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水南去

楊際嵐

二〇一三年七月。汀州。

此次「香港作家閩西行」,幾位文友於七月一日自港島出發,展開數日「紅土地之旅」。時光迢遙,早已物是人非。撫今追昔,香港文友感慨繫之。時任香港作聯秘書長的李遠榮,應是採風團裏較為年長的。作為歸僑、新港人、作家、文史專家,其人生經歷尤其豐富,對歷史風雲自有特殊感受。他撰文紀行:「踏著當年紅軍的足跡,領會毛澤東主席詩詞的真諦,收穫頗豐」。文中寫道,重溫詩詞〈如夢令.元旦〉,詞中「路隘林深苔滑」,以「隘」、「深」、「滑」,顯出行軍之難,「道路險隘,林木幽深,苔蘚濕滑」,以前閱讀僅是「平面的理解」,「現在深入其境,感到其艱難之處比想像中多百倍」。寧化建有北山革命紀念公園,陳列著梭鏢、土槍、土炮、號角、大刀等革命文物,看到烈士事蹟介紹,令人肅然起敬。「閩西,這塊紅色的土地,每一座山,每一塊石,都浸染著先輩的熱血,這裏的每一棵草,每一寸土,都留下紅軍的足跡」。他喟嘆,來到這裏,追憶昔日的壯懷激烈的革命歲月,「無不讓人感受到其散發出的神聖的光芒」。瞿秋白正是在汀江畔留下最終的遺響。

瞿秋白的悲壯事蹟,深深打動了參訪團的香港文友。香港作聯副會長周蜜蜜以一篇〈秋白的天空〉,傾訴心聲。來到汀州古城,她感到,與這位非凡人物的生命軌跡,正一步一步地接近,甚至覺得,自己體內的血液,流速也有點加快了。站在瞿秋白書寫〈多餘的話〉的書桌前,從上面的窗戶望去,是一個小小的天井,天井上是一方小小的天空。「瞿秋白寫的最後文字,天空就是最早的唯一的『讀者』,確實是一片真心可對天。他的文章裏沒有什麼英雄的豪言壯語,只是一字一句依心直說,這樣的文章才是最真情流露,也最能打動人心的。」

瞿秋白〈多餘的話〉結句,中國的豆腐,天下第一。香港文友閩西踏訪數日,以舌尖體認,亦覺餘味無窮。周蜜蜜徑直表示,瞿所說的最好吃的豆腐,也在長汀吃到了,用小巧的蒸籠裝著,以各種配料任意調味,很鄉土,也很家常,山青水白,鮮嫩可口,真是一流,更覺得瞿秋白的話可信可親,一點兒也不多餘!至於《文綜》副總編輯彭潔明,尤其念念不忘極具代表性的客家擂茶,生津止渴、健脾養胃;極盡鮮嫩之美的寧化生魚片,魚片的清涼、鮮美通過舌頭蔓延至全身,回味無窮。

抵埠當晚,採風團即嘗到美味的客家餐,長汀豆腐河田雞炒米粉等等,幾道菜肴都讓眾人叫好。蔡益懷博士自謙,素來食不知味,但這一餐倒是吃出了味道。他說,本來就喜歡吃豆腐,所以匙羮老往那四方的木匣子裏伸,大家都停箸的時候,自然任其風捲殘雲。臨離長汀,團友告訴蔡益懷,從酒店窗口看到有人在汀江洗衣服。他即好奇地探望,果然,好幾位婦人蹲在水中的石板上浣水。蔡益懷感嘆,多少年沒見到的田園景象哦!時光倒流,彷彿回到了童年生活過的地方,竟有一種說不清道不出的興奮和欣慰,「這不就是我在尋找的中國,我那回不去的原鄉嗎?」

瞿秋白離世前,無比眷戀地與「美麗的世界」道別。多年之後,香港作家參訪團來到這位「書生領袖」留下最後足跡的山川之間,萬千滄桑湧上心間。盜火者捨生取義,為的不正是「那麼好的花朵、果子,那麼清秀的山和水」?寧化「天鵝洞」,這個「中國東南地區罕見的洞群世界」,吸引了遠近遊客。流連忘返的人群中,便有小說家、《香港文學》前總編陶然和作家、學者黃維樑。黃維樑笑稱,以拜石聞名的米芾,如到此,必千拜萬拜;大旅遊家徐霞客如到此,必將奇觀寫入遊記。而在陶然眼中,「岩溶景觀造型奇特、線條剛勁,極富寫意韻味,令人有震撼之感。」在這片紅土地上,香江來客們留下了對於一代英傑的深切緬懷,也留下對於青山綠水的美好印象。

香港作聯會長、《明報月報》總編輯兼總經理潘耀明先生一再對辭行的龍岩文聯、作協負責人表示,此次閩西行印象,難以忘懷。原先曾規劃適時重訪。後來,由於種種因素,未能如常成行。多年過去了,每當遇見採風團朋友,談起往事,諸位仍記憶猶新。

「美麗的世界的欣欣向榮」,瞿秋白在人生旅程的最後時刻,夢寐以求的人間煙火味,如陽光,如空氣,如清泉,依然在周邊,在心間……

楊際嵐簡介:中國作協會員,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監事長,福建省作協顧問,編審。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