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碗不空——多元藝術碰撞的火花

夢如印象

陶藝/吳金填

月記窰那盞茶

——題陶藝家吳金填的「常空碗」

那盞茶

依然在眼前

晃動

 

琥珀色的茶湯

隨緣游走的茶末

茶碗的釉色、包漿

娓娓訴說著

瓷性的溫柔

 

千度焚燒裂變出

獨一無二的膚色

茶碗的骨骼

在掌中

昂然屹立

 

小口茶

嘴唇與杯沿親密接觸

如火苗與泥胚

在高溫中對話

解構的同時

亦重建了信仰

 

拿捏茶碗的質感

從冷凝、溫潤乃至於滾燙

度沉睡的靈感

瞬間蘇醒

月記窰的淋灕墨色

渲染了一場

靈魂的沙塵暴

 

用抑揚頓挫的閩南方言

與匠心獨運的陶藝家

飲茶品杯

茶湯與茶碗互相碰撞

煙氣繚繞中

那只茶碗

怱兒空

怱兒  

滿……

 

大隱隱於世的陶瓷藝術家吳金填,創立了一個獨具特色的品牌茶具,「常空碗」,每個茶碗都是匠心獨運的製作,滲透暈染了藝術家的生命氣息。柴燒出來的釉色,造化天成,高溫裂變的紋理,更是千變萬化。一碗在手,可品茶,可把玩。

近年來,每次回泉州,世哲兄都會開車送我去德化月記窰,把盞言歡之餘,也順便玩玩泥巴。三兩知己,品茶論藝,不亦樂乎!

竊以為,從事藝術創作的人,務必常常保持「空」的狀態,才會不時湧出新鮮的感動。創作時盡情傾倒,而後復回歸內心那一片淨土,不為世俗、名利所紛擾。不斷蛻變、昇華,乃是藝術家的生命歷程。

對了,藝術家還有一個夢想,就是將來技藝成熟時,要製作九十九本薄如紙的限量版陶瓷詩集,我已預訂了第九十八號孤本,無他,因為九月八日乃小女子的生日是也。

空碗不空,常空,常滿!

 

攝影/陳世哲

惠東浣衣女

那浣衣女子的手

輕輕拍了拍

小河便漲潮了

她們在這里洗滌

無悔的青春

 

陽光投下的倒影

把石頭幻化為海市

她們用粗糙的雙手構築

平凡家園

 

柔韌的肩膀上

扛起了男人放棄的生活

歇下沉重的勞作

月光滿溢的池塘里

水漾年華一朵朵

綻放如蓮

 

我不敢喊出那名字

生怕群山忍不住呼喚

惠 東 女 子⋯⋯

 

你搗衣的水聲委實撼動了我

靜止的岸

使遠處的漁村與歸帆

水乳交融

 

踽踽獨行的世哲老頭,以簡潔的黑白語言,透析了鏡頭的普遍意義。陳世哲的作品接地氣,展現了濃厚的閩南風情。除了真實反映時代生活的大量作品,他也不斷作其他嘗試,有些照片經過後期技術處理,呈現了獨具一格的金石味,如篆刻刀章、書法筆觸,令閩南村落裏平凡的龍眼樹林,熠熠生輝。陳世哲具有藝術家獨到的眼光,從木頭簡單的紋理,他可以窺見眾生相;從光影的變幻,水紋的折射中,他亦時常發掘出個中的哲學藴含,因此展開,攝影師與物象之間的,人文對話。

陳世哲的攝影作品,既寫實又富於詩的張力,以光影鋪展出一條鳥道,讓觀眾的想像力無限度延伸,與他一齊騰飛,進入多維度的宇宙空間。

「當一切事物轉化為影像,它們就永遠成為過去式。但觀念是延伸和發人深思的,當影像被賦予觀念,它們也會被延伸,那些成為過去的事物也因此不易被人們遺忘。」這是陳世哲的攝影觀。

 

岩彩/廬思

野花

一朵寂寞

一種芬芳

花瓶與你無緣

塵埃蒙蓋著眼瞼

唯有大地將你

別在胸前

 

盧思喜歡野花,一蓬蓬一簇簇,在她筆底無不生機勃發。她的花鳥作品大都冠於「遊吟詩人」之題,奇妙的是鳥兒並不開口鳴叫,但你卻可以「聽」到,它在畫家心中不絕如縷地——歌唱!盧思的作品,色彩溫雅典麗,情感內斂含蓄,既有中國傳統工筆畫的細膩,又富於日本岩彩畫的裝飾性,透著一種東方的和諧之美。

 

我喜歡野花,綻放和萎謝,都是那麼自適自在,不為什麼而香,也不為誰而叮叮噹噹。繽紛熱烈地開放,悄無聲息地謝落。完全不在乎掌聲,以及關注的目光。頗喜歡旅日女畫家盧思的岩彩畫,她筆下的花卉,尤以野花最得我心。

花瓶中清供的花,是沒有根的,很快就會萎謝,但野花的生命歷程卻是完整的,因為她與土地,唇齒相依,即使凋落,亦甘心化作春泥,成為其他植物的養份。

 

關於「野花」的二、三事

當卓雅在英國歌劇院飾演「茶花女」時,一直無法進入角色。偶然在「印象風景線」上,讀了我評論日本岩彩畫家盧思的文章,裏面引用了我的一首詠物詩「野花」:「一朵寂寞/一種芬芳/花瓶與你無緣/塵埃蒙蓋着眼瞼/唯有大地將你/別在胸前」,她突然被感动了,整夜不斷哭泣流淚 。終於可以進入茶花女的內心世界,以小野花的啓迪,成功地演繹了這個角色。著名的英國導演亦覺得十分驚訝,卓雅特地邀請一位牛津大學主修文學的留學生,翻譯了這首詩並和導演分享。沒想到身高一點九米的大男人,頓時便湧出眼淚,而且按着胸口靜黙良久,他表示從未有過這樣的感受,深深被這朵「野花」觸動了!

我在畫展上向女畫家廬思,朗誦過這首「野花」,當時她亦熱淚盈眶,頻頻擦拭着眼角,還覺得很不好意思哩。

姐姐美如曾經在美國匹茲堡為我舉辦了一個詩歌、音樂、舞蹈朗誦會,Eurythmy藝術家,精通數國語言的女詩人Gail,用英文以及「優律詩美」的表達方式,(一種可見的富於聲音、韻律的身體語言),也選擇了這首「野花」作為她的首場演出,她的演繹十分觸動人心!

我就是這麼一朵不起眼的小野花,與花瓶無緣,被塵土掩蓋,然而大地母親卻驕傲地,把我別在她的胸前!

僅以這朵「野花」,向所有默默耕耘,不問收穫的藝術家致敬!將一切榮耀頌讚都歸給愛我們的阿爸天父!

 

呼喚夏荷  2020.10.5 亞克力 50×40cm 夢如印象

呼喚夏荷

整個下午就這麼  濕了

你坐擁的水湄

也這般湮着濛濛雨霧麼

風拂過荷塘

留下  淺淺笑靨

 

墨色

自紙背一寸寸逼來

你點燃自己

光照幽冥

火苗為清癯的臉

勻上淡淡胭脂

 

森森沉寂中

唯我獨立

等你擎一把油紙傘

款款

從雨的字里行間

步出

 

醒來 2021.7.15 亞克力 50×40cm 夢如印象

最後一朵蓮 

陽光恬淡的觸摸猶盈盈

於眉睫

雷雨卻在分割佈展

淋漓墨色

 

護着朱砂暈染的

最後一朵蓮

匆匆撤退

把疆域還給

陌生的水族

 

魚吻唼喋

整個夏季便漣漪起來

誰也說不清究竟

是魚放牧水呢

抑或水放逐魚

 

蛙鼓依舊

蟬鳴依舊

依舊如你獨立水天之

寂然

孕 2021.9.8 粉彩 30×30cm 夢如印象

 

秋  深了

蓮蓬滿滿

猶孕著

去秋的翹盼

 

那朵藍荷

褪盡繁華

褪去曳地的晚裝

披一襲薄紗

欲言又止

 

淺淺的 憂鬱

淺淺的激動和

寧靜

 

蛙鼓此起彼落

鎏金歲月

在女子筆下

一一

留……白

 

 

變奏系列之三  跳舞的荷 2024.8.30 水墨、亞克力 51 x 61.5cm。夢如印象

探荷

 

整個夏季都在溫習你呀

溫習你臨波的娉婷

月下含露的的沉思

溫習你融化葦草的呼吸

 

一切都在偶然回眸中成形

而後便秋了

心情異常清冷

 

開在魚吻間的喜悅

也許正擴張你的子房

柔波下

還會有牽扯的絲

一寸寸連着嗎

 

那些喧嘩而又寧靜的日子

一如蓮葉上滾動的水珠

透明且無可觸及

(本文圖片為作者提供)

夢如印象簡介:楊夢茹女士,香港女作家協會副主席、香港作聯會員、香港美協會員。筆名夢如、印象。八六年開始寫作,著有詩集《季節的錯誤》《穿越》,散文集《她穿行於清醒的迷茫》,詩畫合集《心象.意境》,《夢如印象詩畫作品選》。作品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書信手稿,獲國立台灣文學館典藏,並收入各種文學史、詩歌史以及小中大學教材。二〇一七年,停筆十八年後,她以新筆名「印象」,寫作,繪畫,跨入其藝術人生的第二篇章。

上一篇

藝術最後的聖城——「夢如印像多元藝術展」閉幕座談會有感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