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上的彈孔
啓思中學 田宇軒
二十年後,戰爭在國土上爆發了。這日,媽媽與邊噩和他妹妹在桌前共進早餐。空氣裏瀰漫着悶熱的氣息,天空上凝聚着一朵朵烏雲,像是在開會商議要對他們一家做些什麼。百葉簾將窗外剩下的一道陽光拉成一條條繩子,黑白相間的映射在邊噩身上,纏繞捆綁他的身體,把他的影子拖長在背後。黑影籠罩了畫像裏耶穌的容貌。屋外,汽車輪胎轉動的聲音打破了死寂,逐漸迫近。汽車在門前停下,門鈴被敲響了,邊噩邁着沉重的步伐去應門,每一步都帶着不知所措的節奏。門外是一位軍官,他告訴邊噩:「你現正被強制徵募當兵加入前線工作,請你務必立即跟我走。」邊噩緩緩地轉身看着媽媽和妹妹,一動不動,一聲不吭。媽媽慢慢走到他跟前,拿起《聖經》遞給他,語重心長地叮囑道:「我當時也差點丟了性命,但到那刻我仍堅守住誓言,你也不要遺忘上帝對你的期望。」邊噩點了點頭,接過《聖經》,便踏上送他往軍營的汽車,在灰暗的天色襯托下,遠遠離去了。
車子駛入軍營停下,邊噩遲疑地下車。他緊張地跟着前面的士兵排隊輪流領取武器。
每當他的眼珠觸碰到平放在桌上的那一排步槍,都會按捺不住跳到別處躲避,內心醞釀起了恐懼的漩渦,將他捲入吞噬。他一小步一小步往前走,僵硬的身軀成了阻擋他的牆壁,牆壁是他對基督的信仰。他左思右想,心內颳起了強勁的寒風,鼓起勇氣伸出手,卻又迅速縮了回去。他開始迷惘、開始慌張、開始擔心、開始焦慮,他深知他萬萬不可以用那支槍來殺人。但他身後鬧起了不耐煩的聲音。他緊緊閉起雙眼,深深吸了一口氣,終於,他顫抖抖地拾起了像是千斤重的步槍,連忙趕上原本在前面的士兵。
每一晚躺在床上,邊噩總張眼看着天花板,那天花板就像是他的腦海一樣空白一片。心知上戰場的那日漸漸逼近,他只可緊緊握着《聖經》,抱着頭,泣不成聲:「我不能開槍,我不能殺人,我不能殺人……」那天,大滴大滴閃亮的雨珠如天空塌下般密密麻麻地灑下來,地面上騰起一層如煙如雲的水霧。雨點遮掩了邊噩的視線,那些曾經一起訓練的士兵,他只能看到他們朦朧的身影。
他一隻手攜着步槍,一隻手按住放在口袋裏的《聖經》,一步一步,戰戰兢兢地在被炸得坑窪不平的沙地裏往前走。眼前有幾具沒完全被泥沙掩埋的屍體,鮮紅的血液在雨水的沖洗下流成了河。怒號的陰風恍似上天在喚醒亡魂。他害怕,他想逃,但只能硬着頭皮,顫抖着繼續往前走。
突然,遠處敵軍的機關槍瘋狂掃射,天上「轟隆隆」的幾聲雷鳴和劇烈的爆炸融為一體,黑色的煙圈像旋風一樣翻滾着捲襲過來。敵軍士兵如風暴中洶湧的潮水沖向邊噩,巨浪拍打礁石發出廝殺吶喊聲,濺起了血紅的浪花。邊噩跳進地下一個坑裏躲藏,眼看着那些混沌的身影一個又一個接連倒下,已濕透的雙手卻怎麼也拿不起那支步槍。一個個靈魂在淒厲的叫聲中從他面前被活生生奪走,他彷徨的心跳得越來越急,他喘着氣跟自己說:「我再不開槍,我就是敵軍大屠殺的幫兇,但若我開槍,我就會變成一個殺人魔,怎麼辦?怎麼辦?上帝不會寬恕我的,祂不會的!」他空洞的眼睛裏淚水如瀑布傾瀉出來,身體軟弱無力似是懸崖邊被水侵蝕了的石塊,坐在那兒,聽不見子彈橫飛的聲音、聽不見爆炸的巨響、聽不見士兵的慘叫,內心只是在不斷煩躁地猶豫、不斷倉卒地掙扎,每一滴打在他頭上的雨點,都在催促他盡快作出選擇。
此時,邊噩看見兩個高大的黑影撥散煙霧,兩名敵軍士兵向他衝過來,他們舉起長槍指向他,「轟、轟、轟」——邊噩耳邊響起了三下刺耳的槍聲,那兩名士兵隨即倒在地上,躺在了血泊之中。邊噩雙手在發抖,手指緊緊扣住了扳機,步槍槍口冒着白煙,眼前的景象把他嚇得愣住了。
他神智不清地爬出窪坑,如混亂不堪的戰場上一條逆流而上的小魚,在炮火裏毫無懼色地向敵軍衝過去,手握着槍扣緊扳機一頓亂射。他的耳朵幾乎被雷聲震聾了,他的視線被雨水模糊了,他只希望在這槍林彈雨中可以保住性命,相信上帝會讓他回家。他拼盡了命,攻陷敵軍的陣地。
戰爭結束後,車子在傍晚將邊噩從軍營送回家。金黃的夕陽搖晃着五彩繽紛的餘暉,暖和的春風洋溢着玫瑰花香,鳥兒在天邊優雅地翱翔。然而他,卻沉默不語。汽車停下了,車門打開,邊噩再一次遲遲疑疑地下車。他苦惱地低下頭,不知怎樣面對媽媽,拖着不穩的腳步走到門前,敲響門鈴。門把扭動,大門徐徐地打開了。
「母親,對不起,我殺了……」
未待邊噩說完,媽媽上前緊緊擁抱他。她臉上露出了寬慰的微笑,眼眶裏擠出了感動的淚珠,聲音沙啞地說:「最重要是你沒事,感謝主保佑你,感謝主啊!」
「你不怪我殺了——」
「好吧,快去向主祈禱。」
他走到掛在牆上新換的耶穌畫像前,跪下來準備合掌祈禱,不期然地摸了摸口袋,發現《聖經》已不見了。
評審游欣妮評語:
透過書寫小孩的「經歷」,以小孩的視角帶出戰爭的可怕以及人們的冷漠無情,並流露堅守信仰與面對現實的痛苦掙扎。當如「榜樣」的成年人,言行的差異帶來的落差使人困惑——在死亡的威脅面前,生命與信仰哪個更重要?所謂堅守,意義何在?在是次比賽中,此小說的選材頗具獨特性,主題沉重,卻是值得深思的課題,見選材和立意的心思,值得欣賞。
(轉載自《明報.明月灣區》2025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