樹葉自枝頭飄落,也會引起無盡回響,更遑論秋風春雨了。
最愛在風雨之際,佇立天臺,看霧怎樣俘虜山,一層層纏裹,一層層釋放;或隔著窗玻璃,看雨如何步出空山,山色有無中,雨便走到門前,滴答有聲地敲響臺階了。有時驟雨急急地濺起珠瀑,沿著山路一瀉如注,渾濁的水,毫不容情地衝走枯枝敗葉,以及爆發戶們隨地遺下的狗屎,山路,於是乎又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有時風驟雨狂,叢林披頭散髮,竭力與風暴抗衡,雨停風歇後,又是一番英姿颯爽。宇宙萬物的運轉中,處處都見真理啊!
你看,樹隨處站立,有的英挺如武士,有的嬌羞如村姑,有的昂揚奮發,有的老態龍鍾,每一棵樹都有各自的性格,種種生存情態,無非歸結於「向下扎根,向上伸展」八字真言。根基淺薄的,自然經不起考驗,常常可以看見颱風後,公園裏移植的樹木,屁股朝天,醜態畢露,當然也有樹大招風的悲劇,但畢竟是少見的。
也喜歡在樹蔭篩下的光影中沉思,心弦顫動著,每瓣樹葉都是一個生命體,向你昭示著存在的尊嚴。無論晨曦、暮靄、月華,每一道閃光都是語言,訴說宇宙無窮的奧祕。
生命就這樣涌動著,一切美、善,都在其中了。
印象點評:
江玉庭的現代水墨,以墨色暈染營造了獨具一格的靈山秀水,有傳統山水的格局,卻無傳統筆墨的規範。胸中丘壑在渲紙上跌宕起伏,澗泉飛瀑湍流於其間,煙嵐氤氳,氣韻生動。駐足觀賞,不覺令人有出塵之想!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楊夢茹女士,香港女作家協會副主席、香港作聯會員、香港美協會員。笔名夢如、印象。八六年開始寫作,著有詩集《季節的錯誤》、《穿越》,散文集《她穿行於清醒的迷茫》,詩畫合集《心象.意境》,《夢如印象詩畫作品選》。作品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書信手稿,獲台灣文學館典藏,並收入各種文學史、詩歌史以及小中大學教材。二〇二四年十月一日於福建泉州舉辦「夢如印象多元藝術展」,好評如潮。停筆十八年後,她以新筆名「印象」,寫作、繪畫,跨入其藝術人生的第二篇章。
畫家簡介:江玉庭,台灣師大研究所水墨創作碩士、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劉國松当代水墨高峰研究、粵港澳大灣區水墨概念協會會長。江玉庭善於用溢彩流光的方法做出不同肌理,因其自主性強烈,變化多端,可以完全突破筆墨的束縛,並做具體人為的細部整理,使用丙稀與國畫顏料用以加減手法,賦予流動的生命力,象徵自我的一種心境與情緒宣洩。是對大自然的崇敬,展現出一种生命的律動,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和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