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雪
當楊夢如縱身躍入武夷山三姑賓館外的那方池塘時,這個看似荒誕的行爲已然昭示了一位真正藝術家的本質――她不是「尋找詩歌」,而是在用整個生命實踐詩歌。這位被泉州市鯉城區僑聯推介的印尼僑生、旅港詩人,以其橫跨詩畫、舞蹈、陶瓷、雕塑的多維藝術實踐,構建了一個拒絶被定義的創造性宇宙。在這個宇宙中,藝術不是職業,而是呼吸的方式;創作不是産出,而是存在的証明。
楊夢如的藝術人格具有某種原始性的純粹。女詩人度姆·洛妃敏銳地捕捉到這一點:「音樂從有聲到無聲,毫不影響她的投入與表現。」這種超越形式束縛的創作狀態,令人想起尼采所説的「舞蹈的星星」——藝術於她不是技巧的展示,而是生命力的自然噴湧。她那些令人「目瞪口呆」的即興舞蹈,那些「宛如少女飄逸」的身姿,與其詩畫作品構成了完整的互文關係。在這個意義上,曹植筆下「翩若驚鴻」的宓妃意象,不僅是對其形貌的讚美,更是對其藝術精神本質的精準把握。
作為香港南來作家群的代表人物之一,楊夢如的詩歌創作呈現出獨特的時空交錯感。她的詩作短而精,每一首都像是經過歲月窖藏的精華,既有現代詩的先鋒意識,又流淌著古典詩詞的血脈。這種「立足當代,回眸傳統」的創作姿態,使她的詩既不會淪爲簡單的復古主義,也不會迷失在無根的實驗性中。當三十萬言的評論文字試圖解析她的詩藝時,或許都忽略了一個簡單事實——楊夢如的詩之所以動人,正因爲它們是生命體驗的直接結晶,而非文學理論的具象化。
蘇東坡「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美學理想,在楊夢如這裏獲得了當代詮釋。不同於傳統文人「逸筆草草」的墨戲,她的繪畫呈現出驚人的專業跨度——從西方油彩的濃烈到東方水墨的空靈,從冩實的精確到抽象的狂放。這種不受媒介限製的自由表達,打破了「詩人習畫」的刻板印象。更令人驚嘆的是,她的藝術探索並未止步於二維平面,而是向陶瓷、雕塑等三維空間延伸,形成了一種全息的藝術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裏,不同藝術形式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滋養、彼此激活。
楊夢如與其夫林祥麟的藝文姻緣,構成了當代文壇一段佳話。林祥麟那些收錄於《泉州世遺頌》的七律,與楊夢如的現代詩形成有趣的對話關係——一個恪守格律之嚴謹,一個追求形式之自由;一個紥根傳統詩詞的厚重,一個探索現代藝術的邊界。這種差異中的和諧,恰是泉州文化包容性的微觀呈現。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自古就擅長在不同文明間搭建橋樑,楊夢如夫婦的藝術實踐,無意中延續了這一城市基因。
從武夷山池塘到香港藝術圈,從詩歌創作到多元藝術,楊夢如的創作軌跡勾勒出一條不斷突破常規的精神曲線。在藝術日益專業化的今天,她的跨界實踐提供了一種珍貴的啟示:真正的創造力永遠誕生於界限的模糊地帶。當評論者試圖用「詩人」、「畫家」或「舞蹈家」的標籤來定義她時,她總能用新的藝術冒險打破這些界定。這種不被分類的流動性,或許正是藝術最本真的狀態。
楊夢如的藝術生命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當代文化生産的某些缺失。在一個強調流量、關注度的時代,她的創作態度提醒我們:藝術的價值不在於數量與曝光,而在於質地的純粹與精神的自由。當她的作品在泉州展出時,這座千年古城與這位當代藝術家之間産生了微妙共鳴――兩者都在傳統與現代的張力中尋找著自己的表達方式,都在全球化浪潮中堅守著文化的獨特性。
站在楊夢如詩畫作品前,我們最終明白:那位躍入池塘尋找詩歌的女子,其實從未離開過詩歌的源頭。她的全部藝術實踐,都是對生命本真狀態的不斷回歸,都是在物質世界中尋找精神家園的永恆之旅。在這個意義上,她的每一次創作,都是新的「入水」――不是為了被看見,而是為了更深刻地感受存在的漣漪。
畫荷
渲紙上細細描你
你已在墨韻之外
臨風卓越
湍流的時間
在此靜止
滿池擁擠的蟲聲
你是唯一的安詳
習於孤獨且超然於孤獨
一任清冷的露水 打濕
看你推開重重夜色
淤泥中舒卷澹泊
遂有汗 自頰邊
簌簌滾落
藝術家簡介:楊夢茹女士,香港女作家協會副主席、香港作聯會員、香港美協會員。笔名夢如、印象。八六年開始寫作,著有詩集《季節的錯誤》、《穿越》,散文集《她穿行於清醒的迷茫》,詩畫合集《心象.意境》,《夢如印象詩畫作品選》。作品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書信手稿,獲台灣文學館典藏,並收入各種文學史、詩歌史以及小中大學教材。二〇二四年十月一日於福建泉州舉辦「夢如印象多元藝術展」,好評如潮。停筆十八年後,她以新筆名「印象」,寫作、繪畫,跨入其藝術人生的第二篇章。
附錄:夢如詩畫的藝術世界
――秦嶺雪於「夢如印象多元藝術展」開幕禮致辭
感謝泉州市鯉城區僑聯為歸國僑生、旅港著名詩人楊夢如主辦詩畫藝術展,我在這裏祝展覽圓滿成功!
夢如是一位很藝術的女生。這裏先説一個小故事:一九九〇年夏季,福建省文聯、省作協邀請台港一些文藝家到武夷山采風,團友就住在三姑賓館,門外有一個大池塘。大夥剛入住,就聽見服務員大叫:「有人掉到池塘裏去了!」跑出來一看,竟是夢如。問她何以如此,她很天真地説:「我出去尋覓詩歌呀!」
夢如的藝術感隨時會爆發,著名女詩人度姆·洛妃這樣描述:「除詩畫以外,夢如舞蹈的天賦也讓人目瞪口呆。她在哪裏,哪裏就是舞臺,音樂從有聲到無聲,毫不影響她的投入與表現。舉手投足,宛如少女飄逸,麗影綽約,尤其她背影的神韻,直讓人想起曹植筆下的宓妃。」了解這一點,你就可以進入夢如詩與畫的藝術世界。
夢如的詩作不算多,但一讀就有驚艷之感。她的詩立足當代,回眸傳統,哲思與愛共融,意象玲瓏,清新婉約,情思綿綿。她是香港近三四十年來最重要的女詩人之一,是南來作家群裏的傑出人才,名揚兩岸四地。評論她作品的文字超過三十萬言,並著錄於多部權威文學史。她的作品網上流傳不少,各位詩歌愛好者可以找來欣賞。
蘇東坡説,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人會畫兩筆的常見,多半是梅蘭菊竹四君子,所謂逸筆草草。楊夢如卻是橫掃直刮,用油彩來表現她繽紛的世界,從冩實到冩意,橫跨西方藝術史幾百年。有細膩的描摹,窮形儘相;有雲煙彌漫的揮灑,朦朧似夢,充滿詩思。我不知道她何時學畫,近年突然令一眾好友震驚嘆賞。她也玩陶瓷,搞雕塑,這些都超乎我的想像。我不能多説了,請各位朋友進入她美麗的詩畫世界。
備註:夢如的先生林祥麟是一位出色的舊體詩詞作手,海峽出版社出版的《泉州世遺頌》收有他的七律二十多首。林先生是我的詩友。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秦嶺雪簡介:福建南安人,現居香港,中國作協會員、中國書協會員、中國書協香港分會副主席。著有詩集《流星群》、《情縱紅塵》,藝評集《石橋品滙》、《鹿堂閒箋》,散文集《故鄉的小食》等多種。與陳文岩合著書論《夜半無人詩語時》,詩論《岩雪詩話》兩種。並有書法集多種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