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廢江河萬古流──紙本與網上本

黃秀蓮

書寫文學,從前書於縑帛、刻於竹簡,金錢與時間成本均高昂,到後來造紙術發明,筆墨留於紙上,寫作已進入價廉方便的境地了。到高錕教授發明了光纖,卻不申請專利,無私奉獻給全人類,於是肉眼看不見的網絡以光速傳遞訊息。風雲際會,雨露均霑,文學也乘著無遠弗屆的天上飛船,瞬息之間漫遊五湖四海,直航萬里之外,這是速度上的突破。至於書寫工具亦不再局限於紙張油墨,屏幕是紙,滑鼠是筆,寫成之後大可馬上空投。如果不計算無法估量的心力,則網絡的寫作成本低得幾乎近於零,作家馳騁已達於無疆域了。

我擁有自己的網誌(Blog)已經十二年,論歲月等於經歷了小學中學的學習,論電腦知識竟如幼稚園生。以中文系出身更兼對科網毫無興趣,居然長期呆在屏幕前,實在出乎意料,裏頭必有緣故。為什麼會學習電腦呢?唉,那完全是職場要求,懂得使用電腦的越來越多,年輕的無可置疑地優勝,自己一遇到文件處理,在整潔及清晰便不如人,周遭氛圍漸成壓力。當時年紀處於不老又不嫩的尷尬期,即使立刻進學已經大落後,如果猶踟躕不學必遭人白眼。當然,也有年長的同事拒絕學習,理由是入職時沒有要求電腦達標,這毋寧是強辯了。打工仔其實沒什麼自由可言,怎能把電腦相關工作推給文員?而且電腦的確有其實際功能,唯有咬緊牙關去學。初學是開機關機、建立及儲存文字檔案(Word)、應付電郵,輸入法則用台灣生產的手寫板,連Excel也拖延終而學不成。我曾經一時大意刪去大段文字,其實按回復鍵就可以救回來,偏偏不懂,結果流著淚從頭再做。

苦,有時不會白白受的,倘若不熬過痛苦,跨過門坎,則今日與時代必更脫節,休說自立網誌,逍遙網上了。

我之所以要弄網誌,完全是受了紅樓夢獎贊助人張大朋先生的啓發,他一星期數篇抒發了各方面尤其是投資心得,點擊率非常高,我由衷嚮往。張先生給我介紹技術員,他嫺熟地設下框架,由我上載文章並常輔以相片,小小規模,供讀者瀏覽。不過,對網絡認識比我深的朋友提醒,說千萬不要設留言欄,來者來歷不詳,免得惹來不必要煩惱,我遵命而為,所以安安靜靜得幾近自閉地寫作。

雖云自閉,但必然造訪的不速之客是莫名其妙的廣告,無端攝入,相當可厭,推測這正是網絡公司的收入。屏幕常出現告示,說付款便可享免於廣告的自由,要麼忍受,要麼交錢,在資本社會乃天經地義。所謂網絡自由其實何嘗自由?高錕赤子之心,商人乘機牟利,天際無垠偏又星塵飛揚。

登入網誌是持續閲讀的粉絲?抑或是錯蕩而來一瞥即逝的過客?答案神秘如無星無月的黑夜。我只能按鍵知道哪天多少人登入,是從哪個國家來的,知道一點點起碼增加了想像,幻想香港有知音海外存訪客。網站偶爾人氣鼎盛,那天特別興奮;門堪羅雀的日子亦在所不少,唯有磨練心理素質,因電腦而順帶學習EQ情商。

網絡寫作而自為網主,缺乏編輯、校對的把關,更不會有人催稿,一切比較隨意,一個不為意態度就變得鬆散,與紙本之經過編排印刷相比,多半遜色一點點。故此網絡上交出文學作品,需要質素,亦需要毅力,倘若一曝十寒或每況愈下,網友發覺久久沒有更新或今不如昔,便漸漸離去,流失了可能不再復返。

由於擺脫了紙面限制,可以多些穿插圖片,圖文並茂,寫景文顯得更為真實,網友可遊乎其中,則紙本又有不如。而雲端無限,即使藏書萬卷汗牛充棟,亦無蟲蛀為憂書災為患,在量的保存更勝一籌。文人筆耕,除了紙張,當然樂於把作品藏之天際而傳之久遠。

尋找紙本不免吃力,網上本輕鬆易得,文學在網絡上更為普及。在講究高速高效的時代,網上本真把紙本殺得節節敗退,這點堪憂。然而,紙本有其優雅氣息,封面設計、裝幀技術、排版疏密等等都已然發展為藝術。坐擁書城,一書在手,既悠然自得,擁有感亦強,可以在天地位的空白寫下札記,私密地抒發心得,古人由是留下珍貴眉批,網上閲讀未必如此方便。哪頁需要留下記號,黏上貼紙甚或在角落一摺皆容易,在屏幕捲軸滾上滾下更花時間。至於紙精墨良,道林紙米黃淡淡的色調,是視覺上的享受,令人手不釋卷;網上閲讀很傷眼睛,我用平板電腦,畫面亮時扎眼,多看一會畫面會暗下來,這時恐怕更傷視力。太長時間網上閲讀之隱憂嚴重,禍福得失仍待時間觀察,希望眼科專家根據研究發表結果,好叫網民警惕。

文學與科技,表面是兩條平行的直線,各自奔馳,其實造紙印刷都是科技,文學托之而廣傳。現在文學再借科技的東風,萬里關山,遠涉重洋,秒間環繞地球,即送即達。載體改變,寫與讀,傳遞與接收,網絡因速度及容量已飛黃而騰達,紙本在強敵脅逼下經已萎縮,但絕不會消失,它自有強韌的生存能力,未來書本之印刷可能會越趨講究而走向精緻化,不然無法刺激讀者的購買慾收藏慾。

當年梁啓超創辦《時務報》、《清議報》而有新民體;報業風起雲湧之時,副刊畫分地盤而出現方塊專欄體。然而,網絡風行已有二三十載,但至今仍未因此而孕育出一種網絡體,即是說網絡只製造了廣闊園地與無邊速遞,但這生態無法開創新文體及一代文風。

說到底,網絡終究只是載體,有助傳播無助文章,作品能否不廢江河萬古流,始終靠文學內在的實力。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黃秀蓮簡介:廣東開平人,中文大學崇基學院中文系畢業,從事散文寫作,獲中文文學獎及雙年獎散文組獎項,並任中文大學圖書館「九十風華帝女花──任白珍藏展」策展人。著有散文集《灑淚暗牽袍》、《歲月如煙》、《此生或不虛度》、《風雨蕭瑟上學路》、《翠篷紅衫人力車》、《生時不負樹中盟》、《玉墜》、《揚眉策馬》八本,數篇散文獲選入中學教科書教材。

下一篇

網絡文學是罌粟還是向日葵?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