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語:一個凡人的閱讀史

張志豪

《香港作家》網絡版執行主編、香港作家聯會常務理事

少年時候很喜歡看《三國演義》,從央視版的電視劇成癮起,看了文字,看連環圖,看漫畫,看導讀評論,看《三國志》,再看改編,三四年間前前後後看了不下三四十個版本。第一本《三國演義》是在回鄉省親時在小書店買的,金色精裝,旁邊還放了《水滸傳》等其他名著,順手也挑了一本,但看著看著總覺及不上《三國》的特殊魅力:「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1)彷彿耳畔又響起了這首曲詞。

中學至預科主要熟讀課本範文,朱自清〈背影〉、李廣田〈花潮〉、徐志摩〈再別康橋〉、陶淵明〈歸園田居〉、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西西〈店舖〉、殷海光〈人生的意義〉、金耀基〈中國的傳統社會〉……還有延伸讀本:阿城《棋王.樹王.孩子王》、錢鋼《唐山大地震》、張系國《棋王》、小思《承教小記》……一篇篇一本本都烙印在心,正所謂「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走在人生路上,每有所思,還是覺得範文教學十分有裨益的。(2)

大學時看的書更多更廣,古今中西什麼都看,當時自覺得意,選了三本認為是思想與趣味兼備的好書,向身邊人推介,那分別是金庸《鹿鼎記》、夏目漱石《少爺》、錢鍾書《圍城》。

《鹿鼎記》的魅力相信不用多言,故事引人入勝,一捧讀就停不下來,其中的文詞詩句更有不少值得記下學習的。夏目漱石的《少爺》是半自傳小說、詼諧諷刺之代表作,故事中的少爺雖然個性輕佻、調皮,但骨子裏其實是正義之士,會為弱勢抱打不平。他就像社會新鮮人,對世界有很多的懷疑,但在摸索與衝撞後,不僅變成大人亦保有自己初心本貌。聞說愛媛縣松山市有一系列《少爺》相關的文化景點,值得一遊。

錢鍾書的《圍城》表現出對世態人情的精微觀察與高超的心理描寫,「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婚姻也罷、事業也罷,整個生活都似在一個圍城之中」(3)──渴望得到(某種東西),得到後又失望。當年坐在紀念亭碧波池畔的青年,也許未能領會,但經過多年風霜後,不想明白也得明白:「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一切都付笑談中。

今期「一瓣書香──我所喜歡的書」大家深情抒寫,讓文字種出花,豐富你我心田。

註:

(1)楊慎:〈臨江仙〉。

(2)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3)錢鍾書:《圍城》。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