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強
一
父親徐火,又名徐炳榮,一九一四年農曆十二月十五日出生在家鄉福建晉江縣池店鎮東山村一個貧窮農民家中。還在孩提時代的父親,雙親就過早地去世了,只能和三嬸婆相依為命。父親大約十二歲時,三嬸婆也離開了人世。童年時的父親,舉目無親,開始給人家放牛,做童工。直到十六歲那年,清濛村一個姓鄭的遠房親戚從菲律賓回來,看到他孤苦無依,就把他帶去菲律賓做工謀生。
二
父親的青年時代,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
一九四二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軍國主義佔領了菲律賓群島。父親和許多華僑青年一樣,毅然棄工從戎,參加了「菲律賓華僑抗日遊擊支隊」(簡稱「華支」),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洪流中。「華支」屬菲律賓人民抗日軍(簡稱「民抗」)一部分,編為「四十八支隊」,含有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隊新四軍和八路軍的敬意。
華支在歷次戰鬥中,有七十七位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犧牲並長眠在這片蕉風椰雨的群島上。他們與菲律賓人民並肩奮起打擊日本侵略者,寫下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國際主義和愛國主義的英雄詩篇。華支英烈們的鮮血,灑在千島群島的土地上,澆灌了中菲人民友誼之花。華支戰士們的英雄功績,鑄就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鬥爭不可磨滅的一頁,並將永垂青史。
在三年又四個月艱苦卓絕的戰爭歲月裏,父親參與了多次對日寇及菲偽軍的戰鬥。據華支政委余志堅後來說,其中一次是在解放內湖省省會仙遝古律示的戰鬥中,父親的手臂為炮彈片所傷,傷疤一直留在手臂上,成了他參加戰鬥的光榮標誌。
「當時不抗日,就要做奴隸」,這是父親一九七四年回國探親時對我說的一句話,至今還在我的耳邊迴響。

華支臂章
三
一九七四年八月和一九八四年七月,父親曾經兩次從菲律賓回國探親,並帶我去泉州華僑大廈等地方拜訪在泉州地區工作的華支戰友王今生(當時為泉州市市長)、曾永凱(當時任職泉州市菲律賓歸國華僑聯誼會)、曾傑鵠(當時為華僑大學教務長)和高劍峰(當時任泉州市工會主席),還有鄭智民、陳漢澤、蔡祖敦等表叔,他們中的不少人也曾到我在晉江東山村的家中與家父暢敘。當時我在貴州省工作,也是從那時候起,我認識了在貴州省政府任職的余志堅表叔。
有兩件小事我的印象比較深刻。有一次父親帶我到泉州後城王今生的住處拜訪,一進門王今生馬上迎過來,笑著大聲用閩南話說,「徐火同志來了,徐火同志來了!」父親上前握著他的手說:「王今生同志,好多年沒有見了。」他們互相叫著「同志」,非常自然而親切,讓我也受到感染。後來父親對我說,在部隊(華支)裏,王金生的脾氣很急躁,性急,大家給他起了個外號叫「黑張飛」。
還有一次,我陪父親到華僑大廈,在會議廳與七八個他的戰友聚會。當父親向他們介紹我並說我在貴州省工作。在座的曾永凱表叔馬上說,「華支的政委,老首長余志堅(又名蔡建華)現在就在貴州省工作,我寫個信你回去帶給他,順便認識一下。」他向工作人員要了信紙,馬上寫了起來。寫完後我看到他在信尾寫上署名:「曾永凱 立正」。當時我好像看到,一位老戰士,幾十年後見到他在部隊的老首長,馬上起立立正,右手高舉到帽沿敬禮。這讓我非常感動!
多年前讀過蔡建華和梁上苑寫的《菲律賓華僑抗日遊擊支隊》一書,記得書中附錄裏列有曾永凱為華支其中一個大隊的大隊長。永凱叔解放初回國,被安排在泉州市菲律賓歸國華僑聯誼會工作,中間好像有幾年時間回去馬尼拉的華支辦事處工作。
四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取得了全面勝利,父親和華支的全體官兵復員。父親從馬尼拉來到宿務,在「光漢國術館」任武術教練。當時的菲律賓政府與國民政府建交。據父親回憶說,當時的國民政府駐宿務總領事曾多次拉攏他,要他為國民黨方面效力,被父親嚴詞拒絕。總領事見拉攏不成,就唆使當地惡勢力放言威脅說,「小心腳骨給扁擔打折」。父親豪氣干雲,回答說:「我的腳能踏折扁擔,不信試試!」一個平凡的華僑青年,表現了「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無畏精神,這是多麼可貴的人格呀!
國民黨方面見威脅利誘無效,惱羞成怒,就散布說,父親教武術是有意組織華僑,伺機對菲律賓政府不利,煽起菲律賓政府對父親的懷疑和不滿,終於把父親抓入牢獄。在一年多的時間裏,當局找不到父親的任何證據,只好把父親釋放。

三寶顏市
五
宿務無法呆下去了,父親輾轉來到棉蘭老島的西南端海港小城三寶顏市。父親在這裏開設了一間小型鐵器加工廠,為當地百姓加工鐵門鐵窗,藉以為生計,沒想到一住就是近三十年,直到他一九八九年回香港定居為止。
由於父親學過武術,懂得醫治跌打損傷。平時父親除了鐵工廠的工作以外,還經常為附近的菲華群眾治病醫傷,從不收受報酬。對於那些窮苦人家,還經常贈送藥物。父親生活在廣大人民中間,贏得了當地廣大菲華群眾的信任和尊敬。父親很高興地告訴我,他這是在為人民服務。
一九七四年,父親回國探親,他曾經教我們用中藥自己配製一種膏藥叫做「少林萬棰膏」,用於塗在病人的傷患處,專醫跌打傷痛。我們自己製了不少,存儲起來,有人受了傷,就拿出來免費為他們塗抹,很有些靈效。
一九八九年,父親到香港定居後,以及後來經常回福建老家居住,無論在香港還是在福建,仍然經常有不少華僑和當地群眾來請他看病醫傷,並且堅持不收受任何報酬。
六
父親於一九九八年二月一日凌晨六時在家鄉東山村去世,享年八十五歲。去世時,全村大人小孩數百人為他送行;泉州市「菲律賓歸國華僑聯誼會」派專人來為他送行。
父親平凡而又多彩的一生,傳統而又高尚的品格,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徐國強簡介:原籍福建晉江。一九七八年移居香港。已退休。現為香港作家聯會永久會員。有散文、詩歌和評論集。作品散見於中外一些報章雜誌及網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