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動

葉翠珠

今秋香江,風雨連連,朗日難遇,且秋颱數擾;南方小島的「秋風」、「秋雨」,名曰秋,沐之卻儼如烈夏之暴雨狂風。黃曆雖過仲秋,秋意仍姍姍未至;似寒露般侵肌的霜風大概重九前後方臨。重陽風雨秋氣濃重,向來愁人。潘大臨一句「滿城風雨近重陽」,七個字隱隱然道出那股藏於秋風秋雨間,若有若虛卻催人悲淒的氣息。

小時候的讀書記憶裏,課本總有「秋高氣爽」、「秋風送爽」之類的語句,用以形容秋季的「模範天氣」。風是流動的空氣,在我們生活的地球裏,無數個生命體一分一秒離不開空氣。空氣配合不同的地勢、氣候和其他各種自然現象,形成不同的風,有使人心曠神怡的夏日涼風,也有毀家折木的颶風……人類很早便知道「風」是構成世界的重要元素,例如古印度把「地、水、火、風」合稱「四大」,即組成世界的四個基本元素。中國先賢觀察自然,畫成八卦,「風」便是其中一員。

《周易.繫辭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八卦取象於自然界,包括天、澤、火、雷、風、水、山、地,畫成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個卦象;繼而把這八個單卦上下相疊,便成八八六十四個重卦,描繪自然界的各種景象,也可象徵世間人事的各種複雜關係和現象。即如《周易.繫辭下》所言:「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

巽卦(☴)下爻為陰爻,第二、三爻為陽爻,以陰柔之勢由下而上前行,慢慢變得剛強,風象徵著生命的流動,所以卦象多與動態相關。重卦上下卦相疊,風有在下,也有在上。先說純卦巽卦(䷸),它的上卦和下卦都是風,《周易.象傳》:「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在周易系統裏,巽卦一般比作風、木、命令等物事。「隨風」即風風相逐相繼,應巽卦上下相疊之象。在上位者,把政令像風一樣相繼不斷地反覆向人民宣布、申示。《論語.顏淵》篇載孔子言:「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正是指出在位者施政應如風吹向大地般,教化的內容流布廣遠;而一般民眾像風吹草偃般,受到教化而有所改變。

姤卦(䷫)乾上巽下,上卦是天,而風處於下卦,由自然現象推申至國事,《周易.象傳》曰:「天下有風,姤;后以施命誥四方。」廣闊的天空下,偶遇風起,趁著風力,在上位者順勢而向下發布命令、推行政策於全國各地。這是風在天之下的景象;風在地上的卦象是觀卦。觀卦(䷓)風在上卦而下卦是地,《周易.象傳》:「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由景物類及人事,風在觀卦亦代表政令、命令。風行地上,比喻國家所頒政令像風一樣,通行流布於大地之間。大地可以代表國土,也象徵處於社會下層的眾多黔黎。上位者把命令通行全國,使各地百姓有規矩可遵循。觀是自上而下的視察,《說文》:「觀,諦視也。」諦視即仔細、詳細的察看、審視。先王觀民設教,是指認真仔細的視察民意民情,然後設立和推行教化萬民的政策;而這些政教的實施,都必要像風行於地上般,需有地理環境和氣候等外因的配合,而一旦風勢流動,便能行之天下四方。

純卦巽、天風姤和風地觀的風象,都比喻上位者發布命令,而命令像風行天下大地般,使萬民知曉,這是風得其位之象。小畜卦(䷈)與觀卦一樣,上卦同樣是風;不同的是,小畜下卦是天。風天小畜,與天風姤正好上、下卦對調,風在天下而動向四方;然而風行天上則其位未得。《周易.小畜》:「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周易.象傳》:「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風在天之上,即風勢向上吹,這時縱然層雲密積,仍然未是下雨的環境,加之此風是自西邊而來,更是少雨之象。因為下雨前所吹的風多是東風,而東風多見於春季,故春雨如絲,連綿不絕。遙想孟山人春早醒來寫下「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春曉〉)、杜工部春夜望雨而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夜喜雨〉),詩中那襲春風都是自東攜雨而來。相反,西風捲來的,不是爽颯,便是蕭瑟,正似教科書所說的「秋風送爽」。隨意撿幾句唐詩:「曉日西風轉,秋天萬里明。」(劉長卿〈喜晴〉)、「西風收暮雨,隱隱分芒碭。」(劉長卿〈出豐縣界寄韓明府〉)、「鶴唳天邊秋水空,荻花蘆葉起西風。」(陳羽〈 小江驛送陸侍御歸湖上山〉),可感一二。 

小畜卦的風自西郊而起,補充說明了下雨的條件不足,天空只有雲朶堆積。風的位置(風行天上)和向勢(自我西郊)都象徵時機未成熱,所占之事未得實行,現階段不是有大作為的適當時候;這時應該想方法增強自己的能力。風代表力量,正因力量未够,雨下不來,故宜蓄積,這便合卦名小畜之意。象曰「君子以懿文德」,文是文藝;德是道德,一者外、一者內,需兼修並蓄。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孔子在這段話便強調了外內修養都很重要,不可偏廢,能够恰當施展,方為君子。當自身力量蓄積得差不多的時候,外面的形勢或許已經有所改變,時機成熟了。先民觀象設卦,就是用卦象來表達各種環境的變化,並十分重視時與位的配合。時即時機、時局和形勢等環境因素;位是位置、身份,就是自身在這個大環境中所處的地位。因此,當前時運未濟,毋需灰心喪志,外在的時勢會改變,自身的份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風」也正是動態的。經過千百年來的文化累積,「風」已經不單純指涉自然界的物理現象,正如它流動的本質般,風的內涵在不斷的增益和變易。「風」是一方的民俗民情,也是個人的神態氣韻。「風」從前比喻上位者的政令,後來多謂群眾的議論、小巷的消息;於是滿城之「風雨」,既寫景,又喻事,虛實間秋風吹起了世情聲影。風充滿力量,運行時無形而有形,與天地萬物相融合。風又蘊藏變化,四季不同、高低有別、南北異趣,寫不盡多少容貌,只謂時勢二字概言之可矣。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葉翠珠簡介:中文教師。私淑王陽明,兼參三家,淺習四部。教學之餘,屬文製詩,以抒懷載道。

上一篇

寫給風兒的歌(外一首)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