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婷婷出版長篇小說《海濤海晏清風》

本長篇小說時代背景為上世紀70年代至今。故事發生於毗鄰香港的僑鄉海濱漁村和香港兩地,通過黎禪意的視角穿針引線,展示以楊雨濤為代表的一批男女的悲歡離合、情感糾葛、探索追求,及其在大時代各自的命運。楊雨濤生於僑鄉大戶人家,從小受到良好教育。其伯父是南洋富商,因只生女孩,便收楊雨濤為養子。楊雨濤如玉樹臨風、一表人才,他擅長書畫,酷愛中國古典文學。從未吃過苦的他很清高,對錢財看得很輕。70 年代初養父為他辦理香港移民。到香港後他的三觀與高度市場經濟的香港社會格格不入。他用養父給的錢辦的工廠很快便虧損倒閉。繼而又辦一家純藝術的《世界影畫》雜誌。對殖民地香港社會缺乏免疫力的他染上了不少惡習,揮霍無度,與女藝員、女教員廝混。由於他生性散淡,在生意上不肯投入,過分追求理想化,撐了幾年雜誌社倒閉。養父因故中止對他的支持。他竟毫無擔當,拋下妻兒,獨自去台灣教書。楊雨濤帶著趙正芳回到香港後,依然沒有走出困境,反而在迷途中越陷越深。因他生怕賣贗品書畫而敗壞名聲,又到深圳投資公司,及辦醫藥酒廠。由於舊習未改,結果依舊是一地雞毛。這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物,他嚮往自由,崇尚藝術。但卻眼高手低,缺乏自律,與在家鄉時的他判若兩人。理想崩潰後他內心苦悶、失落、自責,便以酒澆愁。

圍繞楊雨濤塑造了一群血肉豐滿的人物。杜婉盈出身書香門弟,容貌出眾。與楊雨濤結婚後,她萬萬沒想到丈夫好逸惡勞、自私,後來為躲避欠帳竟然棄她和兩個幼兒不顧而逃離。這個弱女子處變不驚,為了撫養兒子而奮力掙扎,入職香港護老院,她忍辱負重,埋頭苦幹,對老人充滿愛心,努力提高護理水準。後來和黎宇清夫婦成為護老院的合夥人,漸而擴展了多家護老院。

黎宇清移居香港後做辛苦的地盤工,他克勤克儉,盡力儲蓄原始資本。準確判斷人口老齡化將導致護老產業發展,全力以赴投入護老院的創建和運作,他們很快從底層脫穎而出。黎宇清和太太宋瑞玉繼承了漁村人吃苦耐勞、勇於拼搏的精神,善於把握商機,除和合夥人發展多間香港護老院,後交給妻子和合作者管理,他又從香港接單往內地做來料加工生意,後來又發展至規模不小的製衣廠而銷售歐美等地。其間黎宇清在競爭對手設置的多次陷阱、包括女色,他都抵擋住從而潔身自好,而在事業上得以順利發展。他的成功一半來自妻子宋瑞玉對丈夫的隱忍、包容且全力支持和協助。趙正芳是個涉世未深的中學生,父母離異後親戚把她帶到台灣讀書。內心苦悶空虛的她瘋狂地迷戀自己的老師楊雨濤,投懷送抱。陷入人生谷底的楊雨濤與趙正芳結下孽緣又後悔,嫌她毫無才色。回香港後他故態復萌,對妻子趙正芳和幼女不管不顧,獨自到內地奇麗山川的桃源地隱居。

黎倩青是個藝術至上者,醉心繪畫,面對市場的壓力,這位造詣很深的藝術家有時也不得不畫一些迎和市場的俗畫。她暗戀楊雨濤22 年,拒絕了不少優秀的追者,後悔莫及。小說中還有一些人物著墨不多,卻給人留下很深印象。如杜守禮,他是印尼排華時的歸僑,性情敦厚良善。他來到香港後直面人生,腳踏實地,且不忘自己的理想追求,工餘參與客串演戲。

小說結尾處耐人尋味。楊雨濤帶著滿身傷痕回到了海濱漁村,迎接他的是淳樸的鄉情,濃濃的傳統文化氛圍。黎宇清、黎倩青等朋友寄希望於家鄉的土地和漁民像大海一般博大的胸懷能使浪子良知復蘇。楊雨濤回歸故里後重新接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終於走出混沌、迷茫,重新找到失去的自我而重獲新生。小說真實細緻地展現了人物生活場景,生動描寫了海濱漁村特有的風土人情;深刻表現了改革開放給古老漁村帶來的巨變,這種變化不僅表現在石砌小屋成為雅觀的樓房、別墅,舊的地方變成了繁華的諧城;更表現在人的觀念的深刻變化。

對香港各階層人的生活狀況及場景也有傳神的繪寫。書中的人物性格無不打上了濃郁的時代和社會環境的烙印,且人物的音容笑貌、內心世界,均有細膩、傳神的描繪和深入的開掘。

邱婷婷簡介:筆名靜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作家聯會永久會員、香港女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原籍福建石獅。一九八六年開始發表作品。一九九四年初移居香港,任職於香港新聞界。已出版長篇小說《殘夢》、《蘇生》、中短篇小說集《夢江南》、散文集《大海的恩賜》。

上一篇

紀念弘一法師李莉娟馬星原書畫聯展

下一篇

本會理事陳慧雯新著短篇小說集《趕一趟小說的行腳》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