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龍同行

潘明珠

民間流傳「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究竟牠們形象如何?又有何不同?

 (一)龍繪本和遊戲

甲辰龍年到來了,寫作班中有九位學生告訴我,他們都是龍年出生的呢!

我說,那今年我正是與龍同行了,大家先來閱讀有關龍的繪本吧!有個女生說,初小時很喜歡那本霸王龍的繪本;另一個男生則說,霸王龍是恐龍,跟中國龍不同的哩。我想,在中西文化薈萃的香港,說起龍,少年兒童一般大多想到西方的龍,各種恐龍如三角龍或噴火龍等,那屬兇惡形象;我國的龍,則完全相反,是吉祥瑞龍哩。我勉勵大家,應通過廣泛閱讀,多接觸中國龍文化才是;於是,我選了最新版本《龍生九子》的中文繪本(徐萃文;武建華、張維彩繪圖),與學生們分享研讀,這是由中國古代民間傳說神話新編繪成的,主要的龍九子形象典出明代楊慎《升庵集·八一卷九五》中的記載。

民間流傳「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究竟牠們形象如何?又有何不同?分享故事前,我讓大家先看其中的繪圖,以引發學生們的視覺感受、好奇心和想像力。果然,這招很有效,有個男生摸著自己的恐龍匙扣,奇怪地問:「畫中的龍寶寶怎麽看來不像龍呢?」我再請學生們細緻觀察,注意找找,是否龍長子到老么牠們每一個都有一條龍尾巴?學生們像玩遊戲般,開心地找出來了。

之後,我才讓大家慢慢認識龍子的名字和特點;其實,各龍子的名稱甚拗口難記:贔屓[bì xì]、螭吻[chī wěn] 、蒲牢[pú láo]、狴犴[bì àn]、饕餮[tāo tiè]、蚣蝮[gōng fù]、睚眦[yá zì]、狻猊[suān ní]、椒圖[jiāo tú];不過,此繪本的作者巧妙地把龍子的稱呼,變成排序,用了一些對仗句式,以類似打油詩的文字作描述,令少年兒童更易琅琅上口,在朗讀中更易認識各龍子的特點,如:「老大類龜喜負重,老二似鳥看得遠,老三吼聲震天響,老四像虎愛爭訟,老五腹大啥都吃,老六身長善引水,老七刀劍不離手,老八如獅定力足,老九銜環喜守門,九子九相有神通。」

左圖:屋脊上尋龍。右圖:姿態不一樣中國龍。

學生們通過豐富的繪圖和故事,認識了九條龍子的奇妙特點後,我憶記起在英國曾和孩子一起在特拉法加廣場,尋找復活蛋雕塑,就聯想,何不玩尋龍遊戲?靈機一觸,我隨即派給學生一個春節假期的非常任務,就是「尋找中國龍」!我請同學們於春節期間,跟父母遊逛或去拜年時,於商場裝飾、博物館、圖書店等地方,尋找到各種姿態不一的中國龍之後,便打卡拍照片,以至寫生繪畫、或製作富創意的小手工,假期回來之後,百家爭鳴,各自向友伴,分享自己搜集之中國龍形象大薈。

大家對此尋龍遊戲大表歡迎,有學生還說,曾在廟宇看過類似狻猊的形象,有信心可尋到許多龍呢。

《龍生九子》故事中,這些龍的孩子,各有不同性格,也各有所長,但因仍年幼,他們不善控制及發揮自己的法力,竟闖下了彌天大禍,導致人間發大水,無辜的凡人遭了殃。幸好在父母的教導下,九個龍小子學會彌補過失……所以,貴為龍之子,也不是天生英雄,亦要好好學習,為人類謀幸福。此傳說故事給親子很大的啟示,也讓學童們更深入感受中國龍之美善。

超過一百位兒童/青少年擔綱演出《鐵馬金戈家國情》。

(二) 龍文化傳承

中國人作為龍的傳人,應自幼多認識龍文化,才得以傳承。

最近喜遇我一個學生,喜見他的成長,並努力傳承他喜愛的粵劇文化。這位名叫鍾天睿的少年,小時候曾是我作文班的學生,個子小小的他,像變戲法般,時光機使他現長成一位翩翩好少年了;我開心又欣慰地見到他,擔綱演出一個由一百個少年兒童主演的大型粵劇《鐵馬金戈家國情》,作為西九戲曲中心的五周年呈獻作品哩!

《鐵馬金戈家國情》由聲輝粵劇推廣協會的芳雪瑩會長,以及各資深粵劇前輩聯合編劇,全劇共六場:逃難、下山、上課、覓帥、訪賢及誓師,充满戲味。演出青少年有扮演將士、密探、村民、小學員等大小角色,以群戲居多,故能包容大部分粵劇少儿學員參與演出。
此劇内容講述因奸臣作惡,國家正面臨危難,人民訪賢並寄望被貶於山林之中的大元帥楊忠能領兵擊退奸臣,原來楊元帥隱居期間,養精蓄銳,並訓練村民組成大軍,一聲令下,人人響應,誓師保家衛國。劇情主旨是愛家愛國,尊敬師長,勤學向上,參演的少年兒童於排練及演出中耳濡目染有正能量。例如,群戲中合唱:「勤練武,大眾都做到;
勤讀書,我心多鼓舞。」「有國始有家,國亡家便破。愛國是愛家,護國要精忠。戰場將國報,同心協力,把國祚扶!……」

他們從實踐中加深學習中華文化知識、品德,及感悟家國情懷,值得一家大小欣賞。

鍾天睿飾演元帥的造型。

鍾天睿對我說:「今次我是演戲中的大元帥楊忠,他因為被奸臣所害,不甘鬱鬱被貶,導師給我們分析了劇情,但我要多揣摩角色的內心感受,藉着粵曲的歌詞內容,我漸理解角色的性格和心情,唱著唱著,就投入塑造出這個忠良人物,可生動地呈現了。」

「我被困於山中,感嬌與共⋯⋯齊心終必有用,為了興邦志未窮!……」

天睿和演元帥妻子的小花旦對唱,相互鼓勵,表現出柔情和鬥志。當他以元帥身份主持眾兵將的誓帥大會時,天睿身穿紅色大靠穩步上陣,動作利落到位,從容淡定,唱詞音色雄厚,展現出大將之風,表現出誓要保家衛國之勢。他站於「帥」旗下,眾多小演員陸續出場向大元帥報到,並展示功架,這套超過百名演員的粤剧,不只是香港有史以來最龎大陣容的一次兒童粵劇演出,更是一種傳承的展示啊!

原來鍾天睿學粵劇,前後已有十一年,真不簡單。他媽媽說每到周末,他會到劇社跟老師學習三小時,包括練唱及功架,若要演出還要加時。真正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已有十年功。

「粵韻金聲」小演員展示功架。

我到大灣區交流時,曾看過一些少兒演出,最近一些粤劇社團積極培養兒童參與粵劇,並舉行薈演活動,電視台又有「粵韻金聲」節目,讓兒童嘗試踏台板,演後由專家導師親自點評。我問天睿曾否外出交流,他點點頭,並很珍惜這些機會,他在八歲的時候,曾跟劇團到北京演出《潞安州》粵劇,當時也是演將軍;二〇二〇年他參加中國戲劇家協會舉辦的第二十四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更在個人項目取得了冠軍,他說在家人一直支持下,他得到很好的演出經驗及成績,對這藝術文化興趣更濃了。

天睿希望有機會可參與多些大灣區各城的交流活動,提升自己的劇藝水平;我相信這個龍少年,有願景有毅力,假以時日,必定可在粵劇藝術上,有更進一步的發展,我期盼本地有更多像天睿那樣的未來主人翁,愛惜自己的才華,勇於追求夢想,敢於為愛家愛國,而無悔獻上青春年華及努力擔當。共勉!

(本文圖片為作者提供)

潘明珠簡介:中英日文翻譯、香港作家聯會理事、大細路劇團董事,公職任香港康文署文學專業顧問、香港書展文化顧問。並於文匯報及校園報寫專欄,主持香港電台文化節目《文學相對論》。近著有《高速線上》、《捕捉時光·留住晴天:英明選集》、《心窗常開》、《三棱鏡》等。入選第三十三香港書展的年度主題作家。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